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前期管理要点

 河海养殖 2020-01-31
随着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平的逐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亩产量也是逐年攀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发病提前、伤亡量大、气泡病多发、规格小不整齐、回捕率低等等。那么导致出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俗话有云:“坚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关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养殖中,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前期管理要点。 

一、放苗前管理

1、稳水  提前10天使用一次发酵“190套餐”( 1包“利苗多”+2瓶“利菌多”+1瓶“活力碳”加水200斤发酵,100亩/套),补菌稳水,保持水体pH值日变化小于0.3;

2、解毒抗应激  使用“碧水安5kg”20亩/瓶,放苗前水体解毒,投苗时使用“激活”+“活力钙”抗应激,每个投苗点各1包;

3、放苗时间  尽量选择气温稳定时候放苗,避开急升温或降温天气,且尽量选择晴天傍晚放苗,避免放苗过程中发生气泡病;

4、试苗缓苗  用盆或桶试苗并不准确,可使用网箱试苗(图1),24小时内成活率达9成以上即可放苗;放苗前需缓苗,当苗袋与池塘温差较大时(≥5℃),需充分缓苗,应提前在苗袋扎口放气,时间不低于45分钟,把对虾苗的应激降到最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网箱试苗

二、前期投饵管理

前期虾体(≤3cm)营养积累很重要,大量投喂,成本高,虾苗不一定摄食太多,但不投喂天然饵料虾苗又摄食不足,影响虾苗前期生长,所以对前期投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标粗  苗期尽量小棚标粗,待虾体长到2.5~3cm再放入大塘水,小棚标粗不仅可以保证前期充足的营养,而且便于投喂和管理;

2、培养浮游动物  “利饵多”+“利菌多”培养水体浮游动物;肥水主要是培养藻类,水肥后期才会出现浮游动物,对虾早期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图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  池塘中的桡足类

3、培养底层生物  如钩虾、蜾蠃蜚 (图3),使用“利饵多”发酵花生粕并定期泼洒投喂,生物饵料品质好,饵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3  蜾蠃蜚

4、适当补充开口料  养殖前期适当投喂虾苗开口料,可用虾片或者卤虫作为补充。

三、前期气泡病的防控管理

气泡病是影响前期养殖成活率的关键,前期不合理施肥(用鸡粪或化肥肥水)加上天气变化大,池塘水质不稳定都是引起气泡病高发的原因。发病小虾苗表现为游塘、侧身游,身体节节白(图4)、尾柄白或全身发白,气泡病损伤虾苗内脏器官,影响生长甚至暴发死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4  对虾气泡病—“节节白”

气泡病高发的水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水浓,藻类单一,或者以小型藻类为主;水体pH值高,尤其是晴天下午;水体溶氧高,饱和度过高。针对养殖前期气泡病的防控有以下方法:

1、芽孢杆菌活化底泥  清塘时翻晒后用芽孢杆菌活化底泥;气泡病发生时可用芽孢杆菌拌土,配合外泼“底居安”50亩/包+“优肽”2亩/瓶,控制细菌,避免细菌、病毒继发感染。

2、深水位、老水放苗  放苗水位大于1.2米,深水位水体变化小,老水藻类丰富稳定,减少水体急剧变化导致的气泡病。

3、补菌补碳  早期大量补菌补碳,使用低氮高碳的利洋“190菌套餐”,每套用100亩,7天1次调水。

4、解毒曝气  池塘连续溶解氧或pH值过高时,泼洒“速解安”5亩/包,进行解毒曝气。

5、铁链拖底  当发生气泡病时,可用铁链拖底(图5),使底层水浑浊,防止产氧过多、消耗水体氧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5  锁链拖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