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言26、27、28 为了便于门人学习感悟吴式太极拳八十一势老架的精髓,我把王培生宗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动作名称记入谱内,并对这些传统名称略作解说。一家之言,仅供参照。若真能有助于大家对老架的理解与领悟,则谢天谢地、谢先师的在天之灵,我心足矣。 关振军 2019.8.12 八十一式老架详谱 (面对正南) 预备式(无极桩功) 第一式 起势(两组意念) 1、 韦陀捧球(两掌前掤)面对正南 2、 雄狮踩球(两掌下采)面对正南 第二式 揽雀尾之一(又名通任督)(十二组意念) 1、 见入则开(左式)(退步展臂:引入)面对正南 2、 遇入则合(左式)(进步前冲:打挤)面对正南 3、 见入则开(右式)(退步展臂:引进)面对正西 4、 遇入则合(右式)(进步前冲:打挤)面对正西 5、 后拽九头牛(坐步两掌后拽)面对正西 6、 前推八匹马(弓步双掌前按)面对正西 7、 后拽九头牛(坐步两掌后拽)面对正西 8、 前推八匹马(弓步双掌前按)面对正西 9、 量天尺(双掌后捋、翻掌抱球,坐步左捋)面对正西 10、 右掌前掤(右弓步右掌前掤)面对正西 11、 右掌后掤(左坐步右掌后掤)面对正西 12、 右掌前按(左转右掌前按)面对正南 第三式 斜单鞭(四组意念) 1、 推掌撤步(右掌右推、左脚撤步)面对东南 2、 右掌变钩(右掌变钩、左脚落平、重心左移)面向东南 3、 左掌平捋(左掌向左划弧、再重心右移、再左移、蓄力)面向东南 4、 拉单鞭(左掌向左按出、右钩右拉)面向东南 第四式 提手上式(四组意念) 1、 右抱七星(扣左脚、右转身,右抱七星)面向正南 2、 左推切掌(右小臂前横,左掌打挤)面向正南 3、 右鹅头掌(小擒拿、右掌变钩上提,鹅头掌击出)面向正南 4、 展指望天(右钩松开变掌上指、抬头望天)面向正南 第五式 白鹤亮翅(四组意念) 1、 掌打百汇(右掌下按、低头看)面向正南 2、 俯身左转(俯身左转、左掌贴左腿外侧双掌划弧、左掌心朝正东) 3、 两掌上掤(转身面对正南、双掌十指朝天)面向正南 4、 双肘下坠(转掌沉肘下蹲、两掌心朝后)面向正南 第六式 搂膝拗步(十三组意念) 1、 狮子摇头(此为武当金蟾派内功,名为狮子摇头滚珠丹,动作细腻、意念繁多为丹田妙用之始,命门发力之初,武术内功呼吸开合之基)面向正南 2、 左掌下按(左转开步、左掌下按过九穴,懒羊抬头竖腰脊)面向正东 3、 右掌前按(无名指引领、穿针引线,坐腕突掌、左掌中指找尺骨头后移发力)面向正东 4、 左抱七星(坐身双掌虚合)面向正东 5、 狮子摇头(左式搬球、先放左侧、后放右侧、右掌虎口套耳)面向正东 6、 左掌下按(左转开步、左掌下按过九穴,懒羊抬头竖腰脊)面向正东 7、 右掌前按(无名指引领、穿针引线,坐腕突掌、左掌中指找尺骨头后移发力) 8、 狮子摇头 9、 右掌下按 10、 左掌前按 11、 狮子摇头 12、 左掌下按 13、 右掌前按 第七式 手挥琵琶(四动) 1、 左抱七星 面向正东 2、 右抱球(左掌向右划弧与右掌合抱、重心移右脚)面向正东 3、 