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吟诵 | 《定风波》

 MAY的学习簿 2020-02-21

中学语文吟诵教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主持人:郑忠青

述课教师:杜晓波

点评专家:李哲峰

郑忠青,山西阳泉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古诗文吟诵和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

杜晓波,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李哲峰,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邯郸市高中兼职教研员。

定风波(上) 来自吟诵教学 00:00 46:30

【郑忠青】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寒假吟诵初级培训班,今天也顺利结束了,老师们满载着吟诵教学的收获,踏上了回家的路。昨天晚上我们在东方书院的会场也进行着述课,老师们都愿意抓住这样提高的机会,积极地上台展示。述课层级定位准确,述课内容涵盖了中小学,述课效果非常得好。

现在我们又相约在“21点语文吟诵教学课堂”,今天晚上我们活动的主题是苏轼的《定风波》。今天为我们述课的是来自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杜晓波老师。

杜老师是一名高中教师,她是海淀区的骨干教师,古、现代诗文吟诵教学的探索者、实践者。杜老师在《北京教育》《中学生》等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相关的论文被收入到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她的吟诵论文获北京市一等奖,另外,还有些吟诵论文刊登在《海淀教育》上。杜老师曾经荣获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荣誉称号,还应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录播节目,展示特色教育教学理念。杜老师还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台颁发的优秀老师奖。

她是华锋教授的入门弟子,并师从徐建顺教授做吟诵培训教师,给来自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和吟诵爱好者上课,也给幼儿园老师和幼师专业的大学生上课。

下面我们有请杜老师给我们述课!

【杜晓波】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抽出时间我们一起来学习《定风波》。对于《定风波》这个课题,我想先介绍一下,《定风波》的年级是高二,模块是在必修四。人教版的这本书上,必修四第二单元。

整体教学的设计,我是这样做的:

一、整体思路及背景的简介:

在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这样迫切的大环境下,用“吟诵读书法”来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文,让学生在声音的感知品味中,理解诗词,了解作者情感。

二、对于教学内容分析:

《定风波》是苏轼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旷达之情。作品分小序、上阕、下阕三部分。小序说明时间地点事由等背景因素,上阕是在雨中的吟啸徐行的叙写,下阕是以近取譬,表达经风雨后对于人生晴雨的领悟。

三、关于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在高一学习的基础上,他们了解了词的相关元素,比如词牌名,词的分类等,也读过苏轼的《赤壁赋》,本课旨在进一步理解苏轼的旷达人生,在如何面对挫折这些方面,从苏轼的词里汲取人生力量。

四、关于课时目标,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通过“吟诵读书法”,理解、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词鉴赏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入手;从内容入手,明字意,见形象;分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的探究】

划平仄,定高低,明声情,反复吟诵,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形象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情趣与理趣。

这个设计也体现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吟诵学习法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感受吟诵声音之美是审美情趣的培养,探究情感,交流感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析词品文的能力。

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我解说一下课本上这一单元的整体教学的目标以及设计。本单元选篇,包括了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

单元要求:

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练习,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从词的章法入手,详细分析词中关键性的语句,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掌握一些鉴赏方法。

六、本课时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有这么几个方面:

1、是吟诵指导,充分体会声音,诠释诗词的意蕴和美感;

2、探讨词人的形象;

3、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音韵;

4、有人评价这首词是“即景生情,缘事谈理”,那么也请同学们谈谈想法。

在这个设计当中,有课堂学习评价的这样一个设计,主要是在三个环节:

①在吟诵这个环节,老师鼓励学生们发声,张口即是赢家,老师评,同学互评;

②小组讨论,共享成果,尤其是谈自己感悟这一环节,我把诗词发给大家。

同时我让学生活动:第一、画平仄符号,确定字的读音长短高低;二是划一句当中高音所在之处,也就是这一个句子要强调什么,用曲线简单地表达。

③要发现词牌《定风波》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在它音韵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以上三张照片依次完成了刚才我的三个任务,一个是划平仄,标长短,另外就是明高低,看看这一句当中哪一个词是需要强调的,哪一个词在音律的这样一个表达上,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这是一个草表,大致是这样一个意思,同学们也能这样划出来。

