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凌晨两三点时分,已是睡意全无,起床伏案,敲出这样的题目,连自己都觉着心里发虚。 一则是这样的话题放在当下早已是老生常谈,我似乎说不出什么新鲜的话来。 二则是因为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名师们早已是高屋建瓴,各领风骚,像我这等草根教师,还能翻新出什么花样来。 不过笔者身处语文教学一线二十余年,还依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吕叔湘先生曾经批评过的“语文教学的少慢费差”的问题,还想在此就自己的所历所见所感,聒噪上几句。 一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的课 曾经有老师这样反问我:“我在课堂上课文也读了,内容也分析了,学生的课堂笔记也整理了,作业也做了。难道我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了吗?” 课文也读了,也分析了,学生的课堂笔记也整理了,作业也做了。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课。 01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观点。 也就是说语文课到底是用教材教还是死教教材的问题。 过去我上小学那阵,语文课老师就是按照生字、词语、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样的模式教我们的,上初中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写作特色”,这样的模式一直沿用到自己站上讲台以后。 老师讲,我们记。这就是典型的死教教材的例子。 现在我依然还能看到一些学校、一些班级的学生人手一本教材详解之类的教辅资料,课堂之上、课后作业,师生们依然在作者照搬死记现成答案的活。 有的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把讲过的课文的段意、中心思想抄写并背诵下来,还有更奇葩的,课本上的所有课文都要背诵下来。我就纳闷:学生死记下来的那些答案有用吗?学生背下诸如四年级上册中《牛与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这样的课文目的是什么呢?这还是典型的死教教材的例子。 还有,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按单元编排的,分为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精读课文教方法,自读课文学习实践运用。可惜的是有的语文老师不顾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还是篇篇教,篇篇死教。 总而言之,有的中小学校,没有用好教材、课文这个例子,死教课文,把活人往死里教。 02语文课堂上师生要在语言文字里出生入死。 余映潮老师是语言文字课的忠实而坚定的捍卫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也说过,语文课就是要带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里出生入死。 我自己学习了十多年的语文课,到现在有点印象的课文寥寥无几。 所以然者何? 猴子搬包谷,我们的语文学习,做的是搬运工的活,自己未能真真正正地潜入文字,咀嚼品咋,反复揣摩,学得不实,悟得不透。自己没有发现,没有感悟,有的只是别人的东西,记得快,忘得自然也快。 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过去我学习的时候,老师讲什么我们就记什么。后来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参教案怎么说我就怎么教。自己走不进文字里去,或者说自己已经丧失了走进文字的阅读能力。 现在我再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我把我脑子里别人的东西全部清屏,然后自己静下心来裸读课文,只要你真真正正地走进了文字,就会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收获,余音袅袅,三日不绝。 比如作者写春草的那个段落。我自己读出了味道,课堂上也要引导孩子们读出味道来。 导入新课之后,我就投影出这个段落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朗读过后,我就问孩子们,这一段文字写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孩子们一时不知从哪里下手。我接着提示到:课本里面有提示,在哪里呢?(孩子们基本上在小学没有养成关注单元提示的习惯和单元目标的意识) 一番迷惑之后,终于有孩子有了发现,在单元提示里面。 然后我提示孩子们按照单元提示仔细品读这段文字,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悟。 很快的,孩子们陆续作了如下展示 景物之美:绿草如茵,美不胜收。 情怀之美:自在惬意, 描写之美:动词传神,侧面烘托,从人的感官感觉来写。 句式之美: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的交错运用。 当然,这些绝非一蹴而就的,我是在不断地投影原句、不断地提示、学生不断地诵读中一点点、一步步地读出来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别的文段,孩子们模仿着自己去品读文字品读文字了。 用教材教,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举一反三,孩子们有兴趣,有活力,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思维,挑战着自己的智力。语文自然学得有用、有效。 二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定要真正地发生。 这也就是时下常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要能够真正地发生,教师不能做搬运工,不能包办代替,不能秀自己,而是要放眼课标,利用教材,立足学生,引导孩子们去诵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去生成,去分享,去提升。 自然学得有用、有效。 三语文课是“课程标准”引领下的一个有机完整的、日积月累的、螺旋式上升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 黄厚江老师在他的一本专著里这样说,语文教学活动犹如自行车的链条,环环相扣,一环带动一环。黄老师的比喻绝对地贴切传神。比如于漪老师的《晋祠》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前后勾连,相互作用,有机完整,决不能是知识的简单地堆砌和罗列,更不是生硬机械的灌输。课文之间,单元之间、教材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语文课要慢慢地、稳稳地、脚踏实地地来,日积月累,螺旋式上升。有些人喜欢抢跑,快马加鞭地赶课,初一上初二的内容,初二上初三的内容。这样做无非是在初三腾挪出大量的时间搞题海战术,应对中考。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老师不研读课标,别说课程标准,就是单元目标也是视而不见,不依标备课,依标上课,甚至是脱标上课。前面我列举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所有的课文就是例证。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确实叫人尴尬,叫人无奈。 有的老师很是疑惑,自己精心研课备课上课,尽心尽力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但是考试就是考不过不钻研课标教材的人。 笔者见过这样的语文教师,他课下不钻研课标教材,上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死教教材,照搬答案。但是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却是雄霸全年级。 这样的现象和我们的考试不无关系。 人家不钻研课标教材,可是人家钻研考试题型,瞄准考试直接出击,强化训练,焉有不能胜出的道理。 举一个初中学校的例子。该校的月考题型和该省的中考题型接轨。只要有心机的教师把握住了这些题型,再加以强化训练,则必胜无疑。比如名著阅读会出什么题型,综合性学习会出什么题型,现代文阅读会出什么题型。 像现代文阅读中的阅读题目“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就会教给学生答题的套路:交代了……,烘托了……渲染了……暗示了…… 遇上考试,人家学生的答案从四个方面逐条回答,而且关键词鲜明醒目,能不得高分吗? 再比如考试作文,人家教些花拳绣腿,比如用小标题的方法,比如作文的格子不能留空,比如开头写“天蓝。云白。山青。水绿。”一词一段的方法。碰上改卷,作文是最头疼的活,人家别的老师改的别的题目速度快,改作文的人总不能慢下八拍,拖人后腿,学校等着登分汇总评比……这样一来,教套路走捷径的人自然占了大便宜。 不过笔者以为这都是短期效应,不足效法。只要老师们真正做到研课备课,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也才能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家之言,欢迎赐教。 2019年12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