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特尔逼你换电源?以后电源的供电只有12V?别慌,英特尔得逞的可能性不大

 金刚光 2020-02-10

大概4个月之前,我给我的电脑(之一,因为我的工作室有5台电脑……虽然干活的就我一个人)换一个电源(海韵Focus GX-750,80Plus金牌、全模组),原来的电源(长城Prime550白牌)不仅吵而且质量还不怎么样,新电源不仅功率大(750W就带i5-8400和RX580,这就是“低调奢华”,反正我在一个月的收入花掉之后确实 是很心疼),而且保修10年(传家宝级保修,其实更高端的海韵Prime系列保修12年……不过12年之后京东还能给力嘛?海韵的售后要通过经销商的啊)。正当我打算将这个电源和我的两个MLC固态硬盘一起留着“传家”的时候,英特尔给我泼了……不,是给我来了个“冰桶挑战”。

2020年1月23日,英特尔发布了ATX12VO电源标准,在我看来这可以称得上是20年来电脑电源最大的革新。

官方标准文档:https://www.intel.com/content/dam/www/public/us/en/documents/guides/single-rail-power-supply-platform-atx12vo-design-guide.pdf (英语)

12VO的意思就是“12V Only”,也就是说电源的输出只有12V,之前的+3.3V和+5V供电不再由电源提供(PS-ON、PWR-OK当然还会保留,不然的话电脑怎么开机呢?还有就是待机供电用到的+5V SB会变成+12V SB),原来的24-pin主板供电会换成纯12V的10-pin(所以会小很多,插拔的难度也会低不少),其中3个是+12V(自然要有对应的地线,别感觉太奇怪)。

英特尔还设计了主板的另外的辅助供电,使用的现在显卡供电的6pin标准(也是3条+12V)。

虽然看似供电的线数量少了很多,但因为供电电压的提高(电流不变,电压越高功率就越高),加上+12V的数量增多(原来的24pin中只有2个是+12V,即使每条线12A的负载下也只有288W),按照每条供电线提供8A,现在的6条+12V能够提供576W的供电。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脑只使用12V的供电,实际上这只是将原本电源使用的DC-DC电路转移到主板上,由主板将输入的+12V转换成+5V、+3.3V。并且原本给3.5寸硬盘等使用的5V也将要由主板来提供(原来是电源提供的),所以硬盘的供电和数据可能会一体化。所以目前看来还是m.2省心。

不过,耗电大户CPU的独立供电也会得以保留,而且伴随着英特尔在CPU主频上的“大力出奇迹”(14nm八核心全核5GHz,据说下一代要上10核5.3GHz),未来的主板的CPU供电肯定会越来越多,4-pin已经成为历史,8-pin只是入门,8+4甚至8+8都会成为常态。显卡的独立供电也会保留,还是6+2pin的设计。

(所以说,虽然随着摩尔定律的推进,相同性能下CPU的耗电会越来越低,但是这些电脑厂商似乎更喜欢利用供电核散热的进步来在制程进步的基础上提高性能……所以电脑早晚要成为高科技的电暖器)

虽然现在来看这种设计比较稀奇,其实在品牌台式机上早就有这种设计了,一些品牌机使用的是定制的主板和电源,电源只提供12V,然后主板负责低压的电路的供电。而且目前的CPU供电也是由12V经过主板上的CPU供电电路(就是我们常说的“x相供电”)降低到1V左右来给CPU使用,这种构造已经使用了20年。

更换电源的供电方式会涉及到主板、电源、硬盘等的全面换代,推行新标准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英特尔虽然是PC领域的“扛把子”,但英特尔主导的标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如十多年前的BTX主板,还有IA-64(安腾),都比原有的标准更先进,失败的也一个比一个惨。尽管英特尔的规划很美好,但是还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所以我认为这种标准用在品牌机上还可以,用于DIY主机上的可能性不算大。

扩展阅读:

其实有人早就预料到主板的供电会不足,本来主板的供电是20-pin(只有1根+12V),后来才有的我们现在常见的24(20+4)pin。所以我宁愿相信主板的供电会变成28-pin, 毕竟在原有的标准上补充的难度要比重新设立新标准的难度大得多。(前两年我还真听说要出28-pin供电的主板)

我还是感觉英特尔是在瞎折腾,要是嫌主板的+12V供电不够的话,多加个辅助供电接口不就完了?就像现在的CPU8-pin供电一样。而且我们来分析一下,主板上需要从24-pin取12V电的设备其实并不多,也就只有PCIe和风扇(现在可能多一个R~G~B~!),英特尔要个主板准备500多瓦的供电,还不取消原来的CPU独立供电,是要搞可控核聚变吗?

