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工 or 不复工?

 x晓x幸y运 2020-02-13


01

这两天,一张图霸屏了朋友圈。上海虹桥火车站,出现了第一波返沪人流高峰,多久没见着这么多人了!

对此,铁路上海站对此作了说明:

上海没有再延迟复工时间,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定于2月10日正式复工。

为了迎接返工潮,虹桥火车站加强了体温检测。截至昨日,共测体温122万人,已发现体温异常101人,“120”转运走60人。

在目前疫情下,不少网友都替上海了捏把汗!也不少网友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城市。

02

杭州的企业复工,似乎也是箭在弦上了。

杭州市在2月6日下午发布了通知,全市企业于2月10日起实行分类分区分时段有序复工,具体实行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企业仍需要向当地政府申报,备案后才能复工。

所以,企业复工时间还是得按当地政策来,不同行业的企业,复工时间也都不一样。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复工最早,10日复工;而后就是要到15日和20日后复工。

最重要的,复工的节奏,必定会是“走慢步”,也肯定会根据疫情变化,做迅速调整。

03

今天,疫情出现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第4日呈下降态势,新增疑似病例也连续两天减少。

这是拐点吗?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估计拐点到来还要几天。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看起来,新增病例没有继续明显增高,这是个好事。

同样今天,也出现一个要特别注意的信号。

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指南里,把病毒传播途径修改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气溶胶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气溶胶,是一个新词。形象点,可以想象是悬浮在空气中的胶体“云雾”。那是不是可以简单认为,病毒会空气传播?

正常人一个喷嚏下去,数以亿计的病毒被喷射出来,大于100微米的叫飞沫,飞溅距离1-3米,如果小于100微米的叫气溶胶,飘散距离可以9-10米。

其实,暴露在外的病毒,绝大部分会很快死亡,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部分病毒,才有机会“碰巧”由黏膜进入人体。

所以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是关键,警惕性要有,恐慌就不必了。

04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复工还是不复工,两边都有支持声音。

支持复工,是看在这次疫情对经济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再延后复工的影响很大。

疫情,特别对商场、餐饮、旅游等高频消费类行业造成了重创。买特斯拉的需求可以延后,这次不买,下次再买;但吃饭、购物的需求没法延后,原本是旺季的春节行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这些高频消费类企业,一边收入为零,一边还要继续承担租金(部分已经减免)、人工、材料费用,亏损是实打实的。

全国有367家连锁的西贝,称自己的现金流最多只能撑三个月;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也表示即使公司现金流充足,但持续停业只能支撑2个月,撑不过3个月。

西贝、外婆家尚且如此,其他的小型餐饮企业就更加艰难了。

即便是复工,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到来的非本地人员,还是强制要求必须隔离14天。一些小区和村镇,对新来的非本地户籍人员,仍然是禁止进入的。因而,实际的全面复工时间,肯定是延后了。

05

不支持复工的,是看在复工对目前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后果更严重。

目前,疫情仍然十分严峻。虽然中央向湖北和武汉调派了万人的医疗救援队,但确诊和疑似的病例数量仍在增长,当地的医疗资源仍旧十分紧缺。

除湖北外,广东和浙江确诊病例已经破千人,河南接近千人,湖南、安徽、江西都超过了500例。

按照各种模型(包括国内的和海外的)推演,最后的总量可能要翻倍。

如果因复工导致人口再次大量流动,再次出现大面积感染,那前面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前功尽弃不说,后果也将更加惨重。

再闷个7天,甚至14天,是最稳妥的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