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乃松:百色大码头纪事

 lcyteacher 2020-02-04

在桂西的百色山城,鹅江与澄碧河如同百色城的两条命脉绕城流过,汇合形成右江向东流去,这三江交汇口的西北岸就是百色大码头。

据史志记载,澄碧河沿岸靠城一侧设有七八个小型石板码头,作城镇居民挑水洗衣之用。大码头堪称最大,列居首位而得名。高高的台阶,航运楼、大火轮、小舢板、车渡船,述说着大码头的喧嚣与繁华。它是水路进出百色的主要港口,水路上通云南、贵州,下接南宁、广州,是西南交通枢纽,滇黔桂三省商埠客运货运的集散地。

“远远望见火船来,望得痴痴跌下水”这句童谣正是孩童们站在大码头观望商船往来而入迷的真实写照。旧时火船从外地运来的大宗货物,就是从大码头卸货起运到各个商贸点,火船到达或起航的钟声几乎全城可以听到,在这三江口的大码头汇集来自各地的客商和商船,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从前,大码头有一条60多米长、10米来宽很陡的斜坡,一直延伸到河边,难于在上面行车,在斜坡上面设有钢缆绞盘,长长的钢缆延伸到河水中,航运的大宗货物都靠这绞盘工具牵拉上到坡顶,在路边装车运到其他地方,到了八十年代,百色陆路运输不断发达,航运货物没有了,这一工具才被拆除,从此退出了百色大码头的历史舞台。

百色大码头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曾经见证一段当代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它就是1929年领导百色起义的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部队溯江而上的上岸码头,翻开了百色历史的新篇章。

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大码头,这里发生的故事不胜枚举,古时候的大码头是如何景象,我们一时无法考证,也难以想象与描述,更难以找到它原貌的影像记录。

八十年代末,我因工作需要开始接触摄影,学习摄影热情非常高涨,经常带着相机来到大码头拍照,就着三江口方圆一两公里的地带,拍摄了人们日出而作和休闲生活的很多场景,记录生活劳作的船民、进出城赶集的农民、工地装卸货物的民工、捕鱼者、晨练晨跑和游水戏水的大人小孩,定格早霞晨光染红江面的美景,捕捉淡淡晨雾像白纱般,在江面弥漫蒸腾的迷人瞬间。从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慢慢地熟悉起来,还时常到船上和船民聊家常,进工地与民工谈天论地。这样的拍摄方式直到现在形成了一种习惯,常年不间断地记录大码头的变化,记录普通百姓在这里的各种活动情景,记录这里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同一风景演绎不同的人生。

几十年来,大码头变化巨大,原来野草丛生的土坡,垃圾遍地。随着城市化改造进程,连接大码头修通了江滨一路,对河堤进行美化绿化,几经改造和变迁,逐渐建成了一个旅游休闲的江滨码头公园。曾经几时,大码头的称谓也有变化,有的称作红军码头,也有统称三江口。2016年,大码头的景观得到了全新设计,有关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改造,在原来货运斜坡上新修了一个4大门柱石牌坊,门楣上面遒劲有力地镌刻着“大码头”三个繁体字,如此亲切的名字一锤定音为大码头正名。

如今的大码头,依然面向东方,面对宽阔的三江口,望着悠悠的江水东流去,只是历史遗迹与现实景观已经大相径庭,它已成为一个令人舒适活动的新天地,呈现一片风轻云淡、灯火灿烂的美好景观。从大码头到二码头沿河的河边街,也成为了百色一条富有特色的舌尖上地道的美食街;在码头东面远处山头建起了标志性百色起义纪念馆公园;南面江岸修建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半岛公园;西北面作为主城区,还是解放街老街、粤东会馆、骑楼古朴风貌依然犹存,游人络绎不绝。大码头的变迁,正是百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百色的美,反映百色的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码头的功能已经悄然改变,曾经的航运、煤码头、捕捞、挖沙的代名词已经消失,休闲、观光、游泳、垂钓、美食街正在成为大码头新的关键词,未来的大码头将成为百色城永不消逝的一个地标。