假如英特尔的“险恶用心”真的实现了,也不必太担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电源是不能够转接的,只要把24pin的信号线拿出来,再把SB的5V升压到12V,其余就是简单的12V供电了嘛。(好吧,我承认这也够折腾的了,瞎折腾的英特尔死ね!)

大家应该会好奇,为什么现在的主板24-pin供电会有一个空位呢?实际上这个空位是为-5V准备的,原来的ISA插槽需要-5V供电,而现在的电脑早就不存在ISA插槽了(ISA插槽的历史已经接近40年了),所以-5V自然会空下来了。现在24-pin中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12V,这是给COM串口准备的,不过现在看来除了工控领域等之外COM口的应用并不多了,所以这个供电被取消也是早晚的事。

顺便再来聊一聊电源。目前主流的中高端电源主要是两种拓扑,双管正激和LLC谐振,一般的白牌(80%效率以上)以上的电源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拓扑。低端的电源还会存在半桥、单管正激等成本更低的方案,不过效率就比较低了。具体的原理比较复杂,大体总结一下就是双管正激的最高只能做到金牌(我买的一个白牌的长城就是双管正激的,大多数双管正激的电源是铜牌的),而目前大部分的金牌、白金、钛金都是LLC谐振(当然,也有一些另类,比如海韵的S12III是铜牌的LLC,酷冷至尊的“战斧”竟然是白牌的LLC……就问你服不服?不得不佩服一些厂商在把东西往差了做的能力)。
电源的低压输出的那一侧(也就是“二次侧”)整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同步整流和肖特基整流,前者效率高但需要专门的控制芯片(成本较高),后者因为肖特基二极管存在较大的压降所以效率较低(成本低)。
因为现在的电源主要要提供12V、5V、3.3V三种电压,所以为了实现对不同电压的精确控制,之前比较流行3.3V的单路磁放大,现在的中高端电源一般采用DC-DC电路(所以本期正文中说的转移到主板上的DC-DC电路实际上原来就在电源的内部),通过DC-DC电路将12V降压到5V和3.3V,电压可以实现很精准的控制。当然,我总会遇到比较奇葩的设计的产品,比如上文说的那个白牌的长城,虽然也是DC-DC的结构,但是却只有3.3V采用DC-DC,5V用什么呢?没拆开电源,不太了解,可能是5V的单路磁放大?厉害,厉害。
现在的电源为了提高效率,都开始在一次侧(高压侧)上下功夫了,例如将整流桥换成“图腾柱”电路,出现在一些旗舰级电源上。

还有就是个模组和非模组的问题(也就是非模组电源是直接出线,模组电源上有插座,用什么线插什么线),有钱当然选全模组,尤其在设备用不完电源的所有供电线的时候,非模组电源的多出来的线是真心烦人,五颜六色的一大堆乱哄哄的。模组电源就爽多了,模组线按需使用,而且一些模组电源自带的模组线就比五颜六色的线好看多了,土豪甚至可以定制模组线(说实话镀银线真心好看……反正我是玩不起)。
当然还有半模组电源,理论上这个设计很科学,反正不管什么电脑都会用得上主板供电和CPU供电,这两种线模组化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可惜的就是现在的半模组电源很是尴尬,价格上相对非模组优势并不大,看着也没那么好看,模组的部分也太少(因为没有多少太高端的半模组电源),还没有定制模组线的能力。

现在我最离不开的电源的功能应该就是风扇的智能启停功能了,原来的那个电源实在是太吵了,所以虽然现在很多电源都宣传所谓的“智能温控”,实际上该吵还是吵,要想安静最好还是选择电源上带风扇控制按键的那种。当然,还有一种电源是无风扇的,土豪专属,几乎0噪音。

你肯定会想要问,电源应该选多大的功率呢?某电源评测网站通过理论和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原本认够用的前提下,能买多贵的电源就买多贵的,预算充足的话直接上贼船AX1600i,像我这样的需求和预算都不算高的,也就尽力买了个750W的了。之前就传出海韵850FX电源过流保护(重启)的一些事故,这些事故都是因为RTX2080Ti或RX Vega64这样的大功率显卡在使用的某个瞬间电流超出过流保护的极限(其实这款电源超载到1000W都能工作,但显卡实在是太耗电了)。所以千万别在电源上省钱,买一个好电源省下来的电费都很可观。

不过我的意思可千万不是只看功率,实用的机器可千万别上长城巨龙之类的二手矿电(玩一玩倒是可以,比如我就想买个矿电接LED玩……),有人说过,电源出故障的概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一旦出故障肯定会令你“印象深刻”(把其他的硬件一起搞坏)。

(累死我了……感觉自己还是太嘴碎)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