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国人投资收益情况调查

 senllon 2020-02-18

2017年,人们的投资收益情况如何?是糟心的“不堪回首”,还是“稳稳地幸福”,亦或是“一不小心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人在2017年里的投资收益情况,《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45%的受访者对自己2017年的投资不满意。在参与的投资标的方面,宝宝类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基金、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占据了前三名,占比分别为50%、52%和53%。在理财资金投入方面,85%的受访者的资金占比不到年收入的50%。在投资收益方面,48%的受访者收益不到10%。在投资理财的目的方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占比为59%。

45%的受访者对2017年的投资不满意

对于2017年投资行为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45%的受访者不满意,31%的受访者满意,另有2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结合受访者年龄情况来分析,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受调查群体不满意率越高,大专、本科以上群体的不满意度基本超过了平均值45%。

2017年,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调查数据显示,基金、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以及支付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占据了前三名,占比分别为53%、52%和50%。除此之外,P2P类理财产品、保险则占据了第二梯队,占比分别为24%和22%;黄金等贵金属、房产、信托产品占据的是第三梯队,占比分别为10%、10%和7%。(如图1)

总体来看,人们仍将传统理财作为了第一选择,这一点在不同教育层次与收入的人群中并没有显著区别。网络理财方式虽异军突起、表现亮眼,也没有改变上述现状,且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体现得更为明显:40-50岁及以上人群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基本在50%以上。

另外,调查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亮点:尚处于20岁左右95后受访者中有50%选择了“保险”这一选项,反而对“P2P类理财产品”不太感冒。与此同时,对于“P2P类理财产品”,随着受调查者年龄的增加,选择人群的比例则逐渐增多。

这反映出90后人群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更高,但受制于收入、阅历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规避,显示出既大胆又保守的一面,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其实,“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冷却、其他互金产品的兴起,也反映出如下趋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已渗透进生活的各个层面,“互联网+金融”迅速结合,具有参与门槛低、手续便捷、收益多元化这三大优势,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参与。

5成受访者投入资金不到年收入的20%

在资金投入上,调查数据显示,35%的受访者投入了年收入的20%-50%,33%的受访者投入了年收入的10%-20%,投入年收入10%以内的受访者占比为17%。除此之外,10%的受访者投入了年收入的50%-70%,还有4%的“投资狂人”则投入了70%以上的年收入。(如图2)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30-50岁间的人群在资金投入上的占比均高于平均值,超过40%的人群选择将更多收入拿出来进行投资理财,而其他年龄段人群的资金投入占年收入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另外,选择将20%-50%年收入进行理财的人群也是随着月收入的增多而呈现出阶梯化增长的趋势。可以说,这与中国人理财观念息息相关:收入提高→理财更多→财富增值→收入提升,形成了“正能量”的理财生态。

不过,较为尴尬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体力、脑力、健康等都容易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面对更年轻人群的竞争方面未必更有优势,甚至在一些互联网企业,40岁以上人群成为了潜在的被淘汰群体。一些“薪酬倒挂”的行业领域,当处于“中年危机”的人群一旦出现收入断裂情况,很有可能会对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这一人群的危机感更强,选择投资理财以期获得更多保值收益的心理也就更加迫切。

近5成受访者的盈利在10%以内

目前,我国民众普遍的理财偏好还是以“稳健”为主,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反映在本次调查中更加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48%的受访者盈利在10%以内,18%的受访者盈利在10%-20%7%的受访者盈利在20%-30%,仅有2%的受访者盈利超过30%。同时,在亏损方面,9%的受访者亏损在10%以内,7%的受访者亏损10%-20%4%的受访者亏损20%-30%,也有5%的受访者亏损超过了30%(如图3)

深入分析发现,在盈亏比例上,各学历阶层人群的差别不大,但在年龄段上有一定分歧,40-50岁人群的投资盈亏较其他年龄层更为分散。

这反映出常年拥有理财习惯的人群对于财富盈亏的平衡更为全面,这些人群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其他渠道,比如房产等方面的投资。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投资,既能享受较高的收益,也能接受大面积的亏损。

在盈亏的投资标的上,调查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支付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以及基金、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占据盈利的前三名,比例分别为43%、41%和28%。值得注意的是,在亏损上,占据前三名的则是基金、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其他,以及黄金等贵金属。(如图4)

其实,这与中国股市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特点一致,股市上“胜出”的投资者总是少数派。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低,但是收益有保障,仍是多数投资者的首选。

更进一步分析,有50%的95后人群通过“宝宝”类理财产品获得了2017年度最多的盈利,这反映出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快捷方便”的理财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对于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理财领域,本次调查发现,在接受程度上,90后、80后、70后、60后人群呈现出逐渐递减的态势。

其实,在移动支付牢牢占据着先机的今天,年轻人无疑是互联网理财的忠实拥趸。盈余不多的90后人群更喜欢积少成多、有财就去理财的随性生活。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

在理财目的的选择上,59%的受访者选择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与人们的理财心理吻合。紧随其后的是“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保障本金安全”,占比分别为40%34%(如图5)

不过,有83.3%的95后人群则选择了将“学习理财、积累经验”作为理财第一要务,不仅远高于平均值31%,也超过了其他年龄层的选择比例。同时,95后人群选择“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的比例不足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出年轻人无家庭、无约束的生活特征。据报道,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其中,90后近43%处于单身状态,尤其是一线大城市的比例更高。与前辈们不同,他们不着急迈入结婚殿堂,反而将更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投入到自己喜好的事物中,现在流行的“佛系青年”的主力军就是他们:不主动、不拒绝、不奢求……他们的择偶观不再单纯功利化,正朝着多元化发展。

近6成受访者是自己做投资决策

在投资决策中,调查数据显示,58%的受访者是“自己分析决定”,而参考专家意见、朋友推荐和投资顾问辅导的比例分别为18%15%7%(如图6)

即使在投资机构遍地开花、银行推出投资顾问服务层出不穷的时代,本次的受访者依然将投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其实,这种投资方式除了显示出强烈的投资意愿外,也会因不专业、盲目等因素增加更多投资风险。

与此同时,在决策的影响因素方面,“风险程度”“预期收益”排名前两位,分别占比57%55%。紧随其后的是“投资期限”“过去该产品的收益表现”“投资门槛”和“买卖的便利度”,占比均为3成左右。(如图7)

另外,在期望的投资期限上,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更偏好1年或1-2年的短期收益理财方式,占比分别为37%和27%。这与国外的许多投资者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稳定持续的收益,且偏向于长期持有、专业顾问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对投资者来说,2017年,遗憾或是圆满,已成过往。2018年,努力还是懈怠,别留遗憾。

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投资者需要更多地掌握相关技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学会将资金均衡分配至各投资领域、减少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学会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选择靠谱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