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爆发时,大唐还剩多少兵?久不经战阵,战略布局狭隘!

 昵称65122124 2020-02-13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名字被永远被载入“罪人”史册,他给辉煌大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唐盛世就毁在他的手里,那么当时安禄山手中到底有多少兵?强大的唐军为什么没能将其一举击溃?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安禄山这边:

当时安禄山一个人就同时兼任大唐边境之上的三镇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而且这三处节度使的兵马素来以强悍著称。蜘蛛池出租

李隆基时期大唐划分了十镇节度使,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岭南、剑南、平卢、范阳,驻军约为49万兵力,而当时唐王朝的总兵力也就仅仅是60万左右。

因此他们掌控着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的兵力,给了唐王朝开元盛世的稳定和繁盛。但到了唐玄宗晚年时,节度使不仅仅掌控兵力,甚至于还插手财政,如此军政掌握在节度使手中,这无形中对皇权是极大的威胁。

安禄山三镇辖地主要都在今天的河北省一带,河北这种地区在古代向来多产慷慨悲歌之士,且由于与少数民族杂居,河北士卒勇武风气非常重,杀伐之气远远高于内陆承平日久的诸多唐朝军队和唐朝内陆的节度使。

至于兵马数量,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加法,如果按照三镇兵马数量,再加上他的私家军,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他手中一共有十八万三千九百人马。另外安禄山还联合了同罗、室韦、奚和契丹等胡族,其总兵力要超过20万。

而大唐方面,扣除安禄山的三镇兵力,余下的七镇总兵力达到了将近30万,还有中央军,也就是说总共有着40万左右的兵力可以调动,但考虑的是边镇那30万兵力,他们都分布在唐王朝各个军事边镇,担当着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责任,所以是不可能全部调动的。

而且大唐承平日久,士兵久不经战阵,叛乱前期封常清练兵六万,却被叛军打得头破血流。丢失了洛阳后,意识到敌我双方战力的差距,所以高仙芝和封常清放弃陕州退守潼关,再加上后来四方来源的大军,大唐也有近20万人防御潼关,才有了和叛军的相持阶段。

另外安史之乱的爆发,也让唐玄宗和唐肃宗都对大唐武将的产生不可信任感,从潼关之战唐玄宗的急于求成和邺城之战唐肃宗不设统帅,这明明就是在平定敌人的同时,也防备着自己一方的统帅。

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唐军对战局的把控,安史之乱中叛军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唐玄宗和唐肃宗都具有着不可推卸的助攻责任,首先他们急于求成,战略布局狭隘。

其次竟然还赐死像高仙芝这样的大唐重要将帅,如此才给了叛军一次次化险为夷、反败为胜的契机。虽然最后还是将叛乱平定了,但自此唐王朝自己也元气大伤,大唐曾经的辉煌已经逐渐远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