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社光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遵东垣“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旨意,从脾胃论治疑难病证,获得较好效果。本版今起将陆续介绍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医案4则。 高某某,女,19岁,农民。2010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及其母述,于2002年秋末冬初时,无明显诱因,患尿频,尿急,每15~50分钟上厕所一次,夜间睡眠时多尿床。患者极为痛苦,被迫休学。曾辗转邯郸、石家庄、北京数家大医院诊治,未能确诊。曾服诸多中西药物,罔效。刻诊:尿频、尿急难忍,时有尿失禁,夜间多尿床,口渴不敢饮,困倦不敢睡。伴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日2次,形体瘦小,面色萎黄、憔悴,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遵吴鞠通先生“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焦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升麻6克,炒枣仁15克,菖蒲10克,远志6克,鸡内金12克,金樱子15克,桑螵蛸15克,生龙牡(先煎)各30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处方:五倍子(焙)30克,硫黄15克。共为细末,每次取5克,取大葱白15克捣烂,与药粉混匀,每晚敷脐部,外用塑料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并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嘱其能食即食,想饮即饮,树立病愈信心。 二诊:服上药,纳稍增,大便已成形,尿频明显减轻,能坚持1~2个小时上一次厕所,已无尿失禁,偶有遗尿,仍有尿急感,精神较前好转,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较前有力。既效仍宗原法不变,上方去枣仁加覆盆子12克,乌药6克。再进7剂,诸症基本消失,纳食正常,面转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较前有力。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加太子参12克,再进14剂,诸症未复。嘱用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 按:本例患者形体瘦小,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心、脾、肾三脏同时受损,治拟健脾益气,养心,固肾,使脾胃恢复运化升降之权,肾司固摄之职,心行君主之令,方宗吴氏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健运中气,升阳举陷;取山药、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鸡内金,健脾益肾固摄;当归、枣仁、菖蒲、远志、龙骨、牡蛎,宁心安神。外用五倍子、硫黄、大葱温阳固涩,诸药配合,内外合治,使7年顽疾1月而除。 治疗尿频中医方法 1.尿频中药方1 【药方】火麻仁、覆盆子各15克,杏仁、生白芍各9克,生大黄6克,枳壳、厚朴各5克,桑螵蛸12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尿频中药方2 【药方】党参、黄芪各20克,生大黄(后下)、车前草、茯苓、山药、泽泻、川黄连、白术各10克,生甘草8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5剂为l个疗程。 3.尿频中药方3 【药方】蒲公英、半枝莲各20克,茯苓、怀山药、木通、泽泻、五味子各12克,甘草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晚两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加生黄芪、全当归、何首乌各20-30克;若腰膝酸软无力者,加川续断、杜仲、狗脊、怀牛膝各10-15克。 治女性尿频验方 尿频属中医“淋证”范畴,以下验方对缓解下焦虚寒型尿频疗效尤佳。方药为:五味子、益智仁、山茱萸、车前子(包煎)各15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如果尿痛加延胡索15克,小腹冷痛加附子(先煎)、仙茅、肉桂、锁阳各15克;尿道灼痛加扁蓄、瞿麦各15克。 治耳鸣特效方 取石菖蒲6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左耳及双耳耳鸣者,同服浓缩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0粒;右耳耳鸣者同服金匮肾气丸,每日2次,每次25丸;药物中毒性耳鸣加生甘草20克同煎,改石菖蒲为30克。 老年尿多尿频 肾功能减 食疗方
老年人常有尿多尿频,有的是疾病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年龄增长肾功能减退所致,在排除疾病情况下,不妨试试下面的食疗方。
莲豆山药粥
