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剧对于悲剧和喜剧的划分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标准——有一个和谐团圆结局的即为喜剧。 在《如懿传》中,如懿和皇帝从青梅竹马时就特别喜欢在一起看《墙头马上》这部戏。这部戏根据白居易的叙事诗《井底引银瓶》改编而成。诗中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柳。墙头马上遥想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诗中的女子与男子一见倾心,随即同男子私奔,这种大胆的行为受到封建势力的碾压,“聘则为妻,私奔为妾”让女子受到很大的耻辱,不仅如此,女子也耻于回家乡。女子面临着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不禁发出感叹说:“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可以说,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悲剧,后来元杂剧作家白朴改编成戏剧《墙头马上》被很多人说是喜剧。确实,在《墙头马上》中李千金最终接受公婆的歉意,被接回夫家。貌似是一个大团圆结局,而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妥协式”的喜剧结局,喜剧中的悲剧因素处处涌动。 其实,悲剧在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李千金和丫鬟梅香大胆讨论画上的才子佳人,并坦率地表明自己的爱情观:“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在当今算不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恋爱是不能自主,婚姻也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格格不入的思想已经是相当危险,更何况李千金随即做出了格格不入的行为。 李千金的大胆泼辣与裴少俊的软弱怕事 李千金虽人在闺阁不得出门,但是心中对外面的世界早已心向往之。她经常从后花园的墙头上观望外面的世界,由此遇到了骑马赶来的裴少俊。四目相对,确认过眼神,今晚是要约会的人。 可以说,李千金对待这段感情是非常主动的。她主动出击,写好信约裴少俊晚上在后花园偷偷相见。不料被嬷嬷逮个正着,然而李千金并不觉得理屈,和嬷嬷大胆争辩、软硬兼施,最终和裴少俊私奔而逃。在这个过程中,“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的裴少俊只应了嬷嬷一句“为客寄书生”。裴少俊的软弱由此可见一斑,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李千金和裴少俊私奔以后来到裴家在其后花园中藏了七年,后花园本是裴少俊学习读书的地方,平时很少有人打扰,加之父亲经常在外做官,裴少俊和李千金在后花园中相好七年并育有一双儿女。大活人终究是藏不住的,李千金和孩子被裴尚书撞见,随即开始了与裴尚书的正面交锋。 裴尚书以“聘则为妻,私奔为妾”为由辱骂李千金为“娼优洒肆之家”并执意把李千金送去官府,李千金坚持说自己是官宦人家小姐,并把自己那套“爱情观”说给裴尚书听,殊不知这就是对牛弹琴。裴尚书也是刁钻至极,以“石上磨玉簪,井底引银瓶”的难度让李千金证明这段姻缘是“天赐”的。玉簪没等磨成针就已经断裂,游丝系住银瓶没等打水就已坠落,裴尚书见此情此景,逼迫裴少俊马上写休书。在这个过程中,裴少俊依然是大屁不敢放一个。 门当户对使裴家接受李千金颇具讽刺意味 当李千金独自一人回家后却发现家中父母已经离世,只剩梅香一人守着数处宅舍良田,想想这七年见光死的日子更觉悲凉。 而裴少俊在李千金离开之后高中状元并被授了官,等到再次找到李千金时,李千金的态度很是强硬,嘲讽裴少俊“文章三昧手也不过会写休书”。此时的李千金对裴少俊,恐怕是恨多于爱。 而当裴尚书得知李千金的父亲原来就是自己的好友,李千金确实是官宦小姐,且裴李两家早有婚约时,态度瞬间大转变。裴尚书和夫人放下长辈的“尊严”向李千金道歉,其实这一举动是对李千金追求自由爱情的彻底否定。 李千金追求的爱情自主终究是败给了门当户对,当裴家用两个孩子的感情最终将李千金劝回时,李千金对裴少俊的爱情应该是荡然无存了的。看似是大团圆结局的喜剧,而当初那种美好早已变质。 “卓文君当垆卖酒传为佳话,李千金墙头马上却是伤风败俗,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李千金用这样的话讽刺裴家时,笔者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卓文君私奔成就佳话,但是之后的婚姻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否则怎么会有《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真是莫大的讽刺。 笔者以为,卓文君虽然最后保全了婚姻,却和司马相如的心越来越远;李千金虽然最后有一个大团圆结局,但她和裴少俊的爱情也彻底死了。不得不说,《如懿传》中的安排很是巧妙,《墙头马上》这部戏出现在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如懿和皇帝最后情分全无的结局。 知人论世地看作者白朴的悲剧观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知人论世”是一个很好的批评方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说品读一部作品,要知道作者的为人,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 《墙头马上》作者白朴一生不顺,幼年遭受国破家亡,仓皇失母;中年目睹元代南宋,父亲两易其主,深受耻辱,这也许是白朴一生不愿做官的心结。金元易代,传统儒家伦理礼崩乐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前路深感迷茫的读书人也不止白朴一个。 更让无数读书人感到满腔学识无处安放的是,元代视知识为粪土,科举也是时举时停,文人的地位甚至不如普通人,传统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老路被堵死。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元代,诗词文等传统文学形式一蹶不振,有一部分文人开始混迹下层人民的娱乐场所,戏曲艺术开始在民间繁荣。 又加上白朴曾受诗人元好问的教导(就是那个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元好问),传统文人的感伤情怀也被敏感的元好问所吸收。站在个人和时代的悲剧交叉点上,白朴对于整个世界都是悲观看待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墙头马上》的喜剧结局下掩盖不了苍凉悲促。 看到一双儿女,李千金最终决定回到裴家,看似是破镜重圆,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李千金那一颗纯真之心已经被伤害。也许历经七年的苍苍巨变,成熟之后李千金已经明白:越长大越要学会与这个世界妥协。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而人间“妥协式”的爱情与婚姻却依然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