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一直被我们严重低估了1000多年

 昵称32901809 2020-02-08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大唐盛世,开疆拓土,杜甫看到了人力、物力的牺牲与损失,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如他在《前出塞》中说:“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在《兵车行》中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安史之乱以后,国运凋零,生灵涂炭,杜甫呼唤强大的军队消灭叛军,盼望通过正义的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如他在《被陈陶》中说:“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在《悲青坂》中说:“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一直被我们严重低估了1000多年

难能可贵的是,在杜甫的诗作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介文人的深厚情感,更能看到如政治家、军事家一般的深刻思想,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过去我们低估了的杜甫。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一直被我们严重低估了1000多年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是诗人的军事主张,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诗人的战术思想,想要射中敌人,首先应该射中他的战马;想要擒获敌军,首先应该擒获他们的首领。

一至四句,似谣似谚,又似军中小调,极富乐府韵味,诵之朗朗上口。看似轻松间,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见解,他劝诫将士们不能一味蛮拼,要配备强大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不能一味杀敌,还要讲究巧妙的战术,把战马射倒,才容易捉住战将;让敌军群龙无首,军心涣散,才更容易取得胜利。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一直被我们严重低估了1000多年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的意思是杀人应该有个限度,各个国家之间应该有自己的疆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制止外界的侵略,为什么非要多杀人呢?

五至八句笔锋一转,由“攻”变为“非攻”,表达诗人积极正义的人道主义和和平主义思想。

“杀人亦有限”批判的是秦人的战争策略。战国争雄时,秦军率先以首级论功,就是谁砍敌人脑袋多谁战功大,晋升快。此措一出,参战者越来越凶残嗜杀。“列国自有疆”批判的是汉武帝的开边出塞。汉武帝自恃国力强盛,多次发动对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战争,夺取了大片土地,但边衅一开,战事绵绵。诗人对秦汉的批评,其实是借古讽今,批评唐玄宗“兼并外族,囊括四海”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批评哥舒翰征伐吐蕃。最后则是诗人的高声呼吁,击退敌军、收复失地就好,不必赶尽杀绝、滥杀无辜,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一直被我们严重低估了1000多年

《前出塞(其六)》构思奇僻,欲抑先扬,先写兵,兵要巧妙取胜,再写道,道要减少杀戮。诗作中有讽喻,对战争发起者的批判;有见解,高超的战略思想;有辩证,蕴藉哲理的思考;有气势,慷慨激昂的言辞;有情怀,心存仁爱的呼吁。

明代文学家王嗣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杜甫尊为“诗圣”的人,“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梦杜少陵作》)他在评论杜甫的九首《前出塞》时说:“读其诗,而思亲之孝,敌忾之勇,恤士之仁,制胜之略,不尚武,不矜功,不讳穷;豪杰圣贤,兼而有之,诗人乎哉!”的的确确,倘若只把杜甫看作一个诗人,完全低估了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