龟肉150克,鱼鳔30克。将龟肉切块与鱼鳔同煮,加少量盐调味,喝汤吃肉,可辅助治疗尿频。
山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中医认为,龟肉、鱼鳔均有养阴补血、益肾填精的功效,此方对肾气不固(表现为遗精早泄、尿频或遗尿,面色苍白,听力减退,腰膝酸软等)引起的尿频有效。但畏寒肢冷、食少痰多、舌苔厚腻者忌食。
羊肚1个,洗净后加水煮汤,用食盐调味空腹食用,每日1次,连服4-5日。 功效:中医认为,羊肚能补益脾胃、补气止汗,它既能治老人夜尿频繁,还对消瘦、食欲不振、反胃、盗汗症有效。
五倍子研粉过筛,加等量米醋调为糊状,临睡前填满肚脐,用纱布固定,次日晨起清洗。
主治:老人夜尿多、小儿遗尿、遗精或子宫脱垂。 经期小便频数治验 李某,女,37岁。1974年8月求诊于家父,余侍诊在侧。主诉:每遇经期则小便频数尿频,15~20分钟一次,小便清长,无疼痛不适症状,经净后,逐渐自愈。患此症已一年有余,曾服中西药治疗,未起效。月经量少,历时3天则净,伴小腹下坠不适,腰酸乏力,经前乳房胀痛。形消体瘦,口干不多饮。 观其面色灰黯,舌淡胖,苔薄白,六脉沉细。家父详诊后认为,此乃肾气亏损,下元不固。妇人经行期间腠理大开,气血难固,肾虚益显。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发为小便频数。治当补肾益气缩尿。 方药:党参15克,生黄芪24克,山药30克,益智仁9克,桑螵蛸9克,海螵蛸10克,覆盆子12克,菟丝子12克,五味子3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12克,乌药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连续服用12剂,自觉精神好转。次月月经来潮,小便正常。后经随访,知病未复发。 家父云:小便不利,必与气化有关。中医临床十分重视气,把气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内经》云:“生化之道,以气为本,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此案小便频数,每次发病,均与月经有关。中医认为,肾司开合,主二便,肾气亏损,气化不利,开合失度,固致成此疾。今治疗,一则补肾缩尿,二则理气以促气化,以利机体水液代谢,则膀胱舒缩有度,小便常也。 尿频尿急尿痛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之功甚著,余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者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癃清片方,改片剂为汤剂,服之甚效。 康永才,男,58岁,山西省蒲县县委干部,在北京出差时头晕、头痛,右侧肢体麻木,血压160/90mmHg,服用降压灵、依那普利,而后入睡,晨起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在北京天坛医院急做CT,确诊为左基底节脑梗塞,急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半个月后右侧肢体仍感无力,腰痛酸软,小便失禁,等不得准备就尿裤子,使用导尿器定时开放,一周后全身发烧,控制感染后,尿失禁更加严重,尤其是晚上,被子、褥子都被尿湿,家属着急,病人受罪,医院建议用中医中药治疗,转到我处求治。
症见:面色白光 证属:阴损及阳,肾失封藏。 治则:扶阳温肾,缩泉利尿。 方药:扶阳缩泉汤:附子30克,干姜10克,益智仁30克,乌药15克,菟丝子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山萸肉30克,磁石20克,山药15克,白术20克,黄芪20克。每日1剂,早晚各半。 服10剂后尿失禁稍有好转。尿失禁病在下焦,实属冲任二脉所系,故在扶阳缩泉汤的基础上加用鹿茸2克(冲服),补肾气,扶阳气,统冲任,继服15剂后腰酸好转,晚上小便有了意识,为方便服药,将扶阳缩泉汤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1丸,继续服用3个月后,小便能自行控制。废用的肢体痊愈。 分析 患者年近六十,天癸已竭,肾气已亏,肾失封藏,体虚身弱,冲任失约,肺脾两虚,土不治水,真元阳衰,阴邪阻滞膀胱气化,小便失去约束,故小便失禁,流口水。益智仁、乌药为缩泉丸(《校注女人良方》)主药,具有温肾固涩、缩泉止遗的作用。附子扶阳温肾,回阳消阴,增强关门之力。白术、黄芪补脾生土,助肾通调水道,蒸腾气化。菟丝子、附子相配,温补固涩作用更强。 嚼食栗子治肾虚尿频
南瓜籽芝麻治尿频
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可引起尿频、尿急.常吃南瓜籽和芝麻粉可缓解症状。 经常尿频怎么办 夜尿频多偏方 夜尿多主因是肾气虚弱,湿热下注,导致下焦蓄血使膀胱虚损所致。故治疗夜尿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补肾虚、清湿热、活淤血。在扁鹊故里(河北内丘),就流传一偏方治疗夜尿频多非常有效:用15克枸杞、20克鸡内金、10克玉米花粉等六味中药烘干后研成粉末,精心调制成秘丸。服用3-10天,夜尿次数可明显减少,由原来4、5次,减少到1、2次。连续用上2-3个月时间,可一觉睡天亮,再不用因频繁起夜烦恼了。此方相传为神医扁鹊遗传下来的,效果非常好。 尿急尿频 土茯苓白茅根方 下尿路感染,通常指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和尿道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为主,尿常规检查多有白细胞增多,且可伴有血尿。笔者经临床验证,用四味中药治疗下尿路感染,具有效果快、花钱少、无副作用等优点。 治疗方法:土茯苓、白茅根各20克,金银花、淡竹叶各6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同时多饮水。一般服用1-2天,尿急、尿频等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吕杰 治老年尿频及遗尿偏方
