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魏蜀吴三国中吴国的权力体系最为复杂。从大的系统上看,孙吴政权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各自都有自己的嫡系人马。而孙权在政权整理后,内部又有本地派与外来派的矛盾;宗室与权臣的矛盾。这些复杂矛盾不断演化,最终催生出孙皓这样的毒瘤,终结了江南一叶。 江南的大部是孙策打下的,但根基很不牢靠。所以,纵观孙吴政权,打山贼一直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就催生了军阀割据。孙吴政权也就将计就计,进行了制度化建设,实行将领世代领兵政策,以此完成人才的选拔与基层政府的构建。这与北周时代的府兵制有些许相似之处,但还远不及府兵制。孙吴的这套体系没有民,只有将。孙策在打江南的时候开始实施,孙权进一步强化了此政策。 在曹操意气风发的时代,孙吴政权武官层面是空前团结的,他们反对投降,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孙吴政权有适合犀利武人最好的制度。这时候孙吴政权的领袖是周瑜,这是孙策时代的嫡系将领。孙权倚重他,但并没有视其为心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并没有拿到绝对的优势兵力,孙氏宗族是另外一种保险。另外,程普作为孙坚时代的元老忠臣,是对周瑜的另一种制衡。 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孙吴政权迎来了喘息的时间。在此时,周瑜成为孙权的心腹大患。可以这样说,对于周瑜的防备远远大于对刘备的防备。孙权在利用刘备对周瑜进行打压。鲁肃作为孙权的嫡系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吴蜀在此间进入到难得的蜜月期。刘备由此借得了荆州,娶了孙权的妹妹,获得了进取的资本。这也是周瑜郁郁不得志的时期,最后凄凉地死去。在他死后,周家在孙权的打压下彻底没落。 在此过程中,孙权发掘了大批年轻将领,成为他的嫡系人马,吕蒙、周泰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孙权有了自己的人马之后,荆州就成了他的战略目标。吴蜀的蜜月期过去了。孙权的嫡系人马也希望借此一战打出自己的威名,获得他们的立身资本。毕竟孙吴政权的体系是鼓励开疆拓土的。由此一战,孙吴政权的立国根基形成了,孙权真正的站稳了脚跟。 夷陵之战中,陆逊横空出世,成为本地派的领袖。孙吴政权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麻烦。孙吴政权也正式进入到了孙权时代。这时候,孙权要做的就是加强个人权威。吕壹获得了他的表演时间。吕壹开始向各大权臣下手,孙权在背后撑腰,即使陆逊等人反对也无济于事。但吕壹最后还是被孙权杀死了,做了孙权的替罪羊。因为孙权最终发现靠一个自己的木偶是动不了地方实力派的。各类武官正在公然抗命,如果不处理吕壹,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的一招就是让权臣们自相残杀。三国时代,袁绍、刘表废立的教训还为时不远,但三国时代的杰出人物曹操、孙权都相继走上了同一条道路,用一句晚年昏庸就解释的了吗?如果仔细推敲相关的势力范围,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孙和的支持者中的代表人物是陆逊、顾谭、朱据,他们都是江东的实力派。孙霸的支持者的代表人物是步骘、吕岱,他们是孙权时代的南渡精英。本地派和南渡派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并且通过夺嫡的形式表现出来。孙权在后面推波助澜,就是为了让两大集团的实力有所削弱,维持权力平衡。这两派两败俱伤之后,孙权选择了孙亮作为继承人,诸葛恪、孙骏作为辅政人选。 原本这是一个较为平衡的安排。诸葛恪作为南渡精英,还有文人气质,这使得诸葛家是本地派与南渡派的缓冲势力,可以得到各方认可。孙骏作为孙氏宗族的代表,潜在的力量非常雄厚。但孙权没有算到的是诸葛恪的秉性。诸葛恪是靠打山贼获得晋升阶梯的,他有足够的动力靠武力撬动权力格局。这是当年周瑜想走的路,也是诸葛亮点亮的路。但诸葛恪的才能远不及以上两位。他的北伐遭到了惨败,权力平衡被打破了,孙吴开启了无休止的内斗之路。 内斗过后,留下一地鸡毛,剩下的还是本地的几大家族。靠着大家族支持上台的孙皓,没有一丝安全感,拼死进行着无厘头式的表演。孙吴政权也走向了末路。在苦苦支撑的陆抗或许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孙皓实际上已经无法阻止权力本地化了。本地的士族又和洛阳的士族一脉相承,到了这个地步,统一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了。 如果对孙吴政权做更进一步的总结的话,那就是北伐无望,导致体系崩塌。孙吴政权的体系设计就是鼓励军人攻城拔地的。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转嫁危机,促使整个体系良性运转。没想到一个张辽就让孙权徒呼奈何了。长江天堑是安全的保证,也是前进的阻碍。无法跨越,就只能坐以待毙。无法寻求外力,最终加大了内部矛盾。这样各大势力集团进行着没有退路的互相攻击,没有决出最终的胜负,一切都不会停止。这也是南方政权的悲哀,历史也一再上演。孙吴政权只不过拉开了时代的大幕。 |
|
来自: baoyisheng143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