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92课 (中枢神经)病例探析(096)—胶质瘤

 zskyteacher 2020-01-26

病例1:男,8岁,头痛2周。

CT平扫表现为脑干密度稍低,形态稍增粗; MRI表现为脑干增粗,T1WI为低信号表现,边界不清; T2WI呈不规则片状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

             病例2:男,70岁,头痛1个月。

CT表现为双侧丘脑见片状稍高密度影,双侧侧脑室扩张; MRI表现为双侧丘脑见片状异常信号影,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边界尚清,在T2WI上呈片状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双侧脑室扩大。


病例1:脑干胶质瘤

病例2:第三脑室旁胶质瘤




病理:神经胶质瘤(gl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或者神经实质细胞一神经元。 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肿瘤,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脑干胶质瘤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14岁。多为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影像:脑干胶质瘤的CT表现:常示低密度,脑干弥散性增粗,延髓形态改变,第四脑室变小或移位。增强扫描后显示出不规则、不均匀、不同程度的强化。幕下局灶性星形细胞瘤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实性,CT表现为低密度,可以有不同程度强化。另一类为囊性,囊内有结节,囊壁可有明显强化,可出现明显幕上脑积水。脑干胶质瘤的MRI表现:脑干局限性膨胀或弥漫性增粗; T1WI肿瘤多呈低或略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系列呈高或较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囊变区无强化,分化低的肿瘤混杂强化;环池及桥小脑角池变窄或闭塞,第四脑室受压后移甚至闭塞;肿瘤包裹基底动脉并使之前移;多数瘤周轻度-中度水肿;中脑或桥-中脑肿瘤累及导水管引起脑积水,肿瘤大、无脑积水是脑干胶质瘤特征之一。

CT由于颅后窝骨质伪影影响,且扫描多为横轴切面,因而其诊断脑干肿瘤的价值也有限:而MRI能做多方位及不同参数扫描、组织分辨率高、无骨质伪影,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反映肿瘤部位和形态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信息,MRI在诊断脑干胶质瘤方面优于C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