药物
红枣生姜水能治尿频 老辈人传下来一个“红枣姜汤”的方子,可以治疗尿频。具体做法为:首先,把150克生姜去皮洗净,再取100克红枣放入锅中。然后,加入500毫升清水,煎煮10~15分钟后,取汁(每剂可煎3次)。最后,加入适量白糖,当茶饮,一日内服完。连服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 专家点评: 红枣生姜汤的确能起到滋阳补气的作用,对气阳两虚引起的尿频具有一定疗效。干红枣可以益气补脾,煮汤饮前,先将其浸泡一会儿,再切成两半,能更好地发挥其滋补作用。生姜具有温中解表的功效,入汤前最好将其切成碎末。其中,如果尿频的症状较轻,饮用此汤一周便可见效;若症状较严重,则需要连续饮用一个月。但是,建议把此方中的白糖替换成红糖,疗效会更好。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白糖属湿性食物,而红糖性温味甘,益气补血、健脾缓中的作用更好。 30克车前草和竹叶治好小儿尿频
我的孙子今年五岁,前几天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发现孩子总说要小便,特别是他做错了事我们批评他时,他就总往厕所跑,一天差不多要小便七八次。幼儿园的老师也向我们反映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用过一个治尿频的方子,挺好使的,后来又到书上查了相关材料,决定试一试。 尿频尿急尿痛 车前药膳解 车前草又称车前菜、牛甜菜、田菠菜,其叶叫车前叶。 中医学认为,车前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
据分析,每百克车前叶含蛋白质4.0克,脂肪1.0克,糖11.0克,胡萝卜素5.85毫克,硫胺素0.09毫克,核黄素0.25毫克,维生素C23毫克,钙309毫克,磷175毫克,铁25.3毫克。据近代研究报道,车前叶不仅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祛痰、抗菌、降压效果。它能作用于呼吸中枢,有很强的止咳力。能增进气管、支气管黏液的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来源
应用
心得 小儿尿频 补肾固脬止 六味地黄丸出于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泽泻、白茯苓、牡丹皮、干山药组成。该方具有滋补肾阴之功,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等症。白天尿频综合征又称为神经性尿频,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醒时尿频,次数较多,甚者数分钟1次,点滴淋沥,但入寐消失,反复发作,无明显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无阳性发现。笔者应用六味地黄丸辨证治疗小儿白天尿频综合征,收效较好。 病案举例 周某,男,3岁,身高0.8米,体重15千克。患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有光泽,形体中等,手足不温,小便短赤,白天尿频,日20余次,常尿于裤中,大约每天7~8次,甚则20分钟左右即发生一次,入睡后喜动,夜间偶有遗尿,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查肾、膀胱未见异常。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热内扰,膀胱失约而尿频,治宜补肾固脬。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同仁堂),早晚各6粒,温水送服。服药第2天,每次尿量增加,次数减少,故嘱家长继续给患儿应用。服药至第6天时患儿尿量与次数已基本正常,为预防复发,继续服用5天,现已完全治愈。 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气化不宣所致。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此外小儿玩耍时间过长可致疲劳过度,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六味地黄丸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要剂,诚如《医方论》所说:“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因患儿小便短赤、脉细弱、入睡后喜动,辨证为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可谓药证相应。 灸肚脐治尿频 从中医来讲,肾司二便,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时,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也会随之失调,也就会出现尿频。