那么关于《定风波》这个词牌名在音乐上的运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一句一句地去看,然后发现它的格律,数了数,总共有六十二个字,上片有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平韵。那么这样的调子也是一种比较谐婉、比较婉曲的曲调,以隔句或者三句一谐韵为标准,韵味均匀,又多选用平声韵部的字,多呈现“纡徐为言”的一种姿态。凡属句句押韵的一段,声情比较迫促,隔句押韵的所在,即转入缓和。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上下片以平韵为主,上片第三、第四句,下片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句又渐入了仄韵。宋词填出来的都大致如此。那么我们一起把这个韵字划出来,上阕当中,平声韵有“声”“行”,仄声韵有“马”和“怕”;下阕当中,平声韵有“生”“迎”“晴”,仄声韵有“醒”“冷”“处”“去”。整首词押的是平声韵,下平八庚韵,这是一个矜持而悠长,清静而淡泊声情的韵。

“马”是属于二十一“马”韵,“怕”是属于二十二祃韵,这个词可以上去声通押,有率真、豪放之感。下阕的“处”和“去”,押的都是上声六“语”韵。那么以上的这些音韵,我们划出来了,找出来了,于是进行诵读,诵读一遍诗词,我们明确了含义,词中记叙的是一次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上阕写了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阕写了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那么以下我们就开始进入明字意、明情感来学吟诵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的方法是请同学解读诗句:你认为诗句中哪些词语或意象最具表现力?或最具有深意?需要用高音去强调突出的,请用批注法标记,然后用声音去诠释、表达你所理解到的。

第一组我给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这两句当中,请同学们咬文嚼字去感悟。这样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一起来分享结果,同学们找到了这样一些词,比如说“莫听”,“莫听”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批注标志是劝导,不受外界的影响,外物不足以萦怀。第二是“穿林打叶声”,这时候表现的是疾风骤雨,林间似乎听见噼啪作响的声音。第三个是“何妨”,就是镇定自若,还有一点点小小的挑战的意味。第四,找出了“吟啸”,较之与“穿林打叶声”,且吟且啸,吟咏、长啸是一个怎样的情态?会用怎样的声音呢?这几句当中还有一个“且徐行”,就是慢慢地踱着方步,沉静、闲适、从容的姿态。

好了,有了这些分析之后,我们就来用声音去表达,在这里,我们一起吟诵,探究声音、语调,“莫听”句,表达劝诫,“莫”是入声字,“听”在古音中有平声和去声两个读音,“听”在这里处于需要讲究格律的位置上,所以读去声。“莫听”吟诵时音强而短促,表示劝诫,坚决,强调“不听不听”!“穿林打叶”,速度稍快,一是雨疾,二是“叶”是入声字,雨点打在叶子上清脆、急速。所以从作者的用字上来讲,他有意在这里表现徐疾有致。韵字“声”是平声字,拖长音,表示雨声连绵不断,下得好大的雨,耳边似乎听得见噼噼啪啪的声音。“徐”字长音,用声音的拉长来表示慢慢行的速度与状态。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句的解读,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此刻请你吟啸徐行于雨中,我设置这么一个情景。这时候同学们就会交流了,就会有同学起来说,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应该这样。他们吟出来的调子,千人千调,这是咱们吟诵的一个特点。每个人理解的大致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出来的时候,又有不同,各自有特色。如果我们来吟诵,应该是怎样的呢?老师们你们也试一试。我是这样表达的。(吟诵)

