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糖料理

 linqiaozhi 2020-02-17

減醣極致突破,最強!扁肚子革命★
上班族每2人,就有1人受便祕所苦!
「清腸」×「控醣」方案,
腸道權威醫師擊敗肥胖腸的「實踐版飲食計畫」
  如果你有以下困擾,請試試「清腸道」的美味料理,
  \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吧!/
  ✔減醣遇到了瓶頸,體重體脂沒變化?
  ✔明明很瘦,小腹卻消不下來?
  ✔排便後總覺得身體沉重不輕盈?
  ✔被診斷為生活壓力過大?
  ✔三餐多半為外食或是經常吃超商便當?
  ✔明明有喝水,卻被說有口臭?

  從活力早晨開始,自製美味的三餐速瘦食譜
  清腸、控醣這樣吃:
  POINT1 加入味噌、鹽麴做料理,大量增加乳酸菌
  POINT2 多吃橄欖油,抗氧化作用發揮到極致
  POINT3 低醣高纖的菇類、豆類、海藻盡量吃!

本書特色

  ■  早餐、午餐與晚餐的配置,替你分配好一天的料理選擇。
  ■  食材醣類含量、膳食纖維含量一覽表,輕鬆找到瘦腸好食材。
  ■  腸道健康自我檢測表,迅速檢視健康狀況,適當調整飲食。

活力推薦

  其實我從小到大腸胃就非常不好,再加上飲食習慣不良,導致經常性便祕,每天飽受脹氣所苦,任何容易產生氣體的蔬果都一概不碰,杜絕一切豆類食物。就連最愛的蘋果或豆花也不敢吃,就怕一吃變成小腹婆。
  在成為健身教練後,了解運動及飲食習慣的重要性,除了規律訓練與足夠的飲水之外,也須減少精製糖類及加工品的攝取,逐漸改善了便祕的問題。但直到近期接觸了腸道益生源的資訊後,在食物裡多增加富含益生源的食材,才真正解決困擾已久的腸脹氣問題。
  腸道的菌叢需要慢慢培養建立,現在我可以不受限的享受各種來自大自然的美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吃出好腸道,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大家。──漢娜女子力‧健身教練 Hana

  健康的腸道是整體健康之根基,本書提供多道食譜,不妨挑選幾道適合自己的來嘗試料理,掌握自己的食材,也掌握自己的健康,吃得美味,更吃出健康。──《腸漏,發炎的關鍵》作者‧抗衰老功能醫學 台大吳佳鴻醫師

  很多人都問我「是不是不吃米飯、麵食,攝取很多肉類,就可以變瘦?」其實減醣並非完全不碰醣,而是要攝取好的澱粉、適量的蛋白質、足量的膳食纖維,才是打造好腸道和瘦體質的關鍵。──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醫學博士──松生恒夫


  1955年出生於東京。醫學博士,松生診所院長。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畢業後,於該大學第三醫院內科擔任助手,曾擔任松島醫院大腸肛門疾病中心診療部部長。2004年於東京都立川市開設松生診所。大腸內視鏡檢查累計已達4萬件以上,為日本醫學界腸道疾病治療的第一把交椅。

  以便祕專科門診醫師的身分,將地中海式飲食、漢方療法、音樂療法等納入治療,並得到良好成果。著有《溫暖腸道,吃出排便力》、《新橄欖油保健法》、《練出「排便力」:專科醫師所寫的便祕治療專書「便意復健法」》、《腸道絕對不能受涼!》、《腸道溫暖了,身體不適也都消失》、《讓腸道有元氣的橄欖油保健法》。

料理示範──YOSHIRO

  受到廚師父親的影響,自幼就在老家店鋪學料理基礎,現在亦兼顧料理家與和食料理店的工作。擁有9種以上的飲食相關資格,活躍於電視節目等各大媒體。曾在日本鐵人三項大賽的分齡組中獲得優勝,以卓越的運動實力推廣「飲食×運動」。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專職譯者,天職貓奴,家有兩隻小屁貓跟囉嗦的橘喵媽,堅信逝去的貓咪都會變成自己的守護神。同時也是個懶惰的太太,每天都在鑽研該怎麼偷吃步,才能夠讓家事更輕鬆。
 
 

目錄

本書閱讀規則 
開始執行打造易瘦腸的瘦腸生活。 
消除便祕!POINT 9 
停滯腸自我檢視表 
瘦腸活動豆知識Q&A 

Part 1 用發酵食品×橄欖油 打造一日三餐的每日瘦腸食譜

發酵食品×橄欖油 讓瘦腸效果加倍! 

