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导悟

 旮旯二爷 2020-02-17

《道德经》导悟第3步:什么是【道】?


第三步,什么是【道】?

上面我们说了,宇宙内的万事万物,都只是这个东西通过【变幻相对性】而产生的。
这个东西,创造了整个宇宙,通过【变幻相对性】产生了万事万物。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我想去描述它,但我们无法用宇宙之内的属性去描述它。 因为宇宙之内的一切相对性,都是它创造的。这些属性不足以描述它。


就像我无法用你拉的屎,去完整的描述你。就像我无法用潭里的一条鱼,去完整的描述整个潭。


为了方便,勉强称呼这个东西叫【道】吧。


还可以给它取个小名,叫【大】。为什么【大】呢?因为它包含了整个宇宙。相对于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来说,它都是大。

今天比较忙,继续第三步,什么是【道】:


上面说了,有一个【产生“相对性变化的产道”】,创造了整个宇宙,通过【变幻相对性】产生了万事万物。
为了讲话方便,我们勉强给这个东西取个名字,叫【道】,小名叫【大】。


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个【产生“相对性变化的产道”】的产物。
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可以说是由【相对的属性】组成的。


比如说:
苹果和梨子 是由不同的各自形状,物质成分 组成。
不同的形状和物质,是由不同的DNA组成。
不同的DNA是由不同的遗传密码序列组成。
不同的遗传密码序列是由AGCU的4种不同分子组成。
AGCU分子是由C、N等元素的不同构成而组成。
C、N等元素是由不同的 质子、中子、电子数而组成。
质子、中子、电子会是由不同的 夸克而组成。
夸克是由不同的自旋时空而组成。
....


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可以说是由【相对的属性】组成的。
那么【道】这个东西,能不能也说是由【相对性】构成的呢?
对宇宙之内的事物来说,不可以。
因为宇宙之内的一切属性,都是【道】变幻相对性而生的,它们都是【道】的子集。
宇宙内的任何相对性,都不足以完整的描述【道】本身。
就像我无法用你拉的屎,去完整的描述你。就像我无法用潭里的一条鱼,去完整的描述整个潭。


我们能描述【道】本身吗?不能。
宇宙内的任何相对性都无法描述【道】本身,都是【道】的下层子集,所以说【道】对于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而言,都体现为“无任何差别”,体现为绝对的【无相对性】。
论据可见14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道】是从哪里来的,但它是一切事物的先头。


我们需要描述【道】本身吗?不需要。
如果说宇宙是一坨屎,那宇宙内的事物不过是屎里面的东西。既然困在屎里面,如何能操心屎外面的事情?等你有一天钻出了这坨屎,才需要去描述这宇宙本身原来是坨屎,才能描述它在外界体现的属性。


我们能描述【道】对宇宙内事物的体现吗? 能。
对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而言,【道】的体现永远是【无相对性】。
道德经中描述【道】是无相对性的言论,比比可见:


如:32章: 道常无名。 ---道永恒没有相对性。


41章:道隐无名。----道隐匿于无相对性中。


0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的运用,没有用掉了或没用掉的相对性。去掉了事物是非、光暗、大小、等一切相对性后,它清澈的无法分辨存在不存在(没有存在vs不存在的相对性)。


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後。-------------没有看见vs看不见、听见vs听不见、摸到vs摸不到的相对性。它没有上下的光vs暗的相对性,它如同一个绳环,没有首vs尾的相对性。它没有形状、物性的相对性。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有一个东西是浑然一体的(无相对性),在天地存在之前就有了。它永恒不变 (没有变化前vs变化后的相对性),永远运行而不没有停止(没有运行vs停止的相对性)。


所以说,【道】通过【变化相对性】而产生了宇宙和宇宙内的万物。宇宙内的一切相对性,都是道的子集。
【道】对于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而言,都体现为【无相对性】。

道不可言,并不是对道的本质解释,而是人云亦云的装B话。


引用一下文始真经第一句话: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
-------并不是说有一个确切的叫“道”的东西,它不能被描述。而是不能被描述的,统称为道。


有的同学可能看不懂,我给造个句,举个例子:
非有【不可见光】不可见,不可见之光即【不可见光】。
非有【外面的世界】在外面,不在里面的世界即【外面的世界】。


不可见光,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光,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光,它只是为了区别“可见光” 而定义的一个相对的名称。
若有一天,人进化出了看见x光的能力,“不可见光”就随之而变,不再包含x光了。