1992年6月,在大码头的三江口举办龙舟比赛。

1994年8月,大码头澄碧河出口聚满大型货船。

1995年,从贵州拉来的煤炭从码头装船运到外地。

1995年,码头搬运煤炭工人。

1995年,民工挑煤到码头等待装船。

1995年6月,疍家人一对老夫妇划船在鹅江上。

1995年6月,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大码头三江口举行。

1995年6月,在货船上观看龙舟赛的人们。

1995年7月,百色大码头挤满南宁港航的货船。

1995年7月,两人在岸边等待渡船。

1995年7月扳罾捕鱼。

1995年8月停靠大码头的扳罾捕鱼网。

1995年10月,大码头鹅江河段的萝卜洲被挖砂机破坏了河道。

1995年10月15日,渡船靠岸,村民赶集卖菜。

1995年大码头

1995年来往三江口两岸的人们都是乘坐渡船。

1996年,在三江口以打鱼为生的疍家人。

1996年11月24日,村民捕到右江河鱼来到大码头卖给贩鱼老板。

1996年11月24日,民工搬运木头装船。

1996年11月24日,农民工搬运木头装船准备外运。

1996年11月24日,准备搬运木头的民工。

1996年11月24日从那毕莲塘村过来的渡船靠近码头。

1997年,村民挑着瓜果蔬菜乘渡船上岸进城。

1997年,大码头的三江交汇处,左边为澄碧河,右边为鹅江,在此交汇向前流去汇集成为右江。

1997年,桂西的大宗物品主要通过大型轮船运往各地。

1997年,三江口的早晨。

1997年,在大码头经常看到人货混装的船只进出。

1997年,右江下游的村民乘船来到大码头上岸进城。

1997年,在三江口划竹排的小孩。

1997年,在三江口往来无序的大小船只。

1997年5月,大码头与解放街交接的路口。

1997年5月,在大码头岸边洗衣服、洗澡的市民。

1997年渡船靠岸的码头是裸露的黄泥土。

2000年,大码头澄碧河出口处的煤场。

2000年,大码头三江口晨捕情景。

2001年菜农挑着自家种植的蔬菜经过大码头进城销售。

2002年,村民划着竹排渡过三江口。

2003年,大码头货船举办开运仪式后,都往外运送物资了。

2003年,那毕莲塘村村民挑菜乘渡船进城卖菜。

2009年,大码头经过清理改造初步形成市民休闲、垂钓的地方。

2009年12月“小平号”游船驶入百色港(大码头)。

2010年,大码头三江口水位升高,成为体育技校帆船训练基地。

2010年6月,在靠近大码头的解放街粤东会馆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

2013年12月,三江口的早晨。

2013年12月,在三江口经常有市民在这里放生。

2014年7月,炎热的傍晚,很多市民来到大码头三江口游泳纳凉。

2016年,大码头的河边街如今变成一个美食街。

2016年,游泳爱好者在大码头三江口游泳。

2016年4月,许多爱好音乐的老人来到大码头休闲公园自弹自唱。

2016年4月,许多游泳爱好者在大码头澄碧河河段游泳。

2016年11月,游客在大码头三江口自拍留影。

2016年12月,一位老人在儿子陪同下坐轮椅来到大码头休闲公园观光。

2018年3月,大码头休闲公园开通了游船,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这里已经变成红城百色旅游观光的胜地。

2019年6月,家住大码头河边街袁姓阿叔在家里抱孙子。

2019年6月,蒙桂荣,87岁,百色搬运公司退休搬运工,在大码头从事搬运工作36年,如今还住在大码头河边街的老屋里。

2019年6月,住在河边街的一位女士把多年前的《故事会》拿到门前晾晒。

2019年6月,住在河边街的一位女士收集九十年代的《故事会》。

﹌﹌﹌﹌﹌﹌﹌﹌﹌﹌﹌﹌﹌﹌﹌﹌﹌﹌﹌﹌﹌

李乃松

现就职于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西摄影家协会理事

百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

百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广西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1989年开始摄影并发表作品;1996年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现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第八期摄影班毕业;1996年《浅谈卫生新闻摄影》获第二届全国卫生新闻摄影研讨会优秀论文;2003年发表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7--2006年被原百色职业技术学校、右江民族医学院摄影协会聘为摄影辅导教师;2004年代表作《警民鱼水情》获《摄影之友》全国摄影月赛金奖、2007年人民摄影报摄影月赛三等奖;2018年7月入选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宿志刚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张辉教授的柳州工业影像摄影工作坊;2018年12月入选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专家见面会,分别与美国《光圈(Aperture)》杂志编辑安妮卡·克莱因(Annika Klein)、巴西纪实摄影师,FestFoto 联合创始人兼总协调员卡洛斯·卡瓦略(Carlos Carvalho)、中国假杂志及摄影图书馆创办人、总监言由等3位专家一对一摄影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