【早餐瘦腸!迅速完成的美味輕食】
小松菜香蕉奶昔 
巴西莓水果碗 
酪梨培根玉米濃湯 
早晨清腸味噌湯 
番茄納豆涼拌豆腐
納豆魩仔魚蛋包飯 
泡菜鯖魚蓋飯 
火腿熱壓三明治 
粉紅蛋三明治 
豌豆苗雞肉拌爽口泡菜 
酪梨鯷魚湯通心麵 
正餐型法國吐司 
香甜甘酒鬆餅 

【能量滿滿的飽足感主食】
鹽麴風芝麻炸雞 
蒜味鹽麴豬肉 
牙買加煙燻雞肉 
印度烤鮭魚 
豆漿馬鈴薯燉肉 
牛排佐紫高麗菜沙拉 
納豆餃子佐紫蘇泡菜醬 
山椒味噌雞肉丸
培根優格炒蛋 
海苔鯖魚佐濃醇起司 
扇貝酪梨白醬焗烤飯
豆漿鹽麴雞湯冷麵 
香濃醬油魩仔魚義大利麵 

【輕盈開胃的配菜】
鹽麴醃菇
南瓜胡桃沙拉 
烤櫛瓜茄子佐鹽麴番茄醬 
鹽醃牛肉佐奶油起司
3種起司沾味噌
鷹嘴豆泥佐味噌橄欖油 
 
COLUMN 影響瘦腸的食材 

Part 2 目標1天20g!大量膳食纖維的午晚餐
利用每日的膳食纖維進行腸內大掃除 
膳食纖維含量一覽表


【豐富多變的午晚餐】
南瓜番茄焗烤肉醬 
杏鮑菇牛肉雜菜 
鹿尾菜豆腐漢堡排 
鯖魚麻婆豆腐 
蒜味川香辣油淋雞 
蓮藕丸子佐山葵醬 
醬燒蒟蒻豬肉捲 

【飯、麵】
榨菜玉米菇菇拌飯 
咖哩烏龍麵 
酪梨義大利麵沙拉 
鹿尾菜乾燥番茄燉飯

【副菜】
明太子胡蘿蔔絲 
醃生章魚佐菇類
金平牛蒡菇菇佐義大利香醋
奶油味噌炒菠菜 
蓮藕鹿尾菜拌鮪魚沙拉
鹽昆布高麗菜拌橄欖柑橘醋 
雜穀鮮蔬沙拉
南蠻風鮭魚佐海帶芽 
蠔油炒青江菜
蔥味鹽蒸菇菇蟹味棒 
烤秋葵沙拉
香甜和風薯蘋沙拉 
孜然口味烤鷹嘴豆
白酒蒸蛤蠣佐小番茄 

COLUMN 醣類含量一覽表 

Part 3 瘦腸×控醣活動!真正的瘦身方案
控醣減重+瘦腸活動 讓人真正瘦得漂亮!! 


【單盤餐5日速瘦方案】
香菜羊小排餐
蒜香紅椒鮮蝦餐 
西班牙烘蛋餐 
蒔蘿水波蛋鮭魚餐 
蒜香芥末牛排餐 

【瘦腸X控醣 速瘦常備菜】
西班牙蔥蒜章魚蒟蒻Q彈餐 
豆渣泥沙拉 
應是辣味燉肉醬 
白芝麻柑橘醋涮豬肉 
夏威夷生鮪魚 
濃醇鹽煮牛肉蒟蒻絲 

【鍋類、有豐富食材的湯品】
瘦腸泡菜鮭魚鍋 
雞肉丸香料蔬菜鍋 
泰式酸辣鍋 
軟嫩雞翅鮮蔬鍋 
油豆腐菇菇豬肉鍋 
高麗菜櫻花蝦牛奶巧達濃湯 
薑味雞里肌咖哩湯 

COLUMN 腸活甜點
糙米脆片提拉米蘇 
白玉羊羹
杏仁巧克力馬芬
黃豆粉地瓜糕

前言

  便祕是許多人共同的煩惱。

  有些人甚至已經習慣這種慢性症狀,總是以成藥解決。「我的體質天生就是這樣,只能和便祕和平相處一輩子了。」你是否也像這樣自暴自棄了呢?其實腸道狀況,是會隨著日常習慣與飲食生活而改變的。

  想要盡情享用許多美食,就努力培養出不會堆積食物、能迅速排毒的腸道吧!這就是吃了美食也「易瘦的腸道」。

  腸道狀態是全身健康與美的指標。

  只要每天按照本書食譜用餐,就能夠慢慢改變體質,體驗易瘦的快感──身體更輕盈、腹部多餘的脂肪消失了、腰身也更加纖細!

