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vs背侧入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

 小梦想在努力 2020-02-14

NO.123 桡骨远端骨折第15篇。终生学习,敬请关注置顶


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是目前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内固定形式。它们能够保证骨折复位满意和固定的稳定性,允许患者可以早期进行运动康复。但是这两种手术入路和固定形式均有特定的手术适应症和术后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何种入路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还存在争议。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篇日本学者Yoshihiro Abe发表在2017年11月Hand杂志上的一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对比研究,了解一下背侧入路的适应症选择及疗效结果,然后再来看一下湘雅医院张屹医生发表在2014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上的Meta分析,看看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哪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日本学者的临床研究

 

背侧钢板适应症:背侧剪切骨折、背侧Die-punch骨折或通过掌侧入路无法获得间接复位的骨折、合并舟月韧带损伤的骨折、掌侧缘骨折线超过分水岭线合并背侧严重粉碎需要植骨的骨折。


除此之外均选择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


当合并严重干骺端粉碎、舟月韧带损伤、关节面压缩等情况时,可以同时给与外固定和/或植骨处理。他们医院常规在术后8-12月建议患者常规取出内固定。

 

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共有11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接受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背侧入路38例、掌侧入路68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男女比例、随访时间、植骨比例、外固定、优势手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背侧入路钢板固定组屈腕活动度要明显小于掌侧入路钢板固定组。除此之外,两组患者在其他活动度、握力、前臂旋转角度以及快速DASH评分(9.7比9.4)和Gartland-Werley评分(2.7比2.1)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没有出现感染、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在肌腱激惹等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因此,日本学者认为对于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入路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可以取得同样好的疗效,背侧钢板并无特别突出的并发症。采用背侧入路更容易处理某些特殊骨折

 

湘雅医院的Meta分析

 

该研究是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掌背侧手术入路进行比较分析,纳入2012年8月25日之前的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对照试验。共纳入12项研究,952例患者。结果发现两种手术入路总体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别。掌侧入路更易发生神经病变和腕管综合征,背侧入路则更可能出现肌腱刺激。

 

学习体会

  1. 一般认为骨折向掌(背)侧移位就选择掌(背)侧入路,优先选择掌侧入路,掌侧入路可以解决大多数的桡骨远端骨折。但背侧入路对于背侧Die-punch骨折等特定骨折的处理具有优势。

  2. 背侧入路时要将钢板放置于被切开的伸肌支持带下方,减少肌腱刺激或者断裂的可能性。

  3. 掌侧入路钢板一般放置在旋前方肌下方,螺钉穿出背侧皮质也有可能造成肌腱并发症,但是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术中牵拉正中神经导致神经病变和腕管综合征的发生概率较高

 

参考文献:

1.Abe Y, Tokunaga S, Moriya T. Management of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Volar or Dorsal Locking Plate-Which Has Fewer Complications?[J]. Hand, 2017, 12(6):561.

 

2.张屹,杨拓,李辉,等.掌侧与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2):3560-35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