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奥斯卡最佳摄影《1917》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weinfb 2020-02-11

昨天上午,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确定引进中国市场的《1917》斩下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三项大奖。

《1917》这部影片是以一镜到底的方式开篇的,摄影师罗杰·狄金斯表示其中一镜到底并不是在炫技,而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下面这段视频详解了《1917》的长镜头、剪辑等幕后制作,你应该来看一看:

▲《1917》幕后制作详解


01

长镜头

“没有比一个长镜头更好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了。”

编剧兼导演萨姆·门德斯在剧本的首页上写下了这句话。摄影师迪金斯起初认为这只是个噱头而已。

这部电影的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更像是芭蕾和戏剧。但是大多成功的影片往往会在剪辑室里被剪得稀碎,以适应节奏和报道的需要。就像《小丑》的开场镜头一样。

“电影里的第一个镜头,就像是一个向下推的镜头,这个镜头实际上更向右,所以它实际上是一路向下推,然后绕着人物转一圈,最后进入特写镜头。他们把它剪碎了,但真正的拍摄是一个长镜头。”——《小丑》摄影师劳伦斯·谢尔

随着传奇电影摄影师罗杰·狄金斯的加入,以及一位结束了三年休息的神秘导演萨姆·门德斯,或许一个长镜头在这部电影中是一个更好或更大胆的选择。

“我觉得让你感受这一切发生的最好方式是实时的。我想让你感觉你和角色们在一起,呼吸着他们的每一次呼吸,跟随他们的脚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打断,给观众一条出路。”——萨姆·门德斯

他是在看了孩子们玩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如《荒野大镖客》)后才有了尝试这种方法的部分灵感。

“我看着这些比赛,我发现它们非常具有吸引力,几乎像在催眠一样。我想做这样的事情,但要有真正的情感支撑。”——萨姆·门德斯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当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在树下被唤醒,这是他们或观众最后一次有喘口气休息的机会。在电影剩下的两个小时里,门德斯和狄金斯跟踪这些年轻人,在地堡和农舍里连续不断地挖战壕,穿过敌方领土,执行拯救成千上万生命的任务。摄影机不停断地拍摄。

当然,以前也有一些很棒的影片,甚至一些战争电影。影片平均每次长镜头6到7分钟,最长时达到9分钟。

但是《1917》完全没有衔接的感觉,这不是噱头,这部影片本身就是完美的故事情节。


02

模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在谢伯顿制片厂的后空地上制作了大量的场景模型。

▲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

这些都被用来编排表演并提前拍摄动作的,因为每个场景的长度必须精确。

在他建立一个单独的场景之前,加斯纳与门德斯和迪金斯一起规划如何完成每一个动作,以及如何为故事服务。然后他创建了一个村庄模型,包括移动的LED灯。


03

排练

整个制作过程就像一场棋局,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是错综复杂的活动部件,每个人都必须知道他们在哪里、何时、如何活动。但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知道其他人的行动。

为了解决拍摄问题,迪金斯部署了两名熟练的技术操作员,这两名操作员操纵着一个被称为稳像镜(StabilEyes)的电子稳定遥控镜头。

工作人员还为斯坦尼康发明了一种陀螺仪,这样操作员就可以在背向摄像头的情况下沿着壕沟前进。

ARRI TRINITY稳定器,一款结合了经典机械稳定器和先进主动电子稳定器的混合摄像机稳定器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为了保持运动,摄像机被安装在电线上或从电线上拉下,骑着摩托车或乘着四轮车,甚至在水上用无人机飞行。

当这一切进行的时候,迪金斯经常从远处的一辆面包车上遥控摄像机,一个令人震惊的镜头被远程摄像机捕捉到,摄像机在电线杆上从弹坑底下的水面上掠过进行拍摄。这种镜头切换的一个例子就是斯科菲尔德冲在前线的场景。

当人物进入战壕时,摄像机安装在一个50英尺高的起重机上。过战壕时把摄像机拿下来,把它放在另一台安装在车上的起重机上,然后跟人物四分之一英里后,它和人物一起进入战壕。


04

摄像机&镜头

在拍摄前,迪金斯说服了哈里斯提供3个标准微型大幅面Alexa摄像机,它们具有非常理想的便携性。

“这是我用过的最小的摄像机之一。”——罗杰·狄金斯

对于这部影片的拍摄,你可能会想知道电影摄影级别会选择什么镜头。一般来说,当你移动镜头覆盖范围时,你会改变镜头焦距。但是什么样的镜头可以同时捕捉广阔的远景和亲密的特写镜头呢?

“我想在40mm的镜头下拍摄所有东西,因为它的焦距稍浅。但很明显,你的焦距要大一些。所以如果你用的是常规格式的Alexa,那么它相当于在32mm到35mm之间。”——罗杰·狄金斯

有一些场景,比如在德国的地堡是在35mm镜头上拍摄的。

还有一些小场景,在河上的场景是用47mm镜头拍摄的。但是整个拍摄的基本镜头是40mm。

由于电影大部分是在英国南部的室外拍摄的,天气就成了影响影片拍摄的关键角色。因此连续性意味着电影制作人常常要等待云层的覆盖。


05

夜间光火效果

在夜晚的场景中,迪金斯利用低光剪影的机会,创造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夜晚,一个法国小镇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轰炸。

拍摄团队会精心设计和测试,直到火焰从空中落下的时间。这个超现实的序列,最终形成了一个燃烧的教堂的图像。迪金斯最终完全控制了灯光,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他称之为他创造过的最大的单个照明设备。这座360度燃烧的教堂由2000个1千瓦灯泡照亮,所有灯泡都设置在调光器上。

这位著名的摄影导演以《锅盖头》为原型,在外景布置了石油钻塔灯光,并在后期添加了CG灯光。

▲《锅盖头》


06

剪辑

非常规的剪辑过程使得门德斯和迪金斯能够不断地建造这片领域,这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一个无名英雄。

负责这个庞大项目的是《敦刻尔克》的获奖剪辑师李·史密斯。

为了确保剪辑工作的无缝衔接,保持影片的节奏和步调。史密斯把每天的镜头都记录下来以便于剪辑,包括粗糙的音效和临时的音乐。

“因为每一天都在通知第二天的拍摄,可能会有39个镜头,如果你没有选择正确的镜头,第二天的拍摄镜头就会与第一天的拍摄的镜头不匹配,所以我们拍摄的时候压力很大。要百分之百地确信我们所选择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所以这有点像抛硬币。你要么猜对了,要么死定了。”——李·史密斯


07

宏观中的微观

在《1917》的讨论中,萨姆·门德斯一直在宏观中提到微观。门德斯希望他的故事是非常小的,非常个人化的,密切关注两个年轻士兵在这场大战中的个人经历。所以镜头风格更多的是关于他们的经历,而不是整个战争。

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故事以及它的主题是基于萨姆·门德斯他自己关于战争的家庭故事,这保证了它的艺术性。

通过这部“一镜到底”的电影,门德斯能够讲述一个亲密的、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不落后,总是在前进。在这过程中,甚至电影制作本身也在前进。他们只有一镜到底,最终他们成功了。

最后,看一看创作团队对《1917》幕后的精彩解读:

▲《1917》拍摄幕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