  此外,本書大力推薦的腸活飲食──「地中海和食」,可說是由日式食材與橄欖油共同呈現的時尚美味。只要持之以恆,勢必會迎來成功。

  想要在短時間內集中瘦身時,就請參考Part 3提供的方案,這些方案均是由瘦腸活動與現今最熱門的控醣瘦身法搭配而成。以往的控醣瘦身很容易造成「便祕」與「肌膚粗糙」的問題,本書分享的各種方案,就是為了想辦法解決這些困擾。

  控醣最誘人的魅力,在於能夠食用大量的肉類,但有時卻容易造成蔬菜方面的營養攝取不足,且蛋白質攝取過多,容易對腸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本書特別設計的瘦腸與控醣食譜,能夠幫助大家在控醣之餘,也能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

  腸道會伴隨自己一輩子,所以請立即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狀況,從現在開始改革吧!一定會帶來更理想的體態與更健康、輕盈的身體。

松生診所院長
松生恒夫



料理研究家的餐桌生活學:日本國民料理天后的70則料理基本╳選物提案,打造款待生活的療癒儀式

有元葉子の台所術

內容簡介

★日本最會過日子的料理研究家,整理出用飲食療癒日常的小細節★
70則款待日常的食譜‧生活‧選物提案,
從好好吃飯開始,讓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展讀此書過程,處處萌生驚奇的熟稔感,恨不得站起來與作者擊掌:『沒錯沒錯,我也一直都是這樣做/這樣想的呀!』」──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

  「一篇篇料理筆記猶如寫給孩子的手札般,不只說料理,也講生活。」──《飲食宅記》作者、料理老師.楊佳齡Léa

  ◎料理,不只是做菜,更是學習善待自己、款待他人的經驗累積。
  在日本,「有元葉子」是一種自在風格的代名詞;她不僅是知名的料理研究家、熟悉義式與和食料理,在烹飪教室的教學課程之外,更推出以方便好用著稱的自有廚具品牌「la base」,同時開設生活選物店「shop281」,讓更多人得以實踐低調卻有格調的自在生活。

  有元葉子曾旅居義大利,當地人對於飲食和過生活的態度,讓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前一天晚上發生了地震,第二天還是要照常吃飯,同時不忘招呼鄰居「一起來吃啊」的款待熱情;對她來說,「飲食」不只是做菜,而是學習如何款待自己、款待他人的餐桌生活學。

  在《有元葉子的餐桌滋味》中,她分享了70則自己的料理生活,除了基本食譜和配菜小點的作法、秘訣,還有她對於飲食的態度,包含選擇日本國產食材、以及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按照食譜做菜。除此之外,有元葉子也大方分享了最多人問她的「擺盤技巧」和「基本廚房用具」,為飲食生活更添滋味。

  ◎不管這一天過得如何,就用自己做的料理畫上句點。
  「快煮一餐」:青椒、紅蘿蔔、芹菜、牛蒡等蔬菜切絲,用平底鍋快炒、加入醬油簡單調味,也可以加點絞肉增加分量,搭上糙米飯和味噌湯就可以了。

  「肉類」:平底鍋倒一點油,用半煎半烤的方式,再沾美味的鹽享用。
  「蒸雞肉」:在肉蒸熟後,要泡在肉汁裡放涼;肉汁(雞湯)還可以煮粥、作燉煮料理。
  「味噌湯」:一定要用小魚乾煮的高湯,配料隨自己喜歡,但放一種就好。
  ‧有元葉子的飲食堅持:使用日本國產的食材,以及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連調味料都自己手作看看。

  ◎偷學大師的廚房風景──擺盤和用具的挑選原則。
  「白色保鮮盒」:選擇漂亮的保存容器,可以從冰箱拿出來後直接端上桌。
  「不成套的餐具」:混搭各種顏色、大小和深度的器皿,享受在餐桌上搭配的樂趣。
  「基本的鍋具」:平底鍋一定要有一大一小,湯鍋則要直徑二十公分左右大小。
  「綠色植物」:用喜歡的容器或杯子,將一小段植物插在裡面,裝飾在餐桌上。