外面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确切的范围。它只是为了区别“我见识过的世界” 而定义的一个相对的名称。
若有一天,你去了美国,美国对你而言就不再是“外面的世界”了。


【道】不能被描述,但它并不是一个确切的东西,而是一个统称。是对宇宙之内的事物来说,一切【无相对性】的统称。
举个例子:
如果【宇宙】是一坨屎,那么道就是这坨屎及其以外的一切,包括拉屎的你,包括大地,包括天空,包括太阳系。。。这些对于困在这坨屎之内的事物而言,统统都是【无相对性】,故混而为一,统称为【道】。


所以:【道】是一个定义明确,而范围笼统的统称。它是所有影响这坨屎的“屎外因素”的统称,它对宇宙之内的事物的综合作用表现为【变幻相对性】,从而产生出宇宙万物。


【道】通过【变幻相对性】产生了宇宙万物,那么它对万物产生什么作用呢?它和万物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就要进入到第4步了。

《道德经》导悟第4步:道和万物的关系。


第 4步:道和万物是什么关系?


前面我们讲过了,【道】是一个定义明确,而范围笼统的统称。它是所有影响这宇宙的“域外因素”的统称,它对宇宙之内的事物的综合作用表现为【变幻相对性】,从而产生出宇宙万物。

【道】通过【变幻相对性】产生了宇宙万物,那么它对万物产生什么作用呢?它和万物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1. 【道】包含了整个宇宙,及宇宙内的万物。


把宇宙当成一个集合U来看。
集合U,可称为【域】。集合U之内,可称为【域中】;集合U之外,可称为【域外】。
【道】,就是 【域】和【域外】的统称。因为集合U的边界,以及U之外,对U之内的万物而已都一样是无相对性。
它定义了宇宙的边界:
对宇宙内的万物来说,【无相对性】处,即是宇宙集合U的边界。

2. 【道】是宇宙内一切法则的出处。


【道】,不是法则,而是一切法则的出处。
举个例子,对电脑游戏世界中的人来说,统治着这个游戏世界的,是程序编码的规则。它们的【道】貌似是编码规则。
而程序编码,却是建立在程序语言和 电脑硬件的上的。

对游戏世界的人来说,【道】表现为规则,而实质上确是 程序编码、程序语言、电脑、控制电脑的人、人所生存的地球、地球所存在的银河系。。。等所有在【游戏世界】之上层的统称。
某一天,人下载了一个游戏开始往,游戏世界内的人只能推断出:是【道】创造了这个世界。
有一天,人玩累了,把游戏暂停了,游戏世界的人则只能推断出:是【道】这个法则让世界停止了。
又有一天,人又回来开始游戏了,游戏世界的人则同样只能推断出:是【道】这个法则让世界开始了。
假若某天,地球爆炸了,游戏世界的人也同样只能推断出:是【道】这个法则让世界毁灭了。

所有这些【游戏世界】的【域外因素】,对游戏世界内的人来说,只能统称为【道】。
而所有宇宙U的【域外因素】,对宇宙内的人来说,也只能统称为【道】。

【道】不是一个确切的东西,而是一个统称。
【道】也不是一个确切的法则,而是导致【法则】显现在宇宙U之内的,所有【域外因素】的统称。
所以说,【道】不是法则,但表现为法则,并且是宇宙内一切法则的根源。

很多时候我为了方便描述,而把【道】称为【自然法则】。这只是为了描述而已,并不是说道是法则。


3. 【道】是宇宙内一切事物的生母。


翻到第六章: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一句:浴神不死,是谓玄牝。 ---描述了什么是【玄牝】,即【“变幻相对性” 的产道】。
浴,即流水的河谷。
神:变幻莫测。
【道】,不断的变幻出相对性。就犹如山谷不停的生产出河、流、溪、水,并包含容纳着这些河流溪水。

我给大家找了个图,大家领悟一下 山谷 和河流溪水的关系吧。

第二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描述了【“变幻相对性”的产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解释:【道】,这个“相对性变幻”的产道,产生宇宙万物的出处。
【道】是如何通过“相对性变幻”,来生出各种相对性呢?
正如下图中,河谷,产生了大江。大江生出中河。中河生出细流。细流生出小溪。。。

