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在充分尊重原著基础上,删繁就简、去粗取精,以磅礴的气势、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有力展现了原著精髓和历史演变,被誉为最经典的影视剧版本。 由于罗贯中先生写作立场和核心价值观问题,全书贯之以“拥刘反曹”的思想,加之原著本身作为通俗历史演义小说,在某些史实方面仍有待商榷。 剧照 譬如《三国演义》第23集,曹操带领着军队在漫天黄沙、寸草不生的沙漠中艰难行军,旁白解说道:“(曹操)又西击乌桓,追讨袁尚、袁熙,为平定北方而做最后一战”。随后用不到十分钟时间,演义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场战争。 而对于这场战争,正史《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与《三国演义》相比,不仅在介绍篇幅上有所偏差,而且在某些史实方面也存在较大出入。 正史记载,曹操北征乌桓之前,“诸将皆”进行劝阻,唯独郭嘉建议“虚国远征”,“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曹操大破乌桓、班师回到邺城,对众将士说:这次出兵,实在危险,虽然侥幸获胜,全靠上天保佑,不能作为常规的作战手法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曹操不仅是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对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以下称《兵法》),历来有不少能人异士进行研究和注解,而曹操正是有史记录,第一位注解《兵法》的,也是公认的最准确、最受重视、最有权威的一位。 曹操剧照 连曹操这样的军事家都感叹:“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夭所佐也!”那么,北征乌桓究竟是怎样一场九死一生、震撼人心的军事行动呢? 对于这场战争的战略层面分析(曹操关于北征前天下时局的判断、曹操三大战略思维)已经在文章(《《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中进行了分析,感兴趣的可以前往查看。 本文中,笔者试图以曹操本次军事行动进程为主线,以多变的兵法、直观的地图为切入口,带领读者去感受这场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远征,为读者呈现一幅真实生动的军事战争画面,重点是站在曹操一方的视角,探讨北征乌桓这场战争是如何运用兵法,如何行军宿营,这也是研究古代历史非常有趣的地方。 第一阶段,意欲经滨海道迅速推进,直取柳城。战术要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操原计划行军线路图 乌桓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被匈奴打败后,迁移至乌桓山,由此得名。两汉时期,乌桓逐渐发展壮大,主要有三个特点:
袁绍后期,由于蹋顿有勇有谋、敢于亡命,大多乌桓部落表面上臣服于蹋顿,称呼蹋顿为王。加之袁尚、袁熙带领十余万户投奔乌桓,蹋顿能控制的部落多达5000个,所辖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30万。这显然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成为曹操北面的严重威胁。这也是曹操北征乌桓,为何需要大动干戈、虚国远征的原因。 公元207年春季,曹操准备出兵征讨乌桓,召集众将军们商议。众将大多持反对意见,只有郭嘉支持。郭嘉认为:乌桓人倚仗距离遥远,必然不会预先布置重防,趁他们尚未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可以一战告捷。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率军出征,战争进入实质阶段。曹军行至易县,郭嘉再次提议说:兵贵神速,现在不远千里行军奇袭,辎重太多,会拖慢行军速度。如果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就难以掌握先机。不如留下辎重,轻装急行军,出其不意的进攻。 辽西走廊(燕山山脉)实景图 兵法分析:在战争第一阶段,曹操的战术非常明确,即《孙子兵法》首篇所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也,不可先传也。”这个战术能否顺利实现呢? 地形分析:曹操从邺城出发,水陆并进,抵达无终,准备出塞。原计划经碣石山、榆关(山海关),走平坦易行的滨海道,快速行军攻打柳城。这条道路,也就是汉朝时期比较有名的“辽西走廊”。