  ◎關於生活,有元葉子的堅持是──
  ‧如果覺得廚房弄髒了很煩,那就別等到弄髒,每一次使用完就直接打掃乾淨。
  ‧冰箱最多放七分滿,讓空氣循環。如果覺得「大概不會吃」的東西,就直接扔吧!
  ‧邀朋友來家裡吃飯時,不要給自己「要準備得豐盛」的壓力。
  ‧糙米飯配醃蘿蔔乾,再來杯焙茶──自己親手作的獨特美味,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奢華。
  ‧吃自己真正想吃的食物,不要亂吃,也不要吃過量。

各界推薦

  高琹雯Liz/美食作家、「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范麗雯Winnie/《五星級自慢家常菜》作者
  番紅花/飲食生活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楊佳齡Léa/《飲食宅記》作者、料理老師
  暴躁兔女王/《療癒廚房》系列作者
  蘿潔塔/「蘿潔塔的廚房」
 
 



作者簡介

有元葉子


  料理研究專家。除了熟悉義大利菜與和食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善用大量蔬菜設計出的食譜。在居家裝飾和生活風格方面也有很多支持者,工作範圍廣泛,包括出現於雜誌、電視等媒體,以及在烹飪教室教學。推出以方便好用著稱的廚具品牌「la base」,開設的生活選品店「shop281」也廣獲好評。《料理就從尋找食材開始》一書榮獲「世界最佳食譜書」飲食紀行組的大獎。其他還有像是《沒有人教過的料理祕訣》、《隨手做好常備菜》、《一次用完》、《有元葉子的料理教室 春夏秋冬四季食譜》等,著作繁多。

  www.arimotoyoko.com/

譯者簡介

葉韋利 Lica Yeh


  1974年出生。專職主婦譯者。
  喜歡吃也喜歡做菜。
  譯有:《神田魂:日本料理精髓的思考》、《日本橋木屋:二十四節氣料理道具生活帖》等。
  FB專頁「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www.facebook.com/licawor
  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部落格:licawork.blogsot.com/
 
 

目錄

推薦序‧Léa楊佳齡/有元葉子老師與我,以及圍繞一張大餐桌的生活
推薦語‧葉怡蘭

有維他命色彩的早餐
預先準備,工作再累也能好好吃飯
以「好吃」而非「吃得完」的分量料理
善用白色保鮮盒,美觀又方便
蔬菜的料理提案
鹽漬蔬菜的魅力
使用楓糖漿增添自然甜味
品嚐肉類極致美味的祕訣
蒸雞肉,大有學問
「放著就好」的懶人料理法
做出美味一夜干的祕訣
抹鹽之後燒烤,然後……
獨居料理的精髓
「半調理」食材的省時關鍵
讓飯變好吃的飯桶
如何煮出一碗好喝的味噌湯?
味噌湯要好喝,配料只加一種就好
必備的食材:柴魚高湯
肉品要在攝氏負十八度以下冷凍保存
用絞肉自製冷凍速食包
冷凍保存海鮮,一定要去除水分
保持油炸料理美味的常備秘訣
絕不失敗的味噌醬菜和酒粕醬菜
理想的米糠醬菜甕
夏季的渣釀白蘭地無花果
晚秋的糖煮蘋果片
冬季到春季的糖煮檸檬
春天的草莓果醬
全年都可享用的山椒果實
一年一度不可少的梅子加工
自製醃蘿蔔乾,絕對比市售好吃
讓香草植物新鮮上桌的技巧
盡量選擇國產食材
美味的飲食,就是均衡的飲食
顏色最漂亮的瞬間,就是最美味的時候
找出自己喜歡的食譜比例
自己做調味料,最安心
多花一點錢,買好的食材
如何煮出好吃的糙米?
配糙米飯,要用細嚼慢嚥的食材
練習「想吃哪種食物」的自覺
直覺想吃的,就是最好吃的菜色
關於食物,不要設限
有錢也買不到的奢華一餐
聚餐,就是珍惜一起吃飯的機會
我向義大利媽媽學到的事情
一個人或一群人,都能享受愉快的一餐
喝葡萄酒時,小點心是重點
常備簡易下酒菜,簡單吃就很棒
老醬菜與陳年酒的絕配滋味
大家都愛的炸豬排
就算在危難中,也要好好吃飯
享受充滿綠意的生活
不用成套的餐具器皿
擺盤專用筷的加分效果
練習擺盤的一人餐桌時間
基本的廚房工具
平底鐵鍋的清潔保養
鐵壺的魅力  
冰箱最多七分滿  
解決缺點後,就會發現生活的樂趣
確實解決使用者問題的物品
廚房中一定要常備的兩種布料
關於抹布,我的講究是……
把圍裙物盡其用到最後一小塊布
保持乾淨是為了讓心情愉快
講究觸感的清潔海綿
覺得身體不太對,先喝水再說
選張大餐桌吧!
睡得好和吃得好一樣重要

