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乱的王充

 道2和 2020-02-12

作者简介杨照,历史学家,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兼修考古学和人类学,入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所,为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师从张光直先生和杜维明先生,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人类学。曾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兼任多所大学讲师,后以历史学术普及和历史写作为重心。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常年开设一系列关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经典的课程,他的历史创作延续吕思勉、钱穆的治学和教学路径,将艰深而丰富的学术成果以生动通俗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读者。


《论衡》受到人们肯定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王充借着“疾虚妄”,鲜明地反对迷信。他在书中反驳了许多当时流行的迷信。王充反对迷信,这是事实,不过,王充反对迷信时使用的论据,也经常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在《雷虚篇》中,王充反驳了关于打雷的迷信。迷信认为打雷是上天发脾气,王充认为不是。从立场和结论上看,这当然是“疾虚妄”的表现,但如果我们不只是看立场和结论,还仔细看一下王充的推论,那么所谓“疾虚妄”的成就,恐怕不得不打点折扣。

王充说:“隆隆者天怒乎?怒用口之怒气杀人也。口之怒气,安能杀人?人为雷所杀,询其身体,若燔灼之状也。如天用口怒,口怒生火乎?……天之怒与人无异。人怒,身近人则声疾,远人则声微。今天声近,其体远,非怒之实也。

意思是,打雷是上天在发脾气吗?雷会杀人,表示上天发脾气,从嘴巴里发出怒气。可是嘴巴里发出的怒气能杀人吗?去看被雷打死的人,身体好像被烧焦一般,如果他们是被上天发脾气杀死的,就表示上天嘴巴里发出的怒气会生出火来,嘴巴里发出的怒气能生出火来吗?上天发脾气和人发脾气是一样的,人发脾气的时候,离得近的人听得清发怒之人的怒吼,离他远的人就听不清了。但是,天打雷听得很清,说明天很近;实际上天是在很遥远的地方,由此可以证明打雷不是天在发脾气。

这样的论证逻辑比较混乱。在《实知篇》中,王充批判图谶是“虚”,主张大家不应该相信图谶。他举了一个例子。传说孔子将死前,留下一个谶,预言说:“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这是孔子预言秦始皇死于沙丘的一个谶。

王充认为这个预言不可信。这个结论我们当然接受,但我们要看看王充用的是什么样的论据。王充的说法是,他查来查去,发现秦始皇没有到过鲁国。既然秦始皇没有到过鲁国,那他怎么可能上孔子之堂,踞孔子之床,又颠倒孔子的衣裳呢?由此可见,王充反对的不是这个预言本身,而是以他的博学沾沾自喜指出这预言说得不准确,所以它才不可信。王充对文字的理解僵化到甚至比不上如此粗糙的谶。谶所说的“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明显是比喻,描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在思想、理念上与孔子相反;王充却将之视为事实,认真考察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去过孔子住的地方,有没有跑到孔子的床上搞破坏。

况且,王充自认为了不起的证据,也并不可靠。秦始皇去过泰山,在梁甫举行过仪式,泰山、梁甫都在原来的鲁地,所以秦始皇并非没去过鲁国。历史资料证明秦始皇到过鲁,那我们就该相信这个谶所说的,孔子真的留下一句对秦始皇的预言吗?

王充所做的论证有时比他要反驳的说法或现象,更加荒谬,这是《论衡》的一个缺陷。还有一个缺陷是这本书一方面反对谶纬,认为这是假的、虚的,另一方面却又极力主张祥瑞是真的。谶纬和祥瑞,本来是同一套感应思想下的产物,王充却硬要用双重标准,做相反的评断,这更突显了他将私人动机置于论证之上。他相信祥瑞,因为他要以此颂扬朝廷,希冀得到政治权力的青睐。

王充的确提出了一种自然观,他说:“春观万物之生,秋观其成,天地为之乎?物自然也。”意思是,物是自然生成、自然变化的。他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掌控自然的反对。不过首先,他的反对立场并不一致,遇到与朝廷、皇帝相关的事情,他可以毫不顾虑论证,将自己的观点一百八十度转弯。其次,他不是科学家,他用于主张自然的论证,并不符合科学精神,他提出的许多论证和论据不合逻辑。

因此,我们读《论衡》真正的重点,不是将王充定位成古代中国的科学家,而是回到他所处的时代,确认他与别人有很不一样的想法,进而追究:为什么他会有如此不一样的想法?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儒生概念。作为一个“乡曲之士”,王充无法深刻体会儒家的精神和价值体系,他自以为是地将儒生窄化为看过很多材料,比别人多知道很多事的人,以此态度睥睨周围的人,发泄他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因而,他著述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是显明自己在知识见解上的独特之处,习惯性地反对别人的看法,批判别人的错误。他认为这样就能证明自己比其他人都优秀,是个被埋没在乡下的天才,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得到他渴望的名声和肯定。

王充写作的动机是“标新立异”,批判别人,显明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于是《论衡》里当然就有很多与那个时代不同的独特看法。要说王充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没问题,但独立思考的结果,不见得都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无须因为他的想法与当时的流行见解不同,便刻意拔高他的地位,说他有多么了不起。我们需要回到时代的处境弄清楚历史事实及其背后的原因。

——摘自 杨照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5:危机与考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