下面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那就是灸肚脐,即灸神阙穴。 方法:将盐放于肚脐上,将一片厚约0.7—0.8厘米的姜片(用针在姜片上扎一些小洞),放于盐上,再在姜片上放艾绒做的艾炷,点燃艾炷即可。 尿频是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应从补肾的角度来进行调理,神阙穴是补肾的一个重要穴位,灸神阙穴能使热力透过经脉达到肾脏,可改善肾和膀胱的功能。姜可温通经脉,主要起温肾、温脾的作用,能加强补肾的作用。而中医认为咸是入肾的,盐的散热慢,不仅可更好地保证艾灸的热力,杀菌消炎,把药力引入肾,又可防止艾灸的热量伤人。三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起到补肾、固肾气的作用。 夜尿频、尿毒症单方 车前草30克、大青根50克,百解根50克。服法:水煎,早、晚空腹服,此方对小腹胀痛,尿黄、尿血、尿浓有良效,本人给数名患者服用都取得满意的显效。对尿道感染患者,可水煎代茶喝。 夜尿频,可用猪膀胱一个,糯米200克。用法:将猪膀胱稍洗下,不要切碎,糯米不要洗,用少量的清水拌湿放入猪膀胱中后把膀胱口扎紧蒸烂吃膀胱和糯饭.一天一个.连服用三天即可。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方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肝郁气滞)方: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湿热下注)方: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气阴两虚)方: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脾肾两虚)方: 尿频病 中药治疗
案 安某,男,70岁。2010年3月2日初诊。 患“慢性前列腺炎”多年。诊见:会阴潮湿,时有抽痛,尿频,尿细,夜尿3次,晚上起夜后身热、汗出,口干,腰酸膝软,双下肢乏力,“如踩锯末”,下肢及腰部发凉,有时又有灼热感。舌苔白厚腻,脉沉细滑。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五苓散合赤小豆当归散加血余炭、狗脊证。处方:桂枝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苍术10克,泽泻12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血余炭10克,狗脊15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9日二诊:诸症减轻,会阴抽痛已止,尚有会阴潮湿,小便细长,夜尿2~3次,腰膝乏力,下身发冷,口干。舌苔白腻,脉沉弦细。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瓜蒌瞿麦丸去山药合五苓散合赤小豆当归散方证。处方:桂枝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苍术15克,泽泻12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天花粉15克,制附子15克,瞿麦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6日三诊:诸症继续好转,小便畅快多了,腰膝酸软、发凉感明显减轻。舌苔白腻,脉沉弦细。上方制附子改为18克,继服7剂。 2010年3月23日四诊:诸症渐不明显,双下肢无力,无明显冷感,夜尿1~2次,会阴不潮。舌苔白,脉沉弦细。上方制附子改为20克,继服7剂。 药后无不适,停药。
体 慢性前列腺炎属临床常见病,也属难治病,一般疗程较长,容易反复。对本病的治疗,冯世纶反对滥用清热解毒药和活血化瘀药,主张按证投方,方证对应。 关于五苓散方证 传统认为,五苓散用于太阳腑证之太阳蓄水证。冯世纶以八纲释六经,不言经、腑、蓄水等概念,而归五苓散方证入太阳病中,直言方证对应。《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也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临证见冯世纶多以外有汗出、上有口干、下有尿频或尿不利,认为是外邪里饮形成的太阳、太阴合病,径直辨为五苓散证而投用五苓散方,每收佳效。 关于赤小豆当归散方证 赤小豆当归散方证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第13条:“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又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书中对本方的应用少有提及,甚至有学者认为本方组方毫无法度,不堪取用。《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指出:“方中赤小豆可排痈脓,祛湿热,当归活血以加速脓液外散,二药相合,对于全身各处内外痈脓皆可奏效。”本方为冯世纶临证常用方,取其利水活血,多与他方合用于泌尿系疾病、皮肤病等,其适应证为“太阴病,诸疮有痈脓恶血者”。 关于瓜蒌瞿麦丸方证 瓜蒌瞿麦丸方证见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11条:“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方由瓜蒌根、茯苓、山药、附子、瞿麦五味药组成。