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上35岁还没走上管理岗的人,终究没有出路,告诉你为什么

 图素材 2020-01-28

文【小鱼】

01

职场自媒体界中一直广泛流传着一位“美国老大爷”的故事。

头发花白,60多岁,周游世界做管理类的培训,不是经理不带人,年薪超高,自由自在。

这个例子通常被用以说明“当官”不是职场上发展的唯一路线这一论点。紧接着就会列举自己身边的某某工作几十年但依然享受在第一线,拒不升职拿着高薪的一个实例,虽然是个例,却也足以打动人心——

原来我上班十几二十年,不升职也可以如此。

如果你仍然将信将疑,那么一般就会用自媒体时代“一篇文案好几万”、“一条广告几十万”的鸡血数字来证明“这是个公司角色越来被越弱化的时代”——个人崛起完全可以制造神话。

换言之,不用卯足劲想着往上爬,不用操碎心管十几号人,也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啊。

02

现代管理学、心理学是由西方的学者、管理者们总结、衍生、发展起来的理论。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可以下这个观点。

职业发展可以分为两条路线。一条为管理者路线(People Manager),另一条为专家路线,也称之为个人贡献者路线(Individual contributor)。

管理者路线顾名思义,就是要带团队,带人成事;专家路线就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深耕,不断精进,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动机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并无好坏对错之分,都可以由此取得成就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顶峰。

“美国老大爷”的故事恰恰是印证了第二条路线——专家路线。纵深发展,做到极致,照样有人买单支付高薪。

这有点类似于一直推崇的“工匠精神”,有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质。

比如你会编程,那么就从码农编成大神;

你会销售,那么就从销售菜鸟卖成几十年如一日的销冠;

你会PPT,那么就画成页入百万的大咖;

你会写作,那么就写成一篇十万的印钞机。

总之,一件事情你先喜欢,且做到极致,就能无敌,照样名利双收,关键是还没传统职场上乱七八糟、斗智斗勇、尔虞我诈的糟心事。

想想可真美啊,特别契合新生代们我行我素、与世无争、蔑视权威、老板不听话就炒掉老板的喜好。

如果你正在上班,还想着闷头在自己的位置上干个几十年,不用挤破头去争那么几个僧多粥少的升升职名额,就能如此通往高薪的道路,那么小鱼要告诉你,这简直是做梦!为什么呢?

因为,一,你身处的是中国的职场;二,你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再到红的毅力。

03

读过小鱼文章的朋友知道,小鱼不是崇洋媚外的主儿。但为什么偏偏要强调“中国职场”这个因素呢?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不光教会我们礼义廉耻、孔孟之道,还让大多数的孩子心中从小种下了“升官发财”的种子啊。

这些孩子长大后,设计出来的单位、企业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无不体现着这一精髓。

虽然一些外企、知名的民企会在人才发展路线上会保留着“专家”这一通道,给予与“当官”相对应级别的薪资待遇,但绝大多数剩下的企业连考虑都没考虑过呢。

即便有框架设计,实践上也并不容易。

同样在公司勤勤恳恳待了三年,从菜鸟一级到资深菜鸟级,你如何证明你的成长,值得公司为你大幅加薪?但从菜鸟到经理,抬头与责任的变化,理所当然地让老板为你签下大名。

也许薪水都有所增长,但其可能性与幅度必定产生了差异。

职场上35岁还没走上管理岗的人,终究没有出路,告诉你为什么

此外,中国土地上的外企,有多少会涉及到核心技术、核心商业机密?有多少民族企业致力于原创技术、自主研发(除了华为之类),到达领域的尖端?以事务性工作为主导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多少东西具备实质上的知识与经验壁垒?

这个现状也就注定了,你的专家路线的上限不会很高;就算到达了公司在中国的最高点,最后不也得汇报给某个决定你薪资高低的经理、科长、处长么?

除非你是顶级专家,或靠超长待机来弥补,否则高薪只是一场梦呢。

职场上35岁还没走上管理岗的人,终究没有出路,告诉你为什么

04

话说回来,专家不一定从事高科技哈。自媒体的达人们,网红们都是十分鼓舞人的实例。

但你会发现,诸如李佳琦这些取得成功的顶级流量们,背后无不站着聪明且勤奋的团队。

没有老板管束,也无需担忧升职不升职,确实自由。但基本上单靠一个人就能做到持续创作、输出、运营、互动、复盘、优化、资源对接、营销推广等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但凡做大,做强,本来单打独斗的你肯定有一天要走上外包、雇人,团队作战的道路,只为了自己的时间能够用在刀刃上,价值最大化。而此时的你,和带人的管理者又有何差别呢?

唯一的区别是,你起初自愿当自己的老板,最后被迫当了别人的老板——也是另一种挣扎、筹谋过的升职哇。

只是,如今做个微商,也都需要发展了下线,带着个团队才能做大呢。

05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的职场一线上默默耕耘几十载,不通过升职,直接间接地带上团队就能获得达到市场水平的高薪,注定是不现实哒。

混到三十几岁时,年轻人们疯狂涌入,比你会加班不说,起薪准比你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