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之后聊五帝

 三远堂 2020-02-17

/张越

· 腊八节到了,才觉得要过年了!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喝了腊八粥,就把来办

 腊八

中国道教传统五腊日之王侯腊

说一个五帝的腊八。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一、先要知道腊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二、腊八节的传说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要知道五帝是谁?

我们常说三皇五帝,五帝这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

五帝(中国上古杰出的五位部落首领)

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

先天五帝为统治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即东方天帝、南方天帝、西方天帝、北方天帝、中央天帝。

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为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即伏羲、炎帝(姜石年)、黄帝(姬轩辕)、少昊(玄嚣)、颛顼(乾荒)。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

儒教

儒教传统上是中国的主体宗教,周以后的儒教继承了周以前的华夏信仰传统。

儒教中的五方上帝:

中央上帝黄帝

东方上帝青帝

南方上帝赤帝

西方上帝白帝

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

道教

道教以五老天君对应儒教的五大天帝。

五老天君: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炁天君

五方上帝,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又称为五帝、五方帝、五方天帝、五方天神等。

▲明代皇家水陆画艺术

五方天帝是古代中国神话及古籍记载中的人物。

五方天帝及属神分别指:

东方天帝,属神句芒;

南方天帝,属神祝融;

西方天帝,属神蓐收;

北方天帝,属神禺强(据说字“玄冥”);

中央天帝,属神后土。

他们的命名之义和他们分处的方位或季节是密切相关的。

三、道教说法

道教书籍记载,五方五帝为五方五炁之主。比较有根据的说法大概有三种,一种说是五灵五老天君,又有说是日中五帝,还要一种说是五岳五帝。

道教认为,五方五帝能够与天地同长久,阴阳同判,化生为五行。五方五帝在天为五行,在地为五岳,在人的身体则为五脏。

五方五帝在华夏大地是五岳的化身,故此,道教将五岳各对应一帝,分别为:中岳中天崇圣帝、南岳司天昭圣帝、北岳安天元圣帝、东岳天齐仁圣帝和西岳金天顺圣帝。

据《云笈七笺》记载,正月初一(春节)是天腊,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节)名地腊,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节)是道德腊,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节

)是民岁腊,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腊月初八(腊八节)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

据《赤松子章历》记载:

正月初一天腊。

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益添年命。求祷子孕,祭祀先亡,升达玄祖。其日不可壅滞沟涧,用力色欲。可吟咏歌赞,导引神气。

五月初地腊。

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名字。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损树木、血食,可服气,消息四大。

七月初道德腊。

五帝校定生人骨体枯盛,学业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谢罪、请福、服气、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树碎石,食啖酸咸,乘骑临险。可导引摄理,展舒筋骨。

十月初一民岁腊。

五帝校定生人禄料、官爵、算尽、疾病轻重。其日可谢罪、请添算寿、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礼拜、旋逵庭坛。

腊月初八王侯腊。

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其日可谢罪、求延年益寿、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贫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从愿,求道必获。此日不得聚会饮乐。可清净经行山林有坛庭之处,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经营俗事,逢腊日即是。

据以上,正月初一天腊,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月初五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腊,五帝校定生人骨体枯盛;十月初一民岁腊,五帝校定生人禄科官爵;十二初八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五腊日,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获福无量。

三元节三官大帝赐福赦罪解厄,五腊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

《赤松子章历·卷二》有:

王长谓赵升真人曰:子知五腊日乎?

赵升真人曰:吾于鹤呜洞侍右,闻先师与郁华真人论之,五腊日者,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请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传妙旨,可宜勤行之。

五腊是道教重要节日,五帝考校定福报

五腊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日子。

“五岳五帝”

五岳大帝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山神,分别指东岳泰山大帝、南岳衡山大帝、西岳华山大帝、北岳恒山大帝、中岳嵩山大帝。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信仰。其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认为山清水秀,云缠雾绕,地大物博,高峻雄伟,神秘莫测,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惧。于是人们祀之为神,顶礼膜拜。


