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阳:东山草堂赋

 zqbxi 2020-01-29

      前东山草堂赋 

      吾友刘先生时雍,居华容之东山。山之中峰左右盘据[踞], 与舍后山相峙。山麓有塘,塘上有旧址,方数武,疑昔人台榭地。 先生少时,为草堂一区1 ,先大夫松岩封君以按察副使谢事其间。先生出入仕途三十余年,堂就圮 2于予。予先生同年友。见其勋绩闻望,焯焯在人耳目,又能先几勇退,保躬完名,皆予所不能及者。独其志趣所在,则能知之, 而愧予之辞,不足以张之也!已,因客语,作《东山草堂赋》。

       东山居士,行自京师,将归于故园。涉泱莽,经赞元(赞元两字均加山字旁) 。扫瓦砾,芟萧菅3,葺草堂之旧构,启衡门4之幽关。于是,洞庭无波,万里一碧;飞鸿倒影,下映千尺;长林落木,响应川谷;高山大壑,俯仰寥廓。嗟吾生之归来,寄一感于今作。乃进子姓而告之曰:吾今而得返于斯也,盖方举甲第,登郎曹,北穷幽蓟之墟,南尽楚越之郊。画省5凝日,兰台6丽霄,高居迴瞰,远绝尘嚣。而或江颿[帆]夜发,星轺7晨鹜,水宿风餐,冰行雪渡。呀豺虎之噬人,莽荆榛之窘步;惊突黔8之靡定宁,足胝而不顾;念王事之鞅掌,忧岁华之退暮。眉颦为之莫展, 领发为之垂素。

      幸吾堂之尚存,恍风景兮如故。孰谓三纪之余,数千里之外,望斯堂而归与。且堂之始作也,吾祖遗其基,吾父缔其规。据云梦之名胜,揽荆衡之幽奇。人与地而俱灵,事随年而屡移。吾尝植松为林,种竹成屿。旁引烟霞,上蔽风雨。伤俗驾之犹滞,慨山灵之无主。览物象于群动,悲乾坤于一旅。时偶得兮暂息,聊斯堂兮容与。欣壮稚之相从,若有感乎斯语。于是,散发曳杖,载游载歌;朝出暮还,左挈右摩;天壤之间,此乐孰多;人生适意,焉恤其他?

      客有过者,见而问之,日:“子非治河之中丞9乎?非行边之贰卿10乎?胡不轩盖是拥、而布韦是婴11也?”居士不对。客亦就退。如有歌声,出于户外者,其辞日:“吾山兮在东,吾堂分此中,吾不归今将安从?!”又日:“少而行兮老则归,税绣12服分披荷衣13,今吾故吾兮何是非,人不吾识兮天吾知。”声未竟,客行已远,不能悉听也。

      赋而志之,以告知者。

      后东山草堂赋 

       时雍先生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致仕。予为作《后东山草 堂赋》,偿旧诺也。盖自弘治戊午之十月,至正德丙寅之五月, 而兹赋成矣。

      东山居士再自京师而归也,乾清坤夷,风恬日熙,山将水迎,猿欣鹤嬉。感万类之成遂,嗟行乐之及时。卸惊帆14于陆海, 解故絷15于天羁。尔其雨过平湖,凉生秋杪16,心送驰波,眥17决飞鸟。税驾18乎九达之衢,振衣乎千仞之表。鯈19云开而雾散,豁尘梦之初晓。览宇宙之无穷,逮吾生之未老。非遁迹以遗世,聊闭关而却扫。

      客有剥喙之声彻于户内者。居士日:“子其谁哉?”客日“曩昔之岁,过门而问、闻歌而去者也”。乃与之坐,而语曰“子之不相闻者,九年于兹矣。今者惠然过我,其有谓也耶?”客日:“昔子之来之,韦裳布裘,以木石为群,与渔樵者游。尔往我还,尔歌我酬。自君之出会,衣锦食肉,聊马高盖,朱丹其毂,奔走属吏,控制藩服。绝我迹于云泥20,贵尔音于金玉。幸逸足之可攀,庶前盟之有续云尔。”居士日:“噫嘘喊!是诚何心哉?当夫事剧岭海,志移山林,触尘埃之勃郁,历远道之崎嶔21。身有所不敢洁,口有所不得瘖 22 。诏使沓至,天威载临,奋疲 宣之假寐,惜陶侃之分阴23 。已而抱号弓 24 音,阅寒暄26 之代谢,怀止足 27 28。谅今之不能为昔,犹昔之不得为今也!”

