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六)

 liuhuirong 2020-02-08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

(六)

 

绥和元年癸丑,春,正月,大赦天下。
  上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硃博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宜为嗣者”。方进、根、褒、博皆以为:“定陶王(侄子),帝弟之子,《礼》曰:‘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侄子为后,就成了儿子)’定陶王宜为嗣。”光独以为:“礼,立嗣以亲(接班应按照血缘远近)。以《尚书·盘庚》殷之及王为比,兄终弟及。中山王,先帝之子,帝亲弟,宜为嗣。”上以“中山王不材;又礼,兄弟不得相入庙(兄弟牌位不能同时进入宗庙)”不从光议。二月,癸丑,诏立定陶王欣为皇太子,封中山王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益中山国三万户,以慰其意(安抚);使执金吾任宏(人名)(署理)大鸿胪,持节征(征召)定陶王。定陶王谢曰:“臣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籓(我不够格,先呆在都中府邸侍奉皇帝,一旦皇帝有了子嗣,我就回去)”书奏,天子报闻。戊午,孔光以议不合意(意见不合圣意),左迁廷尉;何武为御史大夫。

半民:汉代在成帝之前,还没有出现皇帝在世却要议论从旁系子弟中选择接班人问题。因此在过继子侄和旧有的兄终弟及(主要是商代)中的确要做出选择。但汉成帝的选择标准显然和诸位大臣的不同,他们考虑的是血缘和成法,汉成帝更多考虑的是能力,虽然他对能力的考察方法和判断依据可能是有问题的。
  初,诏求殷后(访求殷商后裔),分散为十馀姓,推求其嫡,不能得(无法考究)。匡衡、梅福皆以为宜封孔子世为汤后,上从之,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三月,与周承休侯皆进爵为公,地各百里。

上行幸雍,祠五畤。
  初,何武之为廷尉也,建言:“末俗之敝,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能力不如从前的丞相),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司空、司徒、司马)”上从之。夏,四月,赐曲阳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主持军队,犹秦之太尉,如同丞相可以开衙建府),罢票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主持工程营造、刑狱监察等事物),封汜乡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焉。
  秋,八月,庚戌,中山孝王兴薨。
  匈奴车牙单于死;弟囊知牙斯(人名)立,为乌珠留若鞮单于。乌珠留单于立,以弟乐(人名)为左贤王,舆(人名)为右贤王,汉遣中郎将夏侯籓、副校尉韩容使匈奴。
  或说王根曰:“匈奴有斗入汉地(楔入汉境的土地),直(直达)张掖郡,生奇材木箭竿,鹫羽(出产奇异木材、箭杆、秃鹫羽毛);如得之,于边甚饶,国家有广地之实,将军显功垂于无穷(国家得利,您能留名)”根为上言其利,上直欲从单于求之,为有不得,伤命损威(直接索取,恐怕人家不答应有损颜面)。根即但以上指晓籓(把皇帝意思告诉使者夏侯藩),令从籓所说而求之。籓至匈奴,以语次说单于曰(会谈完后再说):“窃见匈奴斗(楔)入汉地,直张掖郡,汉三都尉居塞上,士卒数百人(因为这块小地,汉要派出数百人驻守,很辛苦),寒苦,候望久劳,单于宜上书献此地,直断割之,省两都尉士卒数百人,以复天子厚恩,其报必大(你送给皇帝,必有重赏)”单于曰:“此天子诏语邪,将从使者所求也(是谁的意思)”籓曰:“诏指也;然籓亦为单于画善计耳(都有,也是替您考虑)”单于曰:“此温偶駼(音:图)王所居地也,未晓其形状、所生(具体情况我不知道),请遣使问之。”籓、容归汉;后复使匈奴,至则求地。单于曰:“父兄传五世,汉不求此地,至知独求,何也?已问温偶駼王,匈奴西边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山材木(我们造车和帐篷,全靠这儿的木材),且先父地,不敢失也。”籓还,迁为太原太守。单于遣使上书,以籓求地状闻(把夏侯藩要地事报告皇帝)。诏报单于曰:“籓擅称诏,从单于求地,法当死;更大赦二,令徙籓为济南太守,不令当匈奴(不要再出使匈奴了)

半民:成帝、王根,为了自己的“面子”,让夏侯藩代为受过,到底不好意思真的处理他,从太原调到济南,也算平级调动。匈奴单于也是心知肚明,上奏朝廷并不点破。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看透不说透,好好做朋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