那么刚才的两句分析完了之后,我给出了第二组,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么我们通过讨论,同学们也纷纷起来回答,他们有这样一些词语挑出来做注解、做批注,第一是“骑马者”和“竹杖芒鞋者”,这两个拿出来对比。为什么是和马比呢?仔细分析一下,是人和人比,是“竹杖芒鞋者”“骑马者”来比。那为什么要这两种人来比呢?他们讨论的结果就觉得“骑马者”是达官贵人,而“竹杖芒鞋披蓑衣者”是隐者着装的标志。

刚才比较了“骑马者”和“竹杖芒鞋者”,一个是达官贵人,一个是隐者,或者说百姓的一种着装,那这两种人比,为什么会“轻胜马”呢?他们也想了这个“轻”是什么,他们联想到“无案牍之劳形”啊,“轻胜马”,这实际上是作者的一个主观感受,他会“轻胜马”吗?可能不比马跑得快,但是内心却是闲适轻松的。我又让他们把“任”来做了一个组词,那么组词有哪些呢?比如说“任性”“任何”“任意”“任性”等等,无论组什么词,都透着那么得洒脱与不管不顾,那么他凭什么能这样呢?

我们关注了一个“蓑”,这个“蓑”是一种雨具,他不是没有雨具吗?所以这个时候其实由实到虚了,让他能够抵挡风雨的是他内心坚定的信念,是他强大的内心,是他阔大的胸怀,是他随遇而安、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是他黄州、惠州、儋州的功绩。平生如果注定是烟雨,他有他抵抗风雨的方式,所以学生们在这里也要学会文意的虚实转换,眼前景、心中情,表象与深意,浅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于是大家又挑出来“谁怕”,这是表明心志,是他把挑战的倔强这样的意思,放在“谁怕”两个字里边了。那么,学生们也总结“任”,就是放任,自由,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搏击风雨,笑傲人生。这是以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大家得出的解读。

那么有了这些解读之后,我们就要来进行声音的表达了。那声音的表达应该怎样呢?语调里有点小小的戏谑,有点小小的自嘲,有点小小的喜悦,还有一点小小的意外,大家想是不是这样的?调子可以稍高一些,把不屑、不羁的感觉吟诵出来。这份豪放是在骨子里的,因为“竹杖芒鞋”是抵不过骑马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却说“轻胜马”,这是词人独特的感受。“鞋”“轻”“蓑”“平”“生”这些平声字,将其音拉长,各有其意味。“竹杖”为仄声字,不宜长读,而且“竹”是一个入声字,“鞋”是个中心词,它与马来比,竹杖芒鞋,与马来比,“轻”是比的结果,所以长吟表示轻快,内心的轻松,“无案牍之劳形”的一种闲适。“蓑”是平生字,同时“蓑”是外在形象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意象,平声拉长,可以给到充分的时长,这种不羁、不惧、不屑的倔强状态与生命等长,放任自由、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竹”和“一”是入声字,要体现出来。

那么有了这些分析之后,我们怎么去吟诵呢?同学们当然有各自不同的吟诵,他们还有自己的那种形态的表达,他们有体态的语言,那么在这里我来表达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吟诵略)那么老师刚才试着吟诵了一下,自己要表达的话是怎样的情况?自己试一试。

第二组句子拿出来之后,我就给出了第三组,第三组就是到下阕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同样的让同学们来找、来理解、来诠释、来表达,那么后来同学们得出这样一些解答,他们发现了冷与暖这样的对照,阴和晴这样的对照。所以他们说:料峭春风冷,山头斜阳暖;自然阴晴无定,人生祸福难料;但人有一丝丝的喜悦,一丝丝的得意,“山头斜照却相迎”,似乎如自己所预料的一样。

那我们来做一下吟诵的探究。“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应该用一种叙事调,如果吟诵时在“微冷”的地方,在声音上做一点点播音的处理,比如上滑或者下滑音,我觉得都可以,退一点点的腔,做一点点处理的话,我觉得会好一些,就像是甚是不禁地打了一个寒战,然后急转,音调可以调高一些,为了“照”仄声,和“却”是入声字,“山头”起音就有意高一些。“相迎”是平声字,可在“却”音高的水平上拉长,有几分得意,有几分欣喜,用长音来表达。那我们怎么表达呢?(吟诵略)我起调高了一些,老师们吟的时候肯定吟得比我好多了。

