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新 翻看 我 大臣怒斥朱元璋抄袭,朱元璋听完大臣的解释后:重重有赏!

 飞虎catzbc 2020-02-05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身上被贴了很多标签,在众多标签当中,多疑和残暴是最为明显的。只要有谁触碰了他的逆鳞,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最终结局都会非常凄惨。

可是这么残暴的皇帝,也会有反常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写了一副自认为气势恢宏的对联,让人把它挂在大殿门前,让所有的大臣日日欣赏,可是有一个名叫黄麟的人却故意踢翻了。

他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踢翻对联,最终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前半生过的日子是非常艰辛的。他的父母和好几个兄弟姐妹不是饿死了,就是病死了。朱元璋草草的安葬了亲人以后,就离开了无法生存的家乡。

在这之后,他曾经乞讨过,也曾经当过和尚,幸亏后来加入了起义军,这才逐渐改变了生命轨迹。在那么寒酸的背景下,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自然比不上其他皇帝。

他在打江山的时候有刘伯温帮助,文化水平显得没那么重要。但是当皇帝就不一样了,如果文化水平连一个寻常的臣子都比不上,是会被人取笑的。

朱元璋也是好面子的人,绝对不允许让别人看出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皇帝。为了改变自己这方面的缺陷,朱元璋请了很多文化非常高的先生来教自己读书。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而且对学问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他的文化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

为了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才华,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写诗文展示给所有的大臣,证明自己不是没有文化的皇帝。有一次,朱元璋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大明日月光天德”,下联是“洪武山河壮帝居”。

朱元璋写完了这副对联以后,自己觉得非常满意。于是便命人把这副对联刻到了竹板上,并且将对联挂到了宫殿前面的柱子上,让所有的大臣都好好欣赏。

如果只看这副对联,确实是一副气壮山河的对联,而且对得非常工整对仗,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对联所写的内容是在夸耀洪武年间的丰功伟绩,颇有洋洋自得的意味。

朝中大臣个个都老奸巨猾,不管这副对联以前是谁写的,既然朱元璋认为是自己写的,大臣们就只有奉承。毕竟朱元璋身为皇帝,而且还是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皇帝,如果惹他不高兴了,丢官事小,丢命事大。

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官职,大部分朝臣都选择闭口不言。可是黄麟却做出和其他大臣完全相反的做法。

黄麟祖籍是莆田的,他是一位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过他的性格非常奇怪,经常做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非常擅长装疯卖傻,而且为人比较狂妄。

可是这个满身缺点的人,却是洪武年间的状元郎,还是翰林应奉。身为一介状元,黄麟自然马上就看出了大殿门口对联的问题所在。

前文当中已经说过,黄麟的性格狂妄,别的大臣们碍于朱元璋的皇权,明知道对联有问题,可还是选择奉承。但是黄麟可不是其他大臣,他看到这副对联后,心里面充满了鄙夷。

在他看来,大殿是非常严肃的地方,像这种质量低下的对联根本不配挂在殿前。

虽然他没有直接摘下来,但是他也做了一个非常不敬的动作,在进门的时候假装跌倒,然后一脚踢翻了对联,并且在踢翻对联以后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大殿。

其他大臣看到了黄麟的举动以后,全都噤若寒蝉。要知道,当朝天子可不是气量很大的人,如果皇帝想要杀谁,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黄麟所做出的这个举动可是犯了杀头大罪,甚至还有可能灭族。

果然,当朱元璋得知自己写的对联被黄麟踢翻后,马上生气地质问黄麟。那些与黄麟有过节的人心里都在幸灾乐祸,觉得黄麟这一次一定在劫难逃了。平时与黄麟交好的人,则暗自为他提心吊胆。

黄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朱元璋:“这副对联原本出自陈后主之手,如今却出现在明朝的大殿之上,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原来,黄麟根本看不起作为亡国之君的陈后主,对于他所写的对联更是觉得平庸无比。但是这么平庸的对联,却被朱元璋公开“盗用”,简直是在侮辱明朝没有一个有才华的人啊。

朱元璋原本想要抓住黄麟的把柄,狠狠的惩治黄麟,以维护自己身为帝王的尊严。但是黄麟却当着满朝官员戳破了自己的“秘密”,顿时老脸羞红。为了扳回一局,朱元璋反问黄麟是否有可以替代的佳作。

黄麟敢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反驳朱元璋,自然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只见他稍微思索了一番,便出口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乾坤一统归洪武”,下联是“日月双轮照大明”。

朱元璋听完了黄麟的对联以后,同样觉得这副对联比自己所写的更有气势。在高兴之余,非但没有再追究黄麟的不敬之罪,反而给了他很多赏赐。

如此看来,黄麟之所以敢踢翻朱元璋的对联,心里应该早就有应对之策了,否则他也不会随意做出这种大不敬的行为才对。不过,对于黄麟的机智还是深感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