曹军“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无法经滨海道北上进攻乌桓,原计划泡汤。 这里面也暗示了一层意思:长期在中原东征西讨的曹操,对辽西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缺乏深入的认知。曹操即使迅速攻克榆关,其行军目的也会暴露。 从榆关至柳城,需在陡峭狭窄的山谷之间行军,需攻克众多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此外从下文中可以看到,乌桓人的骑兵探子此时也觉察到了曹军的动向,因此相比后面借道卢龙塞,乌桓会有更加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更多的战术应对,笔者认为曹操第一阶段迅速北上柳城的战术目的难以达到。 第二阶段,凿山填谷,越险而行,北出卢龙绝道。战术要点:“瞒天过海,迂回取直”。地形示意图 两汉时期,滨海道长年以来逢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海水上漫,水浅处车马难以通过,水深处舟船无法浮行。 曹操在《兵法》注解中提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於庙堂也”。所谓“度地”,就是要预先知道地形和地势。《兵法》“九地篇”中,对深入敌国的深浅、周边国家关系、行军打仗、驻扎宿营都有详细论述。对《兵法》研究甚深的曹操,竟然不知道滨海道夏秋雨季无法通行,侧面说明曹操对乌桓所处的辽西区域缺乏深入了解。 此时,第二个关键人物登场,这就是田畴。田畴本是当地名士,对乌桓人杀害右北平郡的官吏和名流非常忿恨。曹操听说,立即派人去征召他。多次拒绝袁绍、公孙瓒、袁尚征召的他,听说曹操征讨乌桓,迫不及待跟随曹操派来的使者来到曹营,说明田畴复仇心切。田畴向曹操说明了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指出滨海道“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 兵法分析: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在于行军。田畴向曹操建议,可以从卢龙塞出塞,越过白檀之险,经平冈、涉鲜卑庭,抄近路卢龙道到达柳城。这条路,自光武帝以来两百多年,道路塌陷损坏、无人行走,只有道路的残留痕迹可循。因此,乌桓在此不会设防,可以达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效果。 曹操采纳了田畴的建议,命令田畴为向导。他施展“瞒天过海”大法,在路旁留下了大木牌,上面写着:“现夏季暑热,道路不通,等到秋季,再出兵讨伐”。乌桓骑兵探子看到以后,信以为真。 地形分析:《兵法·行军篇》开门见“山”,首句指出了山地行军宿营的方法,“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过也。依,近也。”所谓“绝山依谷”,是指行军通过山地,要靠近山谷。为什么呢? 曹操注解《兵法》说,“近水草便利也”。大部队行军,人马众多,必须保证水源;古代行军,伙夫们一般还带着猪、羊,也要吃草喝水,而水源往往就在山谷处。 在田畴引导下,曹军七月上徐无山、出卢龙塞(喜峰口),先是沿着滦河北行,经白檀(今宽城)、凡城(今平泉)、平冈(今赤峰宁城县内),折向东边,再沿着大凌河西支(榆水),八月到达白狼山,路程大约500里,基本是沿着山间的水流在行军。 曹操要打败善于骑马射箭的乌桓,粮草辎重、重甲步兵可以少带,骑兵是万万不能丢的。这条路已经损坏两百多年,无人行走,更别说让马匹通过,所以曹军不得不凿山填谷“五百余里”,一边修路一边前进。 此外,白檀至凡城一段,正在瀑河岸边,另一侧有冷岭。残破的道路,湍流的河水,陡峭的山岭,十几万曹军,浩浩荡荡、蜿蜿蜒蜒数十里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危险更是难以预料。 白檀(今宽城)一带3D地图示意 《兵法·行军篇》:“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行军作战中,遇到上述六种危险地形,必须尽快离开,不要靠近。