推薦序
 
有元葉子老師與我,
以及圍繞一張大餐桌的生活
 
Léa楊佳齡
 
  有元葉子老師一直離我又近又遠。
  新婚時第一套買的食譜有她的篇章,講的是有關海鮮 、雞牛豬肉、麵食、雞蛋與豆腐的食譜。跟著習做,總覺得有如媽媽般親近手把手的教著,每道料理有著親切的風味。但事實上她明明遠在日本,後來更是旅居了義大利一段時間。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就這樣追著老師的食譜,學著做出自家製的風味。
 
  然而,老師的料理日常到底是怎樣的風景呢?這本《料理研究家的餐桌生活學》完整的幫我解了惑。一篇篇料理筆記猶如寫給孩子的手札般,不只說料理,也講生活。她叨絮地說:「味噌湯只要放一種材料就好」、「使用楓糖漿可以增添料理的自然甜味」、「山椒果實稍微燙過放冷凍可以享用一整年」、「一群人或一個人都要好好的吃飯」、「鐵鍋可以用一輩子」、「料理長筷可以幫擺盤加分」、「冰箱只能裝到七分滿」、「睡好跟吃好一樣重要喔」……。
 
  其中一篇說到大餐桌。
  第一次到我家朋友都有這樣經驗,他們一眼看到的不是落地音響,不是大大的書牆,而是一張存在感十足的六到八人用大餐桌取代常見的沙發組。
 
  早上,大女兒離家上學最後一件事是從桌上拿著做好的便當塞進袋子裡;下午,小女兒回家洗完手的第一件事是坐到桌前享用下午點心;晚上先生回家的第一個動作則是把帶回家的葡萄酒放到餐桌上。平日的我也在大桌上寫稿、拍攝;儘管房間裡有書桌,孩子們還是喜歡在這邊寫功課、看書;更不用說我們喜歡時不時邀請鄰居或是朋友來聚餐,大家總也喜歡坐在桌邊喝酒、聊天,或是搬出大鐵板來做桌上燒烤Party。圍繞著大餐桌的生活安穩又有滋味,給家的安定感遠大於只是用來吃飯的用途。
 
  有元葉子老師在書裡說:「其實我們在餐桌上度過的時光比想像中的長,找一張大餐桌能安穩的待著,會感到心裡踏實許多。」
 
  她說到我心坎裡。
  這本《料理研究家的餐桌生活學》一定也能帶給您在料理生活中無限的樂趣,也許是「啊!我也是這樣做的」成就感,或是驚覺「原來冰箱真的不能塞太滿」,抑或像我一樣看完書就網購了老師推薦的鍋子,沉溺於新道具的魔力而不可自拔,噗!
 
  總之,一起以閱讀進入有元葉子的料理世界吧。
 

內容連載

品嚐肉類極致美味的祕訣
 
無論是牛肉、雞肉或豬肉,要吃最好吃的肉料理,我想,用「燒烤」的方式是最美味的。而燒烤方式,最理想的就是像古時候的人那樣,燒柴或木炭,把肉放在上方燒烤到上色後直接吃。
 
話雖如此,在日本平常要燒柴或木炭,都很困難。因此,對一般家庭來說,想吃最好吃的肉,就是用烤魚的小烤爐,以「烘烤」的方式料理。如果家中瓦斯爐有附烤魚的小烤爐,推薦各位一定要試試看。
 
若家中沒有烤魚用的烤爐,也可以在瓦斯爐上架烤網。雖然會冒出一些油煙,總之直接在火上烤到微焦就行了。
此外,將平底鐵鍋加熱到冒煙,倒點油用煎烤的也可以。祕訣是烤到裡頭還有點生,但外表微焦都無妨;務必要烤到有點焦才行,外層帶點焦焦的酥脆和裡頭生嫩的口感對比,正是美味的關鍵。
 