托球立身(左掌托球向上左腿直立,迈出左步、右脚被带起)面向正东 4、 左转挥球(底盘不动上身左转、向左挥掌) 第八式 搬拦捶(四动)面向正东 1、 脑后摘盔(左掌向右后划弧、重心移右脚,左掌与右掌虚合抱) 2、 双掌左搬(上左步,弓膝双掌抱球左搬) 3、 坐身左拦(变左弓步为右坐步、左掌前伸) 4、 右拳前冲(左腿前弓、右拳前伸) 第九式 如封似闭(两动) 1、 坐身开封(双小臂成斜十字相交)面向正东 2、 双掌前按(弓左膝双掌前按)面向正东 第十式 抱虎归山(两动) 1、 二郎担山(双掌下采,右转身双臂平转)面向正南 2、 十字手(立身双掌高举过头,双手在交叉成斜十字、下蹲)面向正南 第十一式 斜步搂膝(六动) 1、 狮子摇头(面向正南) 2、 左掌下按(转身45度变坐步,面向东南) 3、 右掌前按(面向东南) 4、 狮子摇头(转身180度面向西北) 5、 右掌下按(面向西北) 6、 左掌前按(面向西北) 第十二式 揽雀尾之二(又名拜八门、十六肘) 1、 一阳肘⑴ 2、 一阴肘⑵ 3、 系尾式(双掌虚合左手心朝上、右手心朝下,翻转变左手心朝下、右手心朝上,双手如捆物状,各牵一绳头向外拉,形成两肘横击之势)⑶ 4、 乾坤掌(遮阳肘)⑷ 5、 肘底枪⑸ 6、 牵马式(左右各一肘)⑹⑺ 7、 开花炮(肘开花)⑻ 8、 依山靠(顶心肘,扣脚、面向东南)⑼ 9、 王母拐线(拐线肘,面向东南)⑽ 10、 戳天肘⑾ 11、 翻天印——撤肘(面向西北)⑿ 12、 肘打杜门(右式)⒀ 13、 肘打杜门(左式)⒁ 14、 系尾式(横展双肘)⒂ 15、 拜八门(右掌前掤、右掌后掤) 16、 掌按八方(开始时沉肘)⒃ 第十三式 斜单鞭(四动) 1、 推掌开步 2、 右掌变勾(移重心) 3、 左掌平捋(移重心) 4、 左掌平按(拉单鞭,面向西南) 第十四式 肘底捶(又名老熊拦路、四动) 1、 一膝肘(转左足跟、面向正南,向东横击左肘) 2、 二膝肘(右上步、左转身,两膝扭转向东,右拳横击、左肘后击) 3、 右拳前冲(面向正东) 4、 肘底藏捶(面向正东) 第十五式 倒撵猴(二十动) (一)左式: 1、展臂托天(拗步、右掌在前) 2、独立平衡(右腿独立) 3、折臂撤步(撤左步) 4、拗步前按(左掌前按) (二)右式: 5、展臂托天(拗步、左掌在前) 6、独立平衡(左腿独立) 7、折臂撤步(撤右步) 8、拗步前按(右掌前按) (三)左式 同(一) 9、10、11、12 (四)右式 同(二) 13、14、15、16 (五)左式 同(一) 17、18、19、20 第十六式 斜飞式(四动) 1、通督脉(转双臂小指朝天,面向正东) 2、虎洗脸 3、左上步(面向东北) 4、左肩打靠 第十七式 提手上式(四动) 1、右转抱七星(面向正南) 2、推切掌(面向正南) 3、鹅头掌(面向正南) 4、展指望天(面向正南) 第十八式 白鹤亮翅(四动) 1、右掌下拍(面向正南) 2、俯身面东 3、双掌上掤(面向正南) 4、双肘下坠(面向正南) 第十九式 搂膝拗步(三动) 1、狮子摇头(面向正南) 2、左掌下按(面向正东) 3、右掌前按(面向正东) 第二十式 海底针(四动) 1、中指指天(面向正东) 2、千斤坠地(面向正东) 3、海底刺针(面向正东) 4、定海针(面向正东) 