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改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袁占舵 2020-01-28

新课改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田娟

【摘要】本文谈新课改语文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途径和教师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主体意识

新课改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主体意识,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

 1、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导入,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根据学生的爱好选取话题,将情感融入课堂,也可以采用表演或者竞赛的形式等等,根据不同的课堂需求进行选择,我们来举例分析:

比如《龟虽寿》这首诗,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国么?我想很多男生对三国时间了历史以及人物都是很熟悉的吧,你们最喜欢的历史情节是什么呢?那么一代枭雄曹操在其53岁的年纪,写下的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时期,感受一下曹操的人物魅力吧。这样的导入,就会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诗歌中。

将表演带入课堂,表演大概是学生极感兴趣的事。比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改写剧本,然后自导自演,学生们只有在熟悉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诠释每个角色,不同的学生去扮演不同的人物,皇帝、大臣、骗子、小孩、小老百姓等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上升了,知识也掌握了,这就很好。

2、营造课堂气氛

形成民主气氛:我们需要的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要相对宽松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个性,为孩子们留有自己的时间,去自学自己找答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会和不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引导和鼓励。

形成讨论大会气氛:语文课堂上要多多进行讨论,师生、生生之间在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知识的碰撞和置换,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实现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实践证明,讨论方式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极好举措,完全改变了教师为主体的地位。

 3、激励学生的措施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发展求异思维。

通过不断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表扬就在我们的嘴巴,要经常说出来,因为那是你对学生的肯定,学生的肯定之心得到了满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享受成功:比如我们在《皇帝的新装》的表演中,皇帝的扮演者年年,就演出了那种富贵且虚荣的样子,表演淋漓尽致,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从那天起,我发现语文课堂他的参与度就极高,好像一下子就爱上了语文。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 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爱因斯坦强调:“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无论中外,教育学家们都关注了兴趣对于学习的一个激发作用。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与意志,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兴趣这一最有效的途径,激发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其能够自觉主动的去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也要根据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中,我们这样看到,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与学生积极互动,就能处理好传授知识的教学任务与学生能力养成之间的关系。教师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

1、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立学生主体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教学艺术,提高育人能力,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不改。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倾注真情实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而不应该只是把教学当成一份工作对待。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一个有素养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去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认同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学,独立探讨,猎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加知识的情感,并且自我肯定。克服难题,获得价值感。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踊跃发言。要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培育学生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语文就在身边,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其实调动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行,不断发现,不断总结,始终热爱我们的教学事业,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守住初心,一路前行,语文的教学,任重道远,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追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