三国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均以失败告终,与蜀道艰难密不可分。 卢龙道,狭窄而险峻,旁边水流湍急,山林草木茂盛,不仅行军困难,而且极易陷入埋伏。到时刀枪施展不开、弓箭找不到方向,骑兵更无用武之地,大队人马若被分割包围,就成为乌桓人的箭靶子,凶多吉少;若聪明的蹋顿再来一招三国期间惯用且收效奇佳的火攻,曹军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曹操在《兵法》注解中强调,“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用兵的关键,就是抢占有利地形,若碰见六害绝地,最好离得远远的,等敌人来,把敌人推挤进去。曹操借道卢龙,可谓孤注一掷。 幸运的是,曹操用于欺蒙乌桓的大木牌达到奇效,加上古代确实有夏季不用兵的习惯,乌桓人放松警惕,没有再安排探子跟随曹军,侦查曹军大部队动向。而令乌桓人想不到的是,曹操十几万大军,竟然敢于而且能够从两百年来无人行走的卢龙道穿行。这条已经废弃的山谷绝道,军事上是近乎自杀意义的凶害绝地。 笔者认为,曹操北征乌桓,之所以取得胜利,最关键环节就在于行军。行军是这场战争的一大部分,甚至是比白狼山一役更重要的阶段。“行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兵力,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孙子兵法》的核心观点也在于此,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讲究战争先算胜于庙堂,通过计算研究清楚胜负,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第三阶段:骑兵先锋驻扎白狼山,突遇兵力占优的乌桓军队。战术要点:“视生处高,疾战而胜”。行军线路图 曹军先锋骑兵在距离柳城二百余里时,被乌桓人察觉到。于是,踏顿大王、楼班单于、于能臣单于,以及袁尚、袁熙带领数万骑兵前来迎击。 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发现乌桓军队气势汹汹而来,人马颇为庞大。此时,曹操的车辆辎重和重甲步兵都在后面,还没有赶过来。一万骑兵对数万乌桓骑兵,又深入辽西作战,左右将士表现出畏惧情绪。 曹操登高远望,看到乌桓军队不整,就派打仗不要命的张辽为先锋,纵兵冲击乌桓军队,斩杀了蹋顿和各部落首领。 兵法分析:《兵法·行军篇》中提道,“凡处军...视生处高...此处山之军也”。“生”即向阳,“高”即山上。“视生处高”的意思就是安营扎寨,要在高处、向阳的地方,视野开阔、便于防守;干燥舒适、不易生瘟。 地形分析:史书记载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曹操率领一万骑兵迅速行军,准备攻打柳城,不巧在白狼山碰上前来迎敌的乌桓军队。 这种直观印象需要纠正。一是白狼山距离柳城大约二百里路,与乌桓人发现曹操动向的距离正好吻合;二是柳城乃是城池,曹操丢掉粮草辎重和攻城利器-重甲兵,而选择骑兵攻城,这显然有悖军事常理。 笔者推测,事实应为曹操率领骑兵先行到达白狼山,驻扎休整,等重甲兵和粮草辎重到来。从地势上看,白狼山依山背险,海拔较高,便于观察敌我动向;山脚平坦且有纵深切口,便于驻扎和防守;近邻大凌河,是安营扎寨的绝佳位置。从白狼山到柳城,地势平缓,重甲兵急行军两天,骑兵急行军一天即可到达。在此停歇休整,待大军集合并进,是不二的选择。 但此处也有一个不利因素: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容易被装进口袋,没有退路。 如果说第二阶段,曹操自徐无山至凡城一段,“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如今在白狼山对阵乌桓,则陷入死地之中:粮草在后,无法持久;辎重在后,难以坚守。此类地形中,“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在白狼山一役中得到充分体现。他深知在白狼山不能持久坚守,且无退路,只能与之速战速决。 白狼山实景图 于曹操而言,幸运的是,第二阶段的绝道出兵已出乎乌桓意料之外,让蹋顿措手不及。上文分析到,踏顿虽然有勇有谋,但乌桓军队有一个致命弱点:散。踏顿是大王,楼班、于能臣是单于,大王和单于本来是相通的,这是袁绍当初平衡乌桓人的手段。