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把本方证归于太阴病,同时指出本方用于“小便不利,渴而有水气且陷于阴证者”,“是肾气丸的变剂”。 对本案辨证论治的梳理 患者以小便异常就诊,结合口干、汗出及身热等,辨为外邪里饮之太阳、太阴病五苓散证。考虑到患者高龄病久、下身乏力及发凉,当有阴证之不足,故合用活血利水治太阴之赤小豆当归散加狗脊、血余炭。前方取效,二诊在首方基础上合用瓜蒌瞿麦丸以破阴证之郁滞。方证相合,三诊、四诊继续递增破阴之力,终收全功。治夜尿频方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 1、取核桃数枚煨熟,每晚临睡前剥壳嚼食,用温米酒送服,可治夜尿频多。 2、海马、枸杞子、鱼鳔胶各12克,大枣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肾阳虚衰,夜尿频多。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贻谋献方 3、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可用枸杞子、覆盆子、桑椹子、金樱子各9克泡水代茶。
4、老年糖尿病患者夜尿多,也可用黄芪60克、白果9克,水煎,口服。 蛇床子、苦参、黄柏、赤芍、乌梅各15 克,土茯苓、黄芪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外阴熏洗两次,每次30分钟,以6周为一个疗程。本方熏洗有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清热除湿之效,结合自然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持续5-10 秒,重复10-15次,每日3次,连续锻炼6周,对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显著疗效。 尿频尿急尿痛 中药治方“女性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周某,女,44岁。2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之症,服三金片、氟哌酸等药物好转而停药。后因进食羊肉,前述症状复作,继服前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小便不畅,时有烧灼疼痛,并牵扯小腹拘急疼痛,自觉尿道口似有物堵塞,整日行坐不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曾在某医院多次治疗,先后用抗生素口服、静注,并外擦百多邦、环丙沙星等软膏,症状均无改善。反复查常规、尿培养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未见异常。 妇科检查:见尿道口充血、水肿,无新生物。西医诊为“女性尿道综合征”,欲切除尿道口肿胀组织以减轻症状,患者惧手术而前来求治于李老。症见小便频数,量少不畅,烧灼状疼痛,小腹胀痛,伴腰骰酸痛,阵作潮热,汗出,口渴欲饮,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舌暗红,苔白少津,脉沉细。1年前已绝经。 证属下焦湿热伤阴,兼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法当清热养阴,利尿通淋,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李老以通关丸加减:药用黄柏、知母、沙参、女贞子、石决明、芦根各20克,小茴香12克,桑寄生、赤芍各30克,郁李仁15克,甘草10克。3剂后,小便畅通,次数明显减少,尿道口肿胀感及尿道灼痛减轻,大便转润,2日一行,舌上津回。久病初效,不宜改弦更张,仍守前法,原方去郁李仁、石决明,继进3剂,药后小便频急、灼痛之证得解,尿道口组织转为正常,仅感腰仍酸胀,舌淡红,苔白,脉细。遵吴鞠通“去邪务尽,善后务细”之原则,以二诊方去小茴香之温燥,加橘核15克行气,黄芪30克,白术15克益气扶正。继服5剂,诸恙悉除。 按:本例为小便不利,尿道口组织肿胀,犹如《难经·关格论》云:“关则不得小便”。李老以通关丸加减治疗,取黄柏苦寒,善泻下焦之火,合知母滋阴清热;小茴香行气通阳化气,辅以滋肾平肝、养阴利尿、活血缓急之品,使肾气充,气化行,湿热清,而小便利,愈顽疾于转瞬。 尿频怎么办?中药验方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1.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2.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3.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4.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5.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睡前1次,连用7日。 6.盐2份,大蒜1份。共同捣烂,用油纱布包好,压成饼状,加热后在中极穴、关元穴处敷。1次30分钟,每日2次。 7.蒲公英60克,水煎代茶饮。此方适用于小便频数而腰痛。 8.小茴香、糯米适量。将小茴香加盐,炒熟,研末,再将糯米蒸熟,以小茴香粉拌糯米饭食用,每日1次。(杨贤) |
|
来自: 豫西南客的书馆 > 《泌尿感染和前列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