再翻到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一个相对性。
二:两个相对性。
三:三个相对性。
无相对性的【道】,通过相对性变幻,生出了一个【相对性】。
一个【相对性】,再变幻成两个【相对性】
两个【相对性】,再变幻成3个【相对性】。
3个【相对性】,再继而 变幻成4,5,6。。。。N个【相对性】。


【道】,就是这样通过【变幻相对性】,从无中生有,一中生二,二生三,三生n,n生万物。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几个图,自行领悟。


4. 道,对宇宙内一切事物都体现为 【无相对性】。


【道】,是宇宙内一切【相对性】的根源。对于宇宙内的任何事物来说,【道】都表现为【无相对性】。

【无相对性】,所以无法用宇宙内的相对性来描述。

所以古人说:道恒无名、道隐无名、不可言即道、不可思即道。

【道】,无法以宇宙之内的相对性来描述。

所以老子说: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 【道】的作用就是【变幻相对性】。


前面说了,【道】不是确切的东西,而是所有影响这个宇宙的所有域外因素的统称。

所有这些【域外因素】对这个宇宙的影响,综合表现为一种作用。这个作用可以描述为【变幻相对性】。

所以我们可以说,对宇宙内的事物而言,【道】的作用就是【变幻相对性】。

前面也说了,【道】是全集、包含了宇宙内的一切事物,【道】对宇宙内一切事物都表现为【无相对性】。

所以【道】的“变幻相对性”的作用,是平等的作用于宇宙内的一切事物的。


【变幻相对性】实际上是统称。这个作用可分为两个:一个叫【加相对性】,一个叫【去相对性】。


6. 【道】的两大基本法则。


【道】的作用,产生了宇宙万物,演绎出了宇宙内的一切法则和规律。


所以老子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第一法则:【相对性变幻】法则。

因为【道】在宇宙内表现的作用是【相对性变幻】。所以在宇宙内表现出的第一法则,就是【相对性变幻】法则。


【相对性变幻】法则,是宇宙至高法则。这个法则说了什么呢?

1. 宇宙内一切事物都是从【无相对性的道】中变幻而来的。

2. 宇宙内一切事物都是 由n个【相对性】构成的。

3. 【道】的“变幻相对性”的作用 无时不刻的作用于 宇宙内的一切事物。



第二法则:【相对性平衡】法则。


【道】,无时不刻的对万物施加着两股作用力:一个是【加相对性】,一个是【去相对性】。

【道】的作用是【无相对性】的。所以它对待这两股作用力是平等的。

因而导致【加相对性】和【去相对性】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达成平衡。

此时,事物受到的总作用力为零。此平衡,称为【相对性平衡】。


不在此平衡点,则两股力量一方加强,一方减弱。它们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等,事物受到的总作用力驱使【相对性】复归于平衡。


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就是对【相对性平衡】法则的高度概括。

假若【加相对性】的作用一直大于【去相对性】,万物将不断分化,却无法存续自身,宇宙将分化为无限个临时碎片。

假若【去相对性】的作用一直大于【加相对性】,万物将不断复归,最终宇宙归为混沌一片,宇宙万物无法存在。

【相对性平衡】法则,是宇宙第二法则。它是因【相对性变幻】法则而导致的体现。这个法则说了什么呢?

1. 在道的作用是永恒的,所以事物的常态必然是处在【相对性平衡】状态。

2. 人若打破【相对性平衡】,则必受到【道】的反作用力的碾压,最终被强制复归于平衡。
3. 人若不想受到【道】的惩罚,就要时刻小心的维持【相对性平衡】。

《道德经》导悟第5步:如何遵从道?


第5步:如何才能遵从道?


前面说了【道】在宇宙内表现出的2大基本法则:【相对性变幻】法则 和 【相对性平衡】法则。


理解了这两大基本法则,人们就会问了:


1. 我们要如果做才能利用这些法则呢?


2.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遵守这些法则 从而免遭【道】的反作用呢?


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章节,通过大量的举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问题1: 我们要如果做才能利用这些法则呢?


