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国际上有一套通用的标准,用以衡量一种传染病的危险性。在这套标准里,一共有4个等级,级数越高,危险性越大(实际上这个等级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等级,4级实验室才能研究4级病毒)。 如果你看一看这套标准就会发现,即使是发病后致死率高达100%的狂犬病、人类闻之色变的艾滋病、以及17年前的SARS,都只被归类为3级。相信看了这些,你会好奇:如果这些恐怖的疾病都只能排到3级,难道真的有比它们还恐怖的4级病毒吗? 有,而且不止一个。比如拉沙病毒、天花病毒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最近几年人们经常听到的一种——埃博拉病毒。 1976年的时候,在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一个村庄,悄然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病毒。这种病毒肆虐了当地埃博拉河沿岸的55个村庄,甚至有的家庭被灭门。因此,这种病毒被称为埃博拉病毒。3年后,苏丹又出现了这种疾病,同样许多家庭遭遇灭顶之灾。 比死亡更让人心生畏惧的,是这些患者的死状。患者首先会发烧、呕吐、腹泻,这些都是初期症状。到晚期的时候,前期症状会更加明显,同时伴有头痛、眩晕,最可怕的是,患者的全身都会开始出血,凄惨地死去。 1976年10月,美国亚特兰大疾控中心(其中就有一个4级实验室)首次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到了埃博拉病毒的照片,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从图片里可以看出,埃博拉病毒呈现出丝状。这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丝状病毒之一,另一个是马尔堡病毒,同样来自于非洲。 在感染了人体后,埃博拉病毒首先会找到自己的对手——免疫系统,阻断T淋巴细胞接收来自免疫系统的信号。如果大家还记得高中生物的话,就知道T淋巴细胞(又叫T细胞)是负责响应免疫系统,形成抗体的。因此,埃博拉病毒一开始就阻断了这个信号,就好像两军刚刚交锋,其中一方就和大部队失联了,被剿灭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不止如此,埃博拉病毒还会攻击人体的巨噬细胞、肝细胞。总之,有可能成为它敌人的细胞,都会成为它攻击的对象。 接下来,埃博拉病毒还会入侵大脑。因此,很多患者在临终之前,都会出现癫痫性痉挛,甚至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十分可怕。 最吓人的,就是我们说的出血症状了。埃博拉病毒本身就能释放出一氧化二氮,破坏患者的血管。再加上杀死巨噬细胞释放出其中大量炎症分子,更是家中的血管的破坏。同时,埃博拉病毒还会产生促进凝血的蛋白,让患者血管内产生大量凝块,减缓甚至阻断血液的流动。两个症状加在一起,就会导致血管破裂,于是出现了出血的症状。 出血之初,还只是牙龈这些易出血的部位显露症状。接下来,唾液腺、眼睛、心脏等等各个部位,只要有孔的地方,就有可能渗出血液。即使是没孔的地方,也未必就能幸免。严重的患者,连皮肤都会出现裂痕,然后有血液渗出来,十分恐怖。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方式,正是体液传播。因此,这种全身出血的现象,表面上是患者的症状,实则是埃博拉病毒实现传播的一种手段。为了自身传播而“下此毒手”,可怕,可恨! 直到现在,人类几乎还没有找到在埃博拉爆发时能够幸存的宿主,最有可能的,还是最近最为臭名昭著的动物——蝙蝠。 实际上,除了宿主之外,埃博拉病毒身上的谜题,还有很多。比如第一个患者是如何感染的,仍然是个谜。而且,我们目前仍然没有开发出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治疗方法也极其有限,因此导致埃博拉病毒有着高达50%~90%的恐怖死亡率。仅仅201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的当年埃博拉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7000! 2015年,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就是颁给了西非埃博拉疫情的一组照片,我们摘录几张。 这个4岁的小女孩,被埃博拉病毒夺走了双亲,成为了孤儿,茕茕孑立,十分凄凉。 Eric Gweah的父亲患病时被治疗中心拒之门外,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在痛苦中死去,又眼睁睁看着掩埋队把父亲的尸体搬走。 16岁的Isatu Sesay年纪轻轻就被感染,此时已经神志不清,拍照片的3个小时候,她就去世了。 导致埃博拉病毒如此肆无忌惮的,大致有三个因素:第一,埃博拉病毒本身比较复杂,这是前提;第二,由于埃博拉病毒主要流行于非洲,对欧美人的伤害很少,所以重视程度不够;第三,世界上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本来就少,而且诸如日本BSL-4实验室和巴西的研究机构,都限于民众等方面的舆论压力(对于病毒保存安全性的担忧),不得不只进行BSL-3的实验,这就更加减少了研究人员的力量。 如果科学家们能够提高重视程度,相信我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了解,会增加很多,在治疗和疫苗方面,也会有重大的突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重视。就像美国新闻网站《洋葱报》讽刺的文章所说的那样:我们距离埃博拉疫苗,还差50个白人。 其中,后者是我国第一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也有对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这个研究所的建立之原因,正是在于17年前的非典。 因此,有对于新冠病毒近亲——非典的研究,和武汉P4实验室的强大实力,相信新冠病毒就像秋后的蚂蚱——跳不了几天了。 各位研究人员,加油,也请你们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