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作精良的《鹤唳华亭》,为何完败给了《庆余年》?代入感很重要

 瓦尔登的船夫 2020-01-26

《鹤唳华亭》偶遇《庆余年》,高贵的皇太子败给了屌丝范闲

今年过年不提倡串门拜年走亲戚了,众多宅男宅女们有了最正当的理由,为了大家的健康——宅在家里各种补剧。

今天船夫就和大家聊一聊刚刚完结的两部热播剧《鹤唳华亭》和《庆余年》,二者几乎同时上映,但在前期呼声很高的《鹤》,却在不知不觉间完败给了《庆》,虽然查不到具体播放量,但我们可以从豆瓣的评分参与率上对比出其中的热度,二者差了一个数量级。

二者评分虽然相差不大,但参与《庆余年》评分的高达20万人次,而《鹤唳华亭》却只有4万多,热度可见一斑。其实我们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这两部网播剧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改编自网络小说,故事都是以宫廷权谋为主,主人公也都和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鹤唳华亭》的男主角是皇太子,《庆余年》中的范闲,虽然是个乡下来的屌丝,但与庆帝却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那么是什么导致高贵的皇太子败给了乡下来的屌丝男呢?

《鹤唳华亭》讲的是王子爱上灰姑娘,但这个灰姑娘……很累啊

先来说《鹤唳华亭》,故事虽然穿插了多个权谋剧情,但从男女主角的人物关系上分析,这部剧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虽然女主最开始是个官宦人家的大小姐,但伴随抄家后的身份变化,灰姑娘人设就此定格。

和无数版本的灰姑娘的故事一样,我们的皇太子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灰姑娘,而且还是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这要比仅仅跳过一支舞的西方童话来的更玄乎。原本按照常规套路,应该是王子斗恶龙,英雄救美的故事了,但《鹤唳华亭》的剧情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开始了灰姑娘斗智斗勇,拯救王子的故事。

船夫看完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灰姑娘很累!

原来不仅仅要拼美貌。还是要拼勇气和智谋,这就让很多观众,尤其是女孩子有些头大了:人家就想当个美少女,结果你却让我拼智商!这还没完,我们的皇太子也是心机颇深,一次次神反转,简直是逆天般的权谋天赋。这下子就不仅仅是灰姑娘心累了,观众们也很心累啊,好好谈场恋爱不好吗?干嘛要去烧脑,陪“你们”一起烧,脑细胞耗损大了明天还要不要上班?

《庆余年》讲的公主爱上屌丝,屌丝竟然还逆袭了的故事,插入了穿越设定,看完感觉:我也行

与《鹤唳华亭》的烧脑不同,《庆余年》虽然也穿插了权谋,但屌丝男范闲拼的不是权谋智商,而是靠不讲道理的主角光环和穿越外挂披荆斩棘,说白了就是不烧脑,插科打诨中展开剧情。不论是抄袭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倒背如流”了《唐诗三百首》,范闲一次次通关的办法,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但给人的感觉却很好,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很有代入感。

因为当我们看到《鹤唳华亭》中文武全才还帅气逼人的皇太子时,内心的潜意识往往会有一些自卑感,这就很难产生所谓的代入感,代入感不强,皇太子越是厉害,就越是拉开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一定的距离虽然会产生美,但距离太远,产生的后果更可能是:不看了。

不论是《鹤唳华亭》还是《庆余年》,没有对比和代入感,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我们爱上一个人,往往并不是因为他(她)有多好多优秀,而是对方带给我们的形象,与我们内心中锚定的水平间的落差感(当然是形象高于内心锚定)。就好比我们站在珠穆朗玛峰上并不会意识到有多高,而是需要找到一个地平线作为参考,才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比落差,这还只是静态对比,如果是像过山车一样,瞬间完成落差转换,人是会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进入一个奇妙的状态,很多人会把这种感觉等同为恋爱。

回到正题,《鹤唳华亭》中除了女主因为抄家角色定位发生了些许变化,但除此之外,男主从头到尾都保持了一个高逼格的人设,毫无变化,也毫无落差感。这不仅没有带给观众对比落差,还会产生一种疲劳感,所以我们会发现,在《鹤唳华亭》播了快一半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吐槽皇太子抹眼泪的次数太多,过于煽情不讨喜了。

反观《庆余年》,则是走的屌丝逆袭路线,从乡下到帝都,从没人看得起的混子无赖,到举国追捧的文坛才子,从没人爱的私生子,到被公主圣女追着爱的“万人迷”,男主角范闲在整部剧中的前后形象,带给观众极大的对比落差,这么老的套路,但就是这么好用。

除此之外,范闲在剧中的诸多惊人表现,并非来自智谋,更多的是穿越人设带来的“作弊技能”。无论是《红楼梦》,还是《唐诗三百首》都是现代人能够较为轻松获得的能力,观众在看到男主角范闲碾压剧中人物时,会忍不住幻想假如自己穿越了如何如何……

这种潜意识的代入感,会极大的提高观影体验,不但不烧脑,还会感觉很爽。

关于《鹤唳华亭》和《庆余年》的对比分析就先到这里,二者其实都是很用心的良心好剧,只不过作为观众的我们品味越来越高了,也正因为如此,相信以后的中国影视剧会更值得期待,好戏在后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