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消失”的南宁,真的回不去了!

 诚缘未竟 2020-02-08
不敢回头看,总怕失去的太多……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老南宁的痕迹越来越少……

但在许多南宁人的心中

许多南宁老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怀旧、历史、文化的象征

也同样隐藏着岁月刻在南宁的痕迹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南宁老城区许多老街已经拆除重建或面临旧改
但也还保留有部分老街
它们沉寂在繁华的市井里
藏身在高楼的背后
默默地,保留着过去的痕迹
承载着文化的气息
静静地待在那里
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而你,是否还想起过他们——

解放路

解放路最初叫沙街,原名徳邻路,于1934年1月落成,建成至今已经有81年。

这条路至今保存着新会书院、两湖会馆、南宁商会、董达庭商住楼等历史建筑,是民国期间南宁最繁荣的三条街道之一,以前是很热闹的百年商埠。

图:南宁晚报

解放路两侧的老式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700多米长的街上开有上百家大小店铺,行人川流不息,这条路上发生过很多故事,也留存着不少老南宁人的珍贵回忆。

如今,解放路因建设年代久远,部分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已经被列入南宁市旧城改建项目范围。

“虽然现在解放路没有被完全拆除,但像这样的老街已经越来越少,拆了就没有了。而我们总是非要等到它们即将要面临拆迁和整改,才觉得其弥足珍贵。”
临胜街
在南宁,人人都知道中山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山路的尽头还有一条临胜街。但一说到天福香老友粉很多人就恍然大悟,原来那条街叫做临胜街。

虽然处于市中心,但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早年的临胜街很热闹,巷子里还隐匿着许多老南宁才知道的美食,代表着老南宁的味道。

后来许多人都搬出这条巷子,临胜街也渐渐老去,还是要跟南宁人说再见了。天福香总店搬走,低矮老旧的房子也被拆掉,临胜街最后也只能存在在南宁人的记忆里。
老水街

关于水街来历,众说纷纭。据说解放前,步行街、华强路一带的居民都要经过这里到邕江挑水吃,成条街水粼粼,因而得名。也有人说,水街之前是因为是卖水的,才有“水街”之名。还有人说,水街是因为多年前常遭洪水和内涝浸泡而得名。

南宁老水街

无论水街因何得名,水街的故事和风情一直都被老南宁怀念。

怀念那里的南宁特色风情,怀念以前在水街菜市便宜的菜价,还有买菜时你来我往的砍价,更怀念那里的美食......

图 | 吃遍南宁

虽然现在感慨的人少了,但是只要是吃到“老水街”名头的美食,都会记起那时候不顾深夜闷热都要出来觅食的自己和朋友,之后还要边吃边碎碎念:再也找不到纯粹的老水街味道了……


石巷口
相信很多老南宁都知道,在解放路的中段有一条很大的下坡路,这里被叫做石巷口。
是许多老南宁最钟爱的美食街之一。

图摄/吃遍南宁的面面

曾经的石巷口,每到夜幕降临,就会非常热闹!

百米老街灯火阑珊,不长不短的小巷子,两排小吃夜宵摊开始整齐地排开,传统的风味小吃融合了南宁味道,总是吸引众多吃货前来觅食。
不过现在石巷口早已拆除,所有美食小店都跟着一起消失了,有的搬去其他地方经营,有的店家选择结束营业,而我们,失去了一条老南宁味的美食街。

看看网友们依依不舍的留言,就懂得石巷口对南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金狮巷
金狮巷隐藏在南宁最繁华的步行街里,是一条连接当阳街和民生路的小巷。

巷口摆着酸嘢摊和凉茶铺,逛渴了还会去买上一杯凉茶,却从未想过要走进巷子看看,殊不知已经无数次跟金狮巷擦肩而过。
近二三十年来,南宁人对于金狮巷的印象就是一条金银街,有很多打金铺。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金狮巷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住在金狮巷的人对这条巷子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在改造之前,还有人居住在这里。南宁的老街是最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地方,巷子里的每家每户都相互认识,这里的孩子都是吃“百家米”长大的。

图/吃遍南宁


如今,金狮巷已经焕然一新,改造成了新特色的网红打卡地——『三街两巷』。但对于许多老南宁人来说,他们怀念的还是那个未曾改变,躲藏在闹市之中的静谧小巷。


醒汉街

醒汉街,南宁殡葬祭祀用品一条街。
民国21年(1932年)由线行街改为醒汉街,而之所以改为醒汉街,是因为原来此地生产炮竹,便取炮竹爆炸声震人清醒之意。

图:蕉蕉

醒汉街,以前在南宁很有名气。它的出名,不是它有民国风的建筑,而是因为这里经营着丧葬祭祀用品,还提供棺材墓碑的定制,大家叫这里为“鬼街”。

图:小米

现在,你即使路过这条街,也只能看到一片拆迁的景象了。因为醒汉街整条街已经在拆迁当中,这条路上也只剩零零散散几家商铺还在营业了。
老一辈的人总告诉我:“来醒汉街买东西,千万不要讲价,该是多少是多少,图个吉利。”
关于醒汉街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边阳街