一般而言,肉類不需要任何事先調味。可以在燒烤好之後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味,沾點鹽、橄欖油、山葵、哈里薩辣醬或是醬油。
燒烤到恰到好處,然後沾最美味的鹽享用,基本上這是我最常料理肉類的吃法。
 
此外,準備肉的時候挑自己喜歡的部位。如果是一人份,即使買稍微好一點的肉,價格也不會貴多少。雖然只是一塊肉,要是能吃到真正好吃的,再也沒有比這個更令人心滿意足了。如果再來一杯日本酒,或是一杯葡萄酒,就是簡單又享受的一人晚餐。
 
看起來真的很簡單,不過,這就是我心目中享用肉類極致美味的方式。
蒸雞肉,大有學問
 
雞胸肉或雞里肌肉,用「蒸」的方式來做,除了完成一道肉料理之外,雞肉的鮮美精華溶入水中,還能做雞湯,可說一舉兩得。
 
料理方法很簡單,將雞肉表面抹點鹽,淋上酒,再加入蔥、薑等辛香味調味或香草,蒸熟後就完成了。
 
蒸好的雞肉可以沾山葵醬油、辣椒醬油、椪醋等醬料,或是用季節香草、大蒜、鹽、胡椒、橄欖油……等,做成清爽的青醬,搭配雞肉,以義式口味來享用;也可以切了蔥花、薑末搭麻油、醬油、豆瓣醬、花椒粉……等,做成中式沾醬。總之,無論什麼樣的沾醬或淋醬,和蒸雞肉都十分對味。
 
另外,用手剝成雞絲,拌著鴨兒芹或小松菜吃,或是拌點淋醬也不錯。
 
雞絲也可以用來做越式河粉或三明治。
 
其他作法還有,以醬油、大蒜、胡椒稍微醃一下雞肉,用烤箱烤到外表呈金黃色,搭著香草、萊姆,是很適合在夏日端上餐桌的一道菜。
 
蒸完雞肉後鍋底留下的雞湯,是用來做口味濃郁的燉煮料理最理想的食材。無論是煮鹹粥、北非小米,或是咖哩等燉煮菜,有了鮮美湯底,就能輕鬆地完成。
 
經常有人問我,雞肉在蒸煮時,肉質很容易變得乾柴,該怎麼辦?其實,不論蒸雞肉或燙雞肉都一樣,記得肉在煮熟之後,要繼續泡在湯汁中,慢慢放涼。
 
因為肉在蒸或燙的時候,裡頭的鮮甜精華會滲到湯汁中。把肉浸泡在湯汁裡放涼,這些鮮甜風味就會再回到肉裡。光是這樣泡著,就能讓肉吃起來鮮嫩多汁。處理豬肉或是海瓜子肉時,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就不會吃到乾澀的豬肉或海瓜子了。

如何煮出一碗好喝的味噌湯?
 
一碗味噌湯的美味關鍵,就是一定要用小魚乾的高湯,這是我的基本原則。
 
取一只玻璃或不銹鋼容器,倒入水,接著將小魚乾內帶有苦味的內臟去除後,放入碗中;比例大概是一杯水加入七、八隻小魚乾。最後,蓋上蓋子靜置一晚(至少十個小時)。隔日,再用洗好擰乾的白棉布過濾,濃郁的高湯基底就完成了。
 
小魚乾一熬煮就會有苦味,與此相對,以用浸泡的方式泡在水中一段時間,就會自然帶出又甜又香的鮮甜味;這種高雅的風味,沒有其他高湯能比得上。
 
就連極其平凡的味噌湯,只要用這種小魚乾高湯來做,瞬間就會變得美味無比。「若能煮出好喝的味噌湯,外食不如在家吃」,相信我,你會很自然地對自己說出這番話。
 
要有好的高湯基底,首先必須挑選品質良好的小魚乾。我推薦的小魚乾,是充分乾燥,整體呈現發亮的銀灰色,外觀看來就很漂亮的產品。反之,如果色澤帶點黃,多半是因為氧化的關係,可能已經不新鮮了,要多加留意。
 
