俗话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
大年初二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走娘家”的习俗。
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上礼物,领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和许久不见娘家的亲人们一起,叙叙旧、聊聊家常。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咱们就来说一说,中国人心里的“娘家人”!
姥 姥
天下姥姥疼外孙,都与疼爱亲孙子一般无二。
就像歌谣里唱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乖宝宝。”
在带娃的路上,姥姥们总是冲在最前面。
有句俗话叫:“妈妈生,姥姥养,奶奶定期来观赏。”
做姥姥的,既心疼自家闺女,又疼爱孙子、孙女。
女儿生了孩子,舍不得看她一个人操劳,便争着、抢着帮忙带孩子。
也正因为如此,姥姥和孙子、孙女总是隔辈亲。
在许多孩子心里,姥姥永远是最疼爱他们的长辈。
舅 舅
老话说:“娘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在民间,“老娘舅”一词,专指家中替人排忧解难的和事佬。
旧社会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儿出嫁后,小夫妻的家务事,娘家父母就不便插手再管。
却又难免会担心,女儿若是在婆家受了欺负怎么办?
小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当真碰到大事,就要依仗娘家兄弟帮忙出头。
也难怪古时候会有外戚专权,娘家兄弟永远是出嫁女最强的助力。
哪怕是世间最尊贵的女人,也免不了要倚重娘家人。清朝赫赫有名的佟氏家族,曾经出过两位皇后。佟国纲、佟国维两兄弟,就都是康熙皇帝的亲娘舅。同时,佟国维还是康熙第三位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康熙的老丈人。娘舅的威力可见一斑。
女 婿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结了婚,娘家人等于多了个儿子。
但是“半个儿”到娘家,往往是要作为贵宾,坐在上座的。
大年初二回娘家,很多地方也叫“迎婿日”。
女儿女婿要提前备下烟酒、水果、糕点,作为送给娘家的礼物。
而娘家人也要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
尤其在山东,起码要摆出八个碟子四个碗,十二个大菜才算有心意。
女婿回娘家要备厚礼,但娘家取礼却很轻,临走时还会给回礼。
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希望女婿可以好好对自己的女儿。
女 儿
有人说,女人花钱时在娘家,挣钱时在婆家;
小时候需要人照顾,长在娘家;
长大了会照顾别人,嫁到婆家;
一辈子亏欠了娘家,却不一定能感动婆家。
因此,嫁出去的女儿,总怕亏欠了娘家人。出嫁女大多都有一个底线:
让我受点委屈,没什么大不了;
让我娘家人受委屈,绝对不行!
大年初二这一天,是出嫁女对娘家亲人表达心意的大日子。
“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这首脍炙人口的《回娘家》,正是出嫁女回娘家的真实写照。
谁家的女儿不想娘?
嫁得越远,越盼着过年能够回家看看。
用礼物表达心意,以团聚安放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