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隶书教父刘炳森,经典隶书作品观赏,劲峭遒媚稳健华丽,好字

 知行合一89ili5 2020-02-20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艺术。要了解和研究中国书法的源流,我们就得从汉字的简史说起。中国是文明古国当中唯一一个从古到今一以贯之,基本延续的国家。汉字是从形而成,叫做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久的文字。中国书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通过简练的线条造型和丰富的含义,表达出复杂的意境情趣。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吸引许许多多的观赏者。
隶书文字依靠载体得意流传,因载体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书法效果。不同历史时期的隶书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隶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个性风格,从文字载体、时代书风和个性风格上了解隶书的不同特点,对于加深对隶书书法的理解是十分有益的。秦隶处于隶书的肇始期,魏隶开始走向衰落,唐隶又存在明显局限性。汉隶是隶书的辉煌期,清隶是隶书的复兴期
隶书是左右取分势相对称的组合排列,结体平稳、布白均匀,表现出一种肃穆优雅的静态之美。但宁静并非静止,平稳不可呆板,对称也不是绝对的,要均衡中求变化,静谧中造动势,平中有斜,直中含曲,以形成动与静的结合,平与奇统一。隶书虽以平稳匀称为主,但揖让穿插,高低参差已广泛应用。如《曹全碑》中的“歡”字,“隹”部的四横长短互有参差,竖画向下拉长,形成支点,而“欠”部“撇”画揖让缩短,捺画放开,与左边“隹”的掠画对应,形成动势。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1937年8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自小严格临帖学书,1949年11岁时便名扬乡里。1957年19岁时因其文采、书法超众,被当时研究书法的权威机构“中国书法研究社”破格吸收为最年轻的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艺向以隶、楷著称于世,并兼长行、草。传统功力深厚,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其出版物总发行量达200余万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书道艺术造诣为世界各国书法界人士所熟悉和称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隶书笔意为基本创作取向,糅合草书的艺术特点,使继承与创新得到了较为完美的体现,形成了浑朴、自然的个性特色。结体疏密有致,错落跌宕。整幅作品书写以浓墨为主,随着字意的变化,对每个字相应予以灵活处理,使幅面墨色浓、淡、干、湿、枯相间杂糅,情意陡生,收到了字字不同的显著效果。努力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即:创作时保持宁静、含蓄的心态;用笔时追求浑厚、率真的风格;作品中力求表现自然、高古的格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