       客怃然29久之,日;“吾侪细人,朝饔夕食。观山而不穷其岭,望海而不极其源。以皦皦30为能,以孑孑31为难。宁独知太羹不调,太玉不琢。招之而莫致其来,挠之而不见其浊。此贤者之不可测也。”信斯言之,则然。遂为之歌曰:“楚之水兮荆山, 望佳人兮不还,翩然兮归来,蹑岹峣兮弄潺湲。彼世间兮何物, 履兮水可航,彼胡为兮天一方。归来归来兮乐不可以极,愿从予兮徜徉!”居士莞尔而笑,曰:“今日何日,故吾今吾。出我处 我,天乎人乎?呼我者应以为马,爱人者必及其乌。疑我何深, 见我何粗,独斯堂之在山,终不改于厥初,不与世而推迁,不随 势而毁誉。匪是物之有恒,吾何恃而归欤!” 

      于是,举酒属客,客亦大噱32。岳云渐开,江月将落,逍遥象外 33,俯仰磅礴。居士达观静思,盖将后天下而乐也。

      右二赋,系李文正公亲笔草书,镌两巨石,嵌公祠壁间。并赠楹联有“百 年南国双蓬鬓,万古东山一草堂”之句。乙燃识 (江良发据清光绪元年刘乙燃刻本《刘忠宣公遗集九卷附年谱二卷》点注)

      1一区,表数量,指一所宅院。

       2 就圮:已经毁坏倒塌。

      3芟萧菅:除去杂草。芟,割草,引申为除去。萧,艾也;菅,茅也。

      4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屋舍。语出《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陶渊明诗句:“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5画省,指尚书省。

      6兰台:楚台名;又,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后泛指宫廷藏书处;又,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称御史台;又,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故史官亦称兰台。“唐代指秘书省。

      7星轺,古时朝廷使者乘坐的轻便马车。

       8 突黔:举炊,生火做饭。班固《答宾戏》:“圣哲之治,栖栖遑遑; 孔席不暖, 墨突不黔。”突,烟囱;黔,熏黑。

      9中丞:中丞即御史中丞的简称。明清时,用作巡抚的别称。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常用作巡抚的加衔,故有此称。

      10 贰卿:指侍郎。古代尚书称卿,侍郎副之,故称贰卿。 

      11 布韦是婴:布韦,即“布衣韦带”略语,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婴,孩子。布韦是婴,即把莘莘学子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12 税绣服:解脱官服。税,解除,舍弃。《尔雅释诂》:“税,舍也”。绣服,用彩线 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后又以绣服代指侍御史。

      13 荷衣: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 

     14 惊帆:骏马名。 晋崔豹《古今注杂记》:“惊帆。 曹真有駃(ju)马,名为惊帆, 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

      15 絷:读zhi,栓,捆。 

     16 秋杪:暮秋,秋末。 隔年无计待春晖。”

      17、 18税驾: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

      19儵:读shu,黑色。《广雅释器》:“儵,黑也”。

       20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后汉书逸 民传矫慎》:“吴苍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 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21 崎嵚:形容山路崎岖,险阻不平。

       22 瘖:读yin,哑巴,或沉默不语。

       23 惜陶侃之分阴:即“陶侃惜分阴”典故,陶侃任广州刺史,闲暇无事,早晨将砖头搬运 到室外,晚上将砖头搬运到室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故自劳耳。”及处理政务军务,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云:“大禹圣人,乃惜寸阴, 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4 号弓: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余 人,余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黄帝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 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25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 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 《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 又《论衡艺增》:“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 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力于我哉!’”。

       26 寒暄:此指年岁,犹寒暑。今多释为“嘘寒问暖”。

       27 止足: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

       28为富贵之所淫:为金钱地位所迷惑。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

        29 怃然:怅然失意、惊愕,形容失望的样子。

        30 皦皦:明亮洁白,光明磊落。

        31 朱熹集传:“孑孑,特出之貌”。

        32 大噱:大笑。《文选陈琳》:“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 噱,大笑也。”噱,读xue,一读jue。 

        33 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谓尘世之外,(晋)孙绰 《游天台山赋》:“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