第二十一式 闪通臂(二动) 1、撩阴掌(顺步撩阴,面向正东) 2、通臂掌(上步转身按掌) 第二十二式 披身捶(二动) 1、朝天献肘(面向正南) 2、披身撤肘(面向正西) 第二十三式 卸步搬拦捶(四动) 1、双掌左搬(面向正西) 2、撤右步(面向正西) 3、坐步左拦(面向正西) 4、右拳前冲(面向正西) 第二十四式 揽雀尾(又名一阴一阳、扶正气,六动) 1、翻拳上步(此动为拿,面对正西) 2、右掌前掤(此动为发,面对正西) (两动合一,即为老谱中的捲搓捶) 3、右掌后捋(翻掌时意想大指少商穴) 4、右掌前掤(前掤时意想食指商阳穴) 5、右掌后掤(面向正西) 6、右掌前按(转身面向正南) 第二十五式 正单鞭(四动) 同 第三式 只是向东开步,面向正南 第二十六式 云手之一(一横一竖转身180度,注意立小臂,两掌划弧,运转呈现春夏秋冬之意,五动,面向正南) 1、左掌平捋 2、右掌平捋 3、左掌平捋 4、右掌平捋 5、左掌平捋 第二十七式 左高探马(二动) 1、左探掌(左转身收左脚,两掌虚合,出左步,右掌前伸,面向正东) 2、两掌相措(手不离肘,肘不离手,上下相措) 第二十八式 右分脚(二动) 1、两臂高举(举臂提足,沉肘右提膝,面向正东) 2、两掌外分(分掌右脚踢出,脚面绷直,可踢胸点肋) 第二十九式 右高探马(二动) 1、右探掌 2、两掌相措 第三十式 左分脚(二动) 1、两臂高举(高举两臂提左足,沉双肘、提起左膝) 2、两掌外分(两掌外分、左脚踢出) 第三十一式 转身左蹬脚(二动) 1、提膝独立(收左脚、提左膝、右腿独立,面向正东) 2、转身蹬脚(左转180度,蹬出左脚,面向正西) 第三十二式 进步栽捶(八动) 1、正冠捋髯(面向正西) 2、狮子摇头 3、右掌下按 4、左掌前按 5、狮子摇头 6、左掌下按 7、右掌前按 8、前栽后撩(右掌变拳向左膝前下冲,左掌变勾向背后撩) 第三十三式 翻身披身捶 1、开亮双捶(右转身90度,双拳高举,向左右平展,面向正北) 2、披身打捶(右转身90度,开右步、右拳侧击、拳面朝下、后撤右肘,面向正东) 第三十四式 二起脚(又名飞脚、二蹦高) 1、腾空拍脚(左脚踢出,腾空右脚踢出,拍右脚) 第三十五式 打虎式(四动) 1、双掌右后捋(向西南撤步 2、蹲身伏虎(右式)(眼看东北) 3、双掌左后捋(向西北撤步) 4、蹲身伏虎(左式)(眼看东南) 第三十六式 提步蹬脚(二动) 1、提膝开胯(提起右膝,向右开胯) 2、蹬右脚(面向正东) 第三十七式 双峰贯耳(二动,面向正东) 1、胸前插掌 2、双拳合击 第三十八式 披身蹬脚(四动) 1、右转歇步合抱(面向正南) 2、举火烧天(双拳高举过头) 3、提膝独立(提起左膝) 4、向左侧蹬脚(面向正南) 第三十九式 回身蹬脚(转身横踹垛子脚,二动) 1、转身落脚(右转身90度,左脚落地,下蹲合抱) 2、右脚横踹(立身掖柳,提右膝,侧身右脚横踹) 第四十式 搬拦捶(四动) 1、正冠捋髯(面向正东) 2、双掌左搬(面向正东) 3、左掌拦(面向正东) 4、右拳前冲(面向正东) 第四十一式 如封似闭(面向正东) 1、坐步后引 2、弓步前按 第四十二式 抱虎归山(面向正南) 1、右转二郎担山 2、十字手 第四十三式 斜步搂膝(六动) 同十一式 (面向西北) 第四十四式 揽雀尾之四(又名练颖子、狮子大开口,六动) 1、狮子开口(右手提左手落,形如狮子开口,面向西北) 2、虚合绕足(两掌虚合,向左捋到左胯,再对左足跟,沿左足外侧移到足尖,再由足尖沿足内侧转到足跟,而后移到右足跟,沿右足内侧移到足尖,再由足尖沿右足外侧移到足跟) 3、翻掌左捋 4、右掌前掤 5、右掌后掤 6、右掌前按 第四十五式 斜单鞭(四动) 与前第三式动作相同,只是面对西南 第四十六式 野马分鬃(十四动)面向正西 (一)右野马分鬃 1、六爻式(两掌虚合、形式抱七星,而有不同,意想两臂交叉、两腿交叉,其形体如上下两个×,如八卦的符号六爻。) 2、上下插掌(左掌上插到手背对右耳,右掌下插到手背对左膝外侧。) 3、上右步(右脚迈出成右隅步) 4、右肩打靠(右掌向上向右划弧、左掌向下向后划弧,两臂展开后回头看。) (二)左野马分鬃 1、虎洗脸(右掌向左划弧过脸到左耳外侧,其形象如猫洗脸状,左掌向前划弧过左膝、右膝,到左手背对右膝外侧。) 2、上左步 3、左肩打靠。 (三)右野马分鬃 1、虎洗脸 2、上右步 3、右肩打靠 (四)右野马分鬃 同右野马分鬃(一) 1、六爻式 2、上下插掌 3、上右隅步 4、右肩打靠 第四十七式 玉女穿梭(二十动) (一)第一梭西南角(面向正西) 1、右腕翻转 2、左掌前掤 3、左掌反采 4、右掌前按 (二)第二梭东南角 1、双龙抱柱(面向正北) 2、右掌前掤(面向正东) 3、右掌反采(面向正东) 4、左掌前按 (三)左野马分鬃(面向正东) 1、飞身六爻式 2、上下插掌 3、上右隅步 4、右肩打靠 (四)第三梭东北角(面向正东) 1、右腕翻转 2、左掌前掤 3、左掌后采 4、右掌前按 (五)第四梭西北角 1、双龙抱柱(面向正南) 2、右掌前掤(面向正西) 3、右掌反采(面向正西) 4、左掌前按(面向正西) 第四十八式 揽雀尾之五(二阴二阳壮心气,八动) 1、上步刁掳 2、上步右抱七星 3、左掌打挤 4、右掌前掤 5、右掌后捋(面向正西) 6、右掌前掤(面向正西) 7、右掌后掤(面向正西) 8、右掌前按(面向正南) 第四十九式 正单鞭(四动) 同二十五式 (面向正南) 第五十式 云手之二(转身270度)面向正南 1、左云手(右掌平捋到正东,回折后,双掌再推向东北角。) 2、右云手(右掌平捋到正西,回折后,双掌再推向西北角。) 3、左云手 4、右云手 5、左云手 第五十一式 正单鞭(四动) 同二十五式 (面向正南) 第五十二式 下势 1、右掌前掤 2、双掌后捋(变仆步) 第五十三式 金鸡独立(四动) 1、下插掌(右掌下插) 2、右掌上掤(提右膝,面向正东) 3、左掌下插 4、左掌上掤(提左膝,面向正东) 第五十四式 倒撵猴(二十动) 同第十五式 面向正东 第五十五式 斜飞式(四动) 同第十六式 面向东北 第五十六式 提手上式(四动) 同第十七式 面向正南 第五十七式 白鹤亮翅(四动) 同第十八式 面向正南 第五十八式 搂膝拗步(三动,面向正东) 同第六式前三动(1、狮子摇头 2、左转左掌下按 3、右掌前按) 第五十九式 海底针(四动) 同第二十式 面向正东 第六十式 闪通背 同第二十一式 面向正南 第六十一式 披身捶(两动) 同第二十二式 面向正西 