五岳五帝 :五岳崇拜起于汉代,唐代封王,宋代封帝。其全称:东岳天齐仁圣帝,南岳司天昭圣帝,西岳金天顺圣帝,北岳安天元圣帝,中岳中天祟圣帝。”(《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东岳君讳区更生,南岳君讳祝昌中,中岳君讳王()精,西岳君讳辱曲正,北岳君讳玄尹()丰。”(《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参见五帝条。

《五岳真形图序》中记载,东岳泰山统率众神共五千九百人,主管生死,是百鬼的主帅。若是世人在人间作恶多端,则死后要被压于泰山接受惩罚,遂道教又将五岳的泰山奉为宗主,名曰岱宗。

东岳大帝 道教五岳五帝之一。

唐代封东岳为天齐王,宋代加封东岳曰天齐仁圣帝,道教沿袭。(《集说诠真》引《事物原会》)“东岳君讳区更生东岳泰山君姓玄丘讳目陵,头建三宝九光夜冠,衣青羽章裙,披九色班裘,带上皇命神之篆,乘青云飞舆九色苍龙,从十二仙官。”(《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太上九素班符五帝内真经》)“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泰山君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明之印,乘青龙。”(《云笈七签》卷七九,《五岳真形图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东岳大帝黄飞虎   

东岳庙亦称岱庙,它在山西蒲县城东2公里柏山之巅。

南岳大帝 道教五岳五帝之一。

唐代“封南岳为司天王”,宋代加封“南岳曰司天昭圣帝”,(《集说诠真》引《事物原会》)道教沿袭。“南岳君讳祝昌中”,“南岳衡山君,姓烟讳洋光,头建八朗宝光玉冠,衣赤锦飞裙,披神光绯文之表,带封灵制魔之章,乘赤霞飞轮,从南岳仙官十二人”(《太仙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南岳衡山君,领仙七万七百人,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青龙。”(《云笈七签》卷七九,《五岳真形图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西岳大帝 道教五岳五帝之一。

唐代“封西岳为金天王”,宋代加封“西岳曰天顺圣帝”,(《集说诠真》引《事物原会》)道教沿袭。“西岳君讳辱曲正”,“(西岳)华山君,姓浩丘讳元仓,头建六元通神飞冠,衣白锦飞裙,披素锦之裘,带交灵素绶,乘玄霞飞轮,从西岳仙官十二人,悉乘十二白虎,手把七色华幡。”(《太上求仙定录尺素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西岳华山君,领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服白素之袍,戴太韧九流(太素九旋)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云笈七签》卷七九,《五岳真形图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北岳大帝 道教五岳五帝之一。

唐代“封北岳为安天王”,宋代加封“北岳曰安天元圣帝”。(《集说没真》引《事物原会》)“北岳君讳玄尹(月)丰”,“(北岳)恒山君姓伏讳通萌,头建五炁宝晨玉冠,衣黑锦飞裙,披玄文明光之裘,带交灵紫绶,乘玄霞飞轮,北岳仙官十二人,悉乘飞龟手把五色华幡。”《太上求仙定录尺索真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太上九赤斑符五帝内真经》)“北岳恒山君,领仙人玉女七干人,履玄流之袍,戴太真冥灵之佩,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云笈七签》卷七九,《五岳真形图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中岳大帝 道教五岳五帝之一。

唐代“封中岳为中天王”,宋代加封“中岳曰中天祟圣帝”。(《集说诠真》引《事物原会》)“中岳君讳王(玉)精”,“中岳(嵩高山)君,姓角讳普生,头建中元黄晨玉冠,衣黄锦飞裙,披玄黄文裘,带黄神中皇之章,乘黄霞飞轮,从中岳仙官十二人,悉乘飞驎,手把玄黄十二节。”(《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七,《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中岳篙高君,领仙官玉女三万人,服黄索之袍,戴黄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云笈七签》卷七九,《五岳真形图序》,《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作者/张越

艺术家

三远堂堂主

三远文化创始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365米中国画山水长卷《江山一统》创作者

祖籍四川内江,自幼耳濡目染,受家学渊源之影响,徜徉于流派林立的各家风范中,受益于古代大师的技艺,在绘画传统的文学内涵中华墨,作品多有创新。精研花鸟,山水、人物兼能,强调写在不经意中,隐博物而蔬荀气,追求作品的“迹简意澹而雅正”,营照出有别与传统的新绘画风格。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