另外,若是直接拿起來吃就覺得好吃,那更是品質保證。
 
去除內臟時,從小魚乾的腹部劃開就看得到,用手將連著頭部的黑色部分,還有鰓下方的黑色部分用手指拉掉去除。至於頭部,因為是骨骼構成,能釋放出鮮甜的原味,請務必保留。由於小魚乾有很細的刺,經常會一不小心刺到手指,處理時要格外留意。
 
我每次買一整包小魚乾,一定都會先把內臟全部處理乾淨,再放進冰箱保存。
 
我用女兒推薦的香川縣「山國」這間老店的產品,用公沙丁魚的幼魚製成的小魚乾,只要浸泡在水裡一會兒,就可以使用高湯了。
冰箱最多七分滿
 
我的冰箱裡有常備菜、保久食品、乾貨、果醬、調味料……等,外加味噌醬菜和酒粕醬菜這些能讓我輕鬆做出一頓好料的各個要角。除此之外,每到夏天我還會把米糠漬床也收進冰箱中。
 
不過,無論冰箱裡裝了多少東西,我一定會留個像是通道的空間,適當的空隙,使空氣流通。
 
此外,我也會經常打開冰箱門,調整裡頭各項保存物品的位置,需要盡快吃掉的食物會放在一眼就看得到的地方。
 
因為這樣,冰箱內的狀況隨時都可以一目了然,加上能立刻拿到需要的東西,形成良好循環。我的冰箱裡大概沒有「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東西」吧?
 
要讓冰箱維持在方便好用的狀態,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到「隨時檢查,保持循環,別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在日常中落實這個原則即可。每次打開冰箱記得檢查一下,就不會堆積食物。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將冰箱控制在七分滿剛剛好。
 
有些人什麼都往冰箱裡塞,之後也不管,讓冰箱裡頭擠滿了東西,如此,只會導致冰在冰箱內的食物品質愈來愈差。有時因為捨不得食物丟掉,就放進冰箱,但對我來說,這樣更糟蹋保存的空間!
 
一打開冰箱,看到任何覺得「大概不會吃了」的東西,就該立刻扔掉!
 
放了愈久只會愈來愈難處理。在我們家,「好吃」或「不好吃」就是判斷要不要保存的標準。
 
只要有會在家裡待上半天的日子,我一定會整理冰箱;實際上,整理冰箱花不到半小時的時間。
 
相信我,你會發現冰箱空間一空出來,空氣循環就會好到驚人。有人覺得冰箱塞滿大量食品會比較安心,其實恰恰相反。人面對塞得過多的食材,就無法依照當下的心情來使用。這道理不只是在冰箱,套用在食材櫃、衣櫥、鞋櫃都一樣。
 
有很大的收納空間未必是件好事。人只要活著,就不免累積身外物,因此,不僅是冰箱,就連櫃子、抽屜,所有的地方都該留點空間。有了空間,才能讓裡面的物品循環,帶來良好的情緒。
選張大餐桌吧!
 
我帶大了三個女兒,在她們陸續離家自立之後,我就一個人住。獨居多年,我搬過幾次家,但每次都會在客廳放一張大餐桌。有圓桌、有方桌,外型各式各樣,只是從屋內空間的比例來說,都算滿大的桌子。
 
家裡有一張大餐桌,就可以坐得舒服,即使邀請多一點客人來也沒問題。
 
一個人工作時能把所有資料、文件都攤開來參考;另外,也可以將多個大篩網一字排開,或是拿出玻璃器皿、鍋子等等,放在大餐桌上慢慢擦拭。總之,我的獨居生活中少不了大餐桌。
 
工作時想到要做其他事情,有時候卻不想馬上收拾桌上的東西,比方說把工作到一半的資料擱著,到餐桌的另一頭吃飯。遇到這種狀況,有一張大餐桌的話就不必手忙腳亂收拾了。
 
一群人圍坐在大餐桌旁,埋頭專注各自的作業,這也是在大桌子上才看得到的情景。感覺有股溫馨的氣氛,真棒。
 
如果猶豫餐桌該選圓形還是方形的話,可以用「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來決定。沒有邊邊角角的圓桌或橢圓桌,奇妙的是當眾人圍坐在桌前時,很容易達成共識;而方桌、長桌能讓坐在旁邊的人變得更親近,不過討論話題時就容易分散。無論如何,我認為只要是大桌,方桌、長桌的外型都很好看。
 
餐桌難免讓人覺得只是吃飯用的,其實我們在餐桌上度過的時光比想像中來得長。找一張大餐桌,能安穩待著,會感到心裡踏實許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