第六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四动,面向正西) 1、进左步 2、双掌坐搬(左弓步) 3、左掌拦截(右坐步) 4、右拳前冲(左弓步) 第六十三式 揽雀尾之六(三阴三阳,六动) 同第二十四式 面向正西 第六十四式 正单鞭(四动,面向西南) 同第二十五式 面向正南 第六十五式 云手之三(双掌均转捋360度) 1、左云手(左掌向左平捋,经西、南、东到正北,转身面对正北下按换掌) 2、右云手(右掌从正北平捋经东、南、西到正北,下按换掌) 3、左云手 4、右云手 5、左云手 第六十六式 扑面掌(两动,面向正东) 1、转身白蛇吐信(右转90度,小踮步左掌前探) 2、金丝抹面(墩身半马步下抹) 第六十七式 单摆莲(十字腿,面向正西) 1、转身摸肩(右转180度,左掌摸右肩) 2、右腿外摆 第六十八式 指裆捶(两动,面向正西) 1、踮步左拦 2、右拳击裆 第六十九式 揽雀尾之七(六动,四阴四阳,四缝八邪) 与揽雀尾之三动作相同,只是,翻掌、前掤时意想阴掌之四缝穴、阳掌之八邪穴。 第七十式 正单鞭(四动,面向正南) 同第二十五式 面向正南 第七十一式 下势 1、右掌前掤(右手勾变掌,向下向前划弧到面向东南,双掌相错,练习激力劲。) 2、双掌后捋(成左仆步,身子对正南,眼看正东左手食指) 第七十二式 上步七星(两动,面向正东) 1、右掌下叉(下插掌) 2、右足前蹬(鸡蹬步) 第七十三式 退步跨虎(两动) 1、 撤步转身 2、勾掳按掌(跨虎式左勾上背、右掌左按、右足独立) 第七十四式 扑面掌(两动,面向正西) 1、转身白蛇吐信(右转90度,双足尖为轴转动,左掌前探) 2、半马金丝抹面(下蹲半马式抹面掌) 第七十五式 转身双摆莲(两动,面对正东) 1、 转身摸肩(右转180度,左掌摸右肩,面向正东) 2、 右腿外摆(双掌拍脚,而后向左后摆,双掌指尖对西北) 第七十六式 弯弓射虎(四动,面向正东) 1、 双掌右捋(右式) 2、 两拳前冲 3、 双掌左捋(左式) 4、 两拳前冲 第七十七式 揽雀尾之八(五阳掌,措捶,十动,面向正东) 1、 双拳相措(两手相对) 2、 进步顶肘(右进步,同时右肘前顶) 3、 两拳再措(每个指甲盖相措,左手大指对右手小指,变为左手小指对右手大指) 4、 右掌前掤(走平圈,右掌向前伸出,右弓步) 5、 右掌下采(坐身拿住对方,左坐步擒拿) 6、 右掌前掤(右弓步发放) 7、 右掌后捋 8、 右掌前掤 9、 右掌后掤 10、 右掌前按(面向正北) 第七十八式 正单鞭(四动,面向正北) 同第二十五式 但方向为面向正北 第七十九式 揽雀尾之九(五阴掌,措掌,十动) 1、 两掌相措(左转两掌相措) 2、 进步顶肘 3、 两掌五个指肚相措(由左向右) 4、 右掌前掤 5、 右掌下采(退身左坐步,右掌翻掌下采,拿住对方) 6、 右掌前掤(进身右弓步,右掌前掤,发放) 7、 右掌后捋 8、 右掌前掤 9、 右掌后掤 10、 右掌前按(面向正南) 第八十式 正单鞭(四动,面向正南,同前) 第八十一式 收势(两动,面向正南) 1、 两掌合下 2、 太极还原(可再加粟米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