第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过变幻相对性来观察宇宙万物的规律和展现。


第11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过变幻相对性,来利用事物。


第14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了解了相对性变幻,就了解了万物的基本规律。


第21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通过相对性变幻,来了解万物的生、发、演、化。

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相对性变幻法则,得知道包含天,天包含地,地包含人。所以下层子集要遵从上层母集的法则。


第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通过相对性变幻,可从事物的“有相对性的”表象 得知 其“无相对性”的本质。从而可以运用无穷,不再困于表象。


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保持其作用的“无相对性”,不要人为扭曲“相对性变幻”,那么万物将自然分化、达到相对性平衡状态。


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不偏执于某些“有相对性”的子集,则“相对性”可自由变幻,则可拥有全面的知见。


第49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无所偏执的样子)焉,为天下浑其心。。--------------不偏执于某些“有相对性”的子集,则“相对性”可自由变幻,则可拥有全面的民众。


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何故?以其无死地。--------------通过相对性变幻法则,得知:为了保持“生”的属性不再分化,就不应该置身于危险之地,以免“生”再变幻成(生的,继续生)vs(生的,变成死)的相对性。


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
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
常。-------------保持“相对性”的自由变换。不要阻挡“去相对性” 或 “加相对性”的力量。


第54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通过相对性变幻法则,得知:法则随着 相对性变幻 而随之变幻。法则 需要和 相对性层级 相匹配,才适用。


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无相对性,则能包含全部、不偏不倚。


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
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通过去相对性,达到无相对性。从而使得万民自化、自然达成平衡状态。


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以【无相对性】的行为来统御天下,则行为不会伤害万民的类别。万民得于自化,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通过变幻相对性,人得知如何保持事物的平衡,预见事物的变化趋势,勘破事物的表象,分化事物的类别。


第69章:。。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通过去相对性,得到无限的用兵方式。


2. 人要如何做才能遵守这些法则 从而免遭【道】的反作用呢?


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上层母集 对待 下层子集,要保持无相对性。如此下层子集 才能全面、不残缺。


第3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偏执于相对的任何一面,如此 相对性得于平衡,事物得于保持在平衡状态。人为激发相对性的失衡,则事物发生动乱。


第4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层母集 对待 下层子集,要保持无相对性。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道。
-----------不偏执于相对的任何一面,如此 相对性得于平衡。事物处于平衡状态,才是常见的状态。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无相对性】的本质。如此既能运用表象,又不失离本质。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
可托天下。
-----------不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无相对性】的本质。如此既能爱惜权力,又不忘了权力的目的。


第15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持事物属性的平衡容量,不失平衡才能长久。




第22/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偏执于相对的任何一面。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不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无相对性】的本质。如此既能运用表象,又不失离本质。


第27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偏执于相对的任何一面。


第29章: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相对性是平等的,去掉偏执,从而得以保持【相对性平衡】。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通过做为,使失衡的事物恢复了平衡,此时就要停下做为。再做,就过了平衡点,反而成害。


第31章: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维持【左】vs【右】的相对性平衡。


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要采取反作用,必然是因为事物失衡了,不要没病先吃药,没倾倒就先后仰。这就叫懂得相对性平衡。


第38章: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不可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象的任何一面,而忘了其【无相对性】的本质。不可偏执于礼,而忘了根本的道。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
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
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
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万物若不能保持【相对性平衡】,则将被道碾压。因此,高贵的侯王,也要用低贱的称呼自称。不要做偏脆的玉,也不要做偏硬的石,要做到相对性平衡。


第44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长久。---------不可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面,而忽略了【无相对性】的本质。不可以偏执于相对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相对性平衡,才是事物常久的状态。


第52章:
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即能用事物【有相对性】的表象,又不忘事物【无相对性】的本质,从而得于不偏执于相对的一面,而得于全面、平衡。因而才不会有过错(受到道的反作用)


第53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偏执于【有相对性】的表象,不算是遵从道的行为。


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
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维持相对性平衡,如同高空走钢丝,要诀在于 轻施慎为。


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
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为下。
------------大国处下,小国处上,更符合相对性平衡。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
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遵从【道】的目的,是为了免得因失衡而遭受它的反作用。相对性失衡,是谓罪。


第67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不妄杀相对的一面。俭:不过用自身的一面。不敢为天下下:不先打破平衡,而是要去维持平衡。通过这三个方法,维持相对性平衡。


第71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以偏止偏。偏冷,则加热。偏热,则加冷。通过这个办法,维持相对性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