边阳街是南宁的一条老街,就在邕江边上。但其实原本南宁并没有边阳街的,是在五六十年代,从事水运的船民先后在这里组织成立了“南宁市木帆船社”和“南宁市航运公司”

在江边劳作的一些渔民和船上工人就近在这里安家落户,自行搭建简陋的木屋和平房,有的人家还会在江边犁地种菜,渐渐的,才有了边阳街。

边阳街不仅是面积在不断扩大,名声也逐渐“响亮”——曾和三坊街、和乐街齐名,被称为“南宁三大贫民窟”
除了响当当的“南宁贫民窟”这个名头外,边阳街还曾是许多南宁人眼中的危险地带。
以前还流行一句古话“有女不嫁边阳街,有仔不娶三坊街”

现在的边阳街被拆除改造后,只留下了二街、三街、四街和新街,曾经的“烂街”,也早已华丽变身。

走遍边阳街随处都是亲切的白话和南普,买早餐、吃粉、买菜,就连在街边买瓶水,大家都在说着白话……

边阳街就像是繁华闹市里的一片净土,不管怎么变,那些带不走的老店也依然守候在此,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彼此还是熟悉又默契。
七星路

在南宁有这么一条老街,从街头到街尾都是绿树遮天。整条街道都有数不过来的服饰店,路中夹着几处政府宿舍大院和许多南宁老字号美食结尾,它就是南宁人的后街——七星路。

南宁在没有飞速发展之前,城区面积相当有限,七星路作为向外扩建的代表性路段,是政府机关单位的聚集地。

商务厅、农业厅、电视厅、广播局、区老干局、组织部……区直机关单位像群蚁排衙一般,排排坐,坐落在七星路的两旁。


七星路在褪去了历史的包袱后,正蜕变成一条冉冉升起的美食街,而新老美食,也在这片美食胜地上白刃交锋。

有人说,很喜欢七星路古朴的街道,邻里之间特别有亲切感,每当傍晚来临后,大家都会站门口吹吹风,聊聊天,关键是人与人之间不冷漠,每当有人经过,不管认不认识,都会邀到房子坐坐……
共和路

共和路位于朝阳商圈,是南宁最早发展起来的一批繁荣街道。上接朝阳花园,下至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这里,是古邕州城的中枢脊梁,骑楼的一砖一瓦展现着老南宁的文化底蕴。

共和路的房子从旧到新,从平房到高楼,许多人在这条街道上一待就是大半辈子。



这么多年来,共和路的骑楼越来越旧,人行道上的地砖也东缺一块西缺一块,曾经明艳伫立在路边的电线杆也全部脱漆了,靠近朝阳广场那头的民族商场已经拆迁,路口那家吃了十年的老台门也换成了包司令,青云街部分甚至已经全部拆除重建,这片骑楼也不知道还能留存多久……


不管这里如何变迁,对于生长在共和路的人们来说,它依旧是给予了我们许多温暖的地方。


华兴里
关于这条街,别说初来乍到的新人,对许多年轻的南宁人来说,也是个十分陌生的地方,尽管靠着水街,可它却没有那么出名。

你可能无意中瞄了一眼头上的门牌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里叫华兴里啊。
这条不起眼,窄而陈旧的巷子,你行走在此的一步一履、一楼一户都藏着南宁最原始的样子。

但如今,很多年轻人早已离开这里,搬进了高楼里,许多老房子已经空了下来。现在这条巷子里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陪着华兴里日复一日地老去。
但不管时间如何流逝,这条街巷仍然保留着最质朴的样子,连同着我们对这里的回忆,静默在城市的一角。


安北下

在南宁有这样一个地方,左邻朝阳溪,右靠人民东路的大长坡,从双孖井市场门口沿朝阳溪往里走,那边就是——「安北下市场 」,也有人叫它「双孖井市场」

斑驳不堪的老墙旧瓦、杂草横发的青石板长阶、种着老树的庭院、或是那矮矮的旧人家……都在勾勒一幅幅属于安北下人心里的市井图画。

在安北下人的心里,最大的买卖也换不来这里独特的人情味。邻里间互相帮衬着做生意,买卖人见了面也免不了扯几句家长里短,熟稔的样子仿佛认识了一辈子。


有的人说这里“脏、乱、差”,但只有安北下人才懂得它的好。这里不仅是南宁的独特风景,也是安北下人的独家记忆。

南宁


回不去的石巷口、拆了一半的解放路、焕然一新的金狮巷、充满人情味的安北下……


一座城市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我们心中的一些老地标也在不断更迭。


时间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再回首
我们已经长大
当年的小孩
已成为别人的爸妈
南宁许多时代的印记
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消失
未来也许我们还将迎来更多的告别
但即使这些老地方
都相继不在了
可南宁人还在偷偷地想念着……

因为
这是我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南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