这样一支部队集合在一起,表面上是共同迎击曹操,实质上缺乏集中、高效的统一调度,这是战场大忌。其态势与当初袁绍召集群雄对抗董卓颇有几分相似。 对习惯于各自部落为政的乌桓骑兵,匆忙之间、集合人马、出城正面迎击曹操,为乌桓人的失败提前画上句号。 两军在白狼山前形成对阵。曹操远眺乌桓阵型不整、队伍不齐,又不前来主动进攻,果断命令张辽为前锋,率领一万骑兵冲击乌桓军队。此时,曹军骑兵在白狼山经过休整,体力已经基本恢复;前有乌桓,后无退路,只得跟随张辽,如猛虎下山、搏命一击。曹军势不可挡,给匆忙集合的乌桓再次来了一个措手不及,斩杀蹋顿,乌桓军队“死者被野”。 第四阶段:审时度势,不去招惹公孙康。战术要点:“上兵伐谋,不战而胜”。白狼山一役,蹋顿被杀,乌桓骑兵主力被消灭,胜负已经分明。第四阶段,笔者稍作讲述。 白狼山一战后,曹操乘胜追击,顺利拔掉乌桓老巢柳城,俘获胡人与汉人共有二十余万。曹操不仅消灭了北方威胁,而且收编了此后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乌桓骑兵。 此时,袁尚、袁熙兄弟以及数千乌桓骑兵向东逃跑,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要荡平余患,是否要继续追击? 公孙康占据辽东 公孙康是东汉末年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其父公孙度在位时,就借中原大乱的机会,自称辽东侯,穿戴、住行与天子无二。公孙康承袭父位后,依然“恃远不服”,辽东类似于独立王国,与东汉、曹魏政权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且公孙度、公孙康都非等闲之辈,既打败过乌桓,也东征过高句骊,威名远扬海内外。 曹操虚国远征,回程的时候连粮草都已不济,不得不“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在这种情况,还有实力去向如日中天的公孙康要人吗?
曹操审时度势,断定:一是袁氏兄弟带着数千乌桓骑兵在辽东,对公孙康是一个巨大威胁,公孙康不会容下袁氏兄弟;二是曹操“挟天子以领诸侯”,公孙康对东汉政权态度若即若离,不会冒然背上逆反朝廷的罪名。 此时,若前往深入辽东境内,追击袁氏兄弟,极容易让公孙康产生戒备心理,以为受到攻击,迫使公孙康站到袁氏兄弟那边。这样一来,曹操几无胜算。倒不如坐山观虎斗,看公孙康如何反应。果然,公孙康设计斩杀袁尚、袁熙,连同乌桓一个头目速仆丸的人头一起送给曹操。 总结:历史充满必然性和偶然性。正如前文所述,94版《三国演义》中,曹操北征乌桓前后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情节与正史也存在较大出入,令观众看得很不过瘾。这场波澜壮阔、九死一生的远征,足以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战争。 笔者以曹操注解的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入手,结合燕山山脉的地形地势,根据战争战术的运用,将曹操北征乌桓分割为四个鲜明的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兵法运用进行了探究。从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争也充满不确定性。 曹操注解《兵法》 历史充满必然性和偶然性,战争中的偶然性更是不可避免。正如西方近代军事战略学奠基人克劳塞维茨所言,“战争及其结局决不是绝对的”。 蹋顿并非没有谋略之人。假如蹋顿有足够警惕性,安排探子跟随曹操大部队,在卢龙道设伏,很有可能一举消灭曹操全军;假如乌桓探知曹操在白狼山后,不急于正面迎击,而是绕后伏击曹操粮草辎重,断其粮草、乱其军心,胜负亦难以预料。这些战争中的偶然性因素,增加了对战争认识的难度。 在曹操不熟悉辽西地形的情况下,把十几万大军交给复仇心切的田畴,由其引导从绝道行军;先锋轻骑兵驻扎在白狼山休整,遇到蹋顿率领数万“天下名骑”,几近陷入“死地”。不得不说,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远征,是一场战术上的大冒险。而促使这场战争胜利的,又恰好是向死而生的绝道行军和逆势冲锋。 这也就难怪曹操班师回朝后,脸冒冷汗、心生惊叹:“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夭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