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非线性算法与修正中心差分算法的对比

 lylla 2020-02-05

都涨知识啦

工程师使用SAUSG-PI软件进行隔震设计可以提高隔震设计效率!这一点,笔者在往期文章《SAUSG-PI是如何提高隔震设计效率的》中进行了介绍。SAUSG-PI软件可以方便地确定隔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并可以一键隔震验算及进行规范审查,便于工程师快速迭代设计。与此同时,软件中提供的快速非线性算法也是提高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效率和罕遇地震全结构弹塑性试算的有利工具。

那么,计算效率提高了,计算精度会不会受影响呢?今天笔者就和大家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选用两个框架基础隔震模型进行分析对比。

模型一:乙类建筑,设防烈度八度(0.2g),II类场地,地震分组第三组,特征周期Tg为0.45s。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隔震层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共布置135个隔震支座,其中N600G4支座19个,L600G4支座14个,N800G4支座28个,L900G4支座36个,N1000G4支座4个,L1000G4支座34个。

模型二:乙类建筑,设防烈度八度(0.2g),II类场地,地震分组第二组,特征周期Tg为0.4s。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隔震层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共布置52个隔震支座,其中L800G4支座8个,N800G4支座37个,L900G4支座7个。

隔震模型一 

隔震模型二

对两个模型,分别各自选取两条人工地震动RG1、RG2和五条天然地震动TR1~TR5进行中震时程分析。计算水平减震系数分别采用快速非线性算法和修正中心差分格式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如表1~8所示。

可见,采用快速非线性算法和修正中心差分格式计算出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平均值在两个方向基本相同。可以采用快速非线性算法进行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

SAUSG-PI中的罕遇地震验算功能,采用SAUSAGE软件中的修正中心差分格式计算内核,默认自动将地震动提高峰值加速度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自动进行计算结果多工况包络(平均),用于罕遇地震隔震支座自动验算。

这里我们从上面提到的两个模型的七组地震动中分别选取三组地震动(一条人工地震动,两条天然地震动)进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全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再采用快速非线性算法和修正中心差分格式进行分析,对隔震支座的罕遇地震结果进行对比如下表10~11所示:

可见,采用快速非线性算法和修正中心差分格式计算出的罕遇地震支座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基本可以满足通过快速非线性算法进行模型罕遇地震试算的目的,从而缩短模型迭代设计的周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