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排胆石”的中药!清胆热,化胆瘀,扫胆尘,值得用心学习

 醉青YPS 2020-02-21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大辞典》、《临床实用中药辞典》、《中华药海》、《实用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我,文君然,你不过是粗通中医中药,看了几本破书而已,怎么就来写东西呢?你不怕误导大众吗?

我的回答是:

书籍——的确看了几本,但是破与不破,天地自知。

道理——的确是懂得一点,但精通还是粗通,自有读者评说。

我的文章,到底是真诚地科普中医知识,还是误导大众以谋私利,我认为,千百万读者心中自有评论。

现在,我继续给你谈能养生的中药材。

今天,我想说的是玉米须。

玉米须,就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这个东西太常见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中药。此药最早于《滇南本草》中记载,性味甘、淡、平,无毒,入肝经、肾经、小肠经。

既然谈到中药,自然就要说到其安全性的问题。现在有些人不知道怎么了,一看到中药,就想到它有毒。似乎他指出有毒,能显示他有学问似的。这样的人的确好笑。

我告诉你,如果以对人体是否有害来衡量,你吃的大米饭也有“毒性”。因为糖尿病人主食吃多了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啊。这种情况下,大米饭也“有毒”。那你吃不吃大米饭?

所以,谈有毒无毒,任何时候都是在“相对状态下”而言的。玉米须,到目前为止,学界普遍认为在常规用量下无毒,对人体的心脏、血压、呼吸、末梢血管、肠肌等没有影响。常规量是多少呢?常规是15到30克,大量是30到60克。在这个区间里,用起来没问题。

但是,中医学很严谨。《中华药海》明确指出,玉米须“不作药用时勿服”。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身体上的毛病、偏颇,就没必要服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它还是来纠偏的。你没有偏性,就不用服。玉米须利尿,所以阴虚者慎用。长期大量服用玉米须,要警惕高钾血症。过敏体质慎用玉米须。

玉米须的功效不少,现代医学认为能降糖、降压、利尿等等。我今天主要给你讲它对于胆的养护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玉米须有显著的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可以让胆汁内的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还有胆红素都有降低。研究还发现,服用玉米须制剂之后15分钟到30分钟,人的胆囊会发生反射性的收缩,胆汁的排出量会增加。这就证实,它的确对胆囊炎、胆结石有防治作用。《现代实用中药学》、《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权威著作里,对玉米须的此功效都做了肯定性的研究、论述。

那么,这个玉米须怎么用呢?准备玉米须50克,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煎煮1小时,取药汁服用即可。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了。此法也具备一定的降血压、降血压的功效。

另有一法,就是用玉米须和芦根各30克,茵陈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这个办法出现在《全国中草药汇编》里。此法针对的是泥沙状胆结石,或者较小的处于静止期的小结石。

另外,玉米须也有应对泌尿系结石的功效。《岭南采药录》明确指出,它“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今天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当然了,有人会问,用这个玉米须,肯定能治病吗?

我告诉你,它针对的只是轻症、早期的胆结石患者,而且它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严重的胆结石、胆囊炎,你想用玉米须轻易治好,那是不现实的。不过,既然玉米须具备这样的功效,那就是对读者、患者有益的。既然是有益,就应该为人所知晓。这就是我写此篇文说的初衷。

全文完。欢迎关注“微门诊”,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