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与干支纪年换算法
高国彬
在阅读历史书籍和古典文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干支纪年,为了弄清公元年代,现把两种纪年的转换方法,介绍如下,供朋友参考。
一、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表一: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例如:公元1911年,用该年尾数1找出对应的天干为“辛”。然后,用1911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那么,公元1911年则为农历“辛亥"年。即清朝灭亡的年份。
再如:公元1644年,用尾数4查天干为“甲”,用1644除以12得余数为0,再用余数0查找地支为“申”。那么,公元1644年则为农历“甲申”年。即满清入关的年份。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0位“申”。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0位“申”。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较为麻烦,因为干支纪年是六十年一个轮回,要先确定你所求的干支年份,在公元纪年的百位数还是千位数。以满清王朝为例,带有“辛亥”的年份,就有五个,即:康熙十年(1671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咸丰元年(1851年)、宣统三年(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满清灭亡之年。
表二:将天干、地支顺序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计算的方法: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公元前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2
注:干支配序号是1(甲子)至60(癸亥)的两位数,须分两步确定它的个位数和十位数。
个位数=天干顺序号
十位数={天干顺序号-地支顺序号(如果得负数要+12)}/2
例一:中日甲午战争,已知在中国19世纪末期,求其公元年代。
解:先确定19世纪末期的“60的适当倍数”的年份为:1860
再确定干支配序号:
个位数=“甲”的顺序号1
十位数=((“甲”的顺序号1-“午”的顺序号7)+12)/2 =(6-2)/2=3
干支配序号为31
代入公式: 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1860+31+3
=1894
答: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
例二:已知中国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试求其公元年代。
解:先确定20世纪初期的“60的适当倍数”的年份为:1860
再确定干支配序号:
个位数=“辛”的顺序号8
十位数=(“辛”的顺序号8-“丑”的顺序号2)/2 =(8-2)/2=3
干支配序号为38
代入公式: 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1860+38+3
=1901
答:《辛丑条约》签订在19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