根据刚才的分析,应该说,有时候这样一个小小的平仄高低的处理,可能也是根据诗词的情感去做具体的分析。因为刚才我想突出那一点点的喜悦,那一点点的、一丝丝的得意,所以我一想,哎呀,你看刚才是“料峭春风”,刚才是雨,现在是晴,你看山头那边的夕阳,不就在迎着我吗?哪里还有雨?所以“相迎”也可以调高一些,跟“却”的音高平着拉也是可以的。

我就给出第四组句子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当然意蕴非得深厚了,也让同学们也慢慢去揣摩,也慢慢去咬文嚼字、咀嚼涵泳。大家得出的有做标注的,要做批注的。词有这样一些,“回首”,就是回过头来再看;二是“向来萧瑟处”,就是刚才“穿林打叶声”的地方;第三是风雨也好,晴明也好,都是一样的,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么在这里我又给他们想了一个活动,我说请同学们将自然界的风雨晴明替换成生活中的风雨晴明,你们会想到哪些词呢?我们也一起想一想。好,经过思考,大家就得出这样一些词,都是一组一组的反义词。比如说生和死,荣与辱,胜与败,利和害,得与失,是和非,高与低等等,我就不再举例。

那么有了这些之后,我们也想吟诵,探究到底应该怎样来吟诵?这时候我们发现语调应该是舒缓的、静和的、通达的。“瑟”是急速短促,表示反思。“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地方,释然、豁达、放旷。要突出两个“无”,用平声字来拉长音。“晴”是韵字,又是一词中最后一个字,所以有理由拉长,还可以做些修饰,让人在语音中,在拉长声音的延展中听出,等殷勤、等生死、等厉害、等得失,等盛衰荣辱的旷达的人生态度。

大家探讨完了之后,咬文嚼字,慢慢涵泳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反复吟诵,不追求一致,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声音去吟诵,返回到诗句,后看看我这样做是不是达到了我最好的效果,是不是表达了我的理解,同时又符合我们吟诵规则的改变。然后吟诵完了之后,同学们当然有展示,有练习,互相地学习,互相地指正,互相地修改。

这个过程完了之后,我让他们冥想两分钟,闭着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学习的过程,我们的一些收获,也许这些声音可能萦绕在他们的耳畔。回想一下,闭上眼睛。

刚才我发的音频是我今天在讲课之前录的,我分别录了好几回,但是每一次都没有最佳的效果。我暂且放这一首大家先听一听,然后我们就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了。

下一步学习,我就给他们提一个问题:从这首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大家三言两语,从词的里边找依据,找到依据之后,我们这样来概括:这样一个形象从字面上概括,他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的这么一个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他表现的是怎样的一些精神?我们就由实到虚,就是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这么一个形象。

我也跟他们介绍了一下关于苏轼。人们总说他是外儒内道,那“外”是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内”是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荣辱这样一种虚无的态度,所以不禁让我们也很感动。虽然他很多时候是不得志的,但是你看他的功业,你看他为国的忧劳,我们就想起徐老师常说的儒士精神,他们总是要安民济世,总想要实现这样的愿望与人生价值。

这时候我给他们介绍一段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的突围》,关于成熟,他是这样界定的,他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就出现了苏东坡最著名的这样一些诗篇。

以上是对苏东坡这个人的形象的探究,但因为学生们他们说的很多,他们也查了很多资料,而且苏东坡这个人他们并不陌生,所以这个形象差不多能理解,关键是他们学到了什么?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

那么下边我又用以小见大这么一个角度来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句子,那是关于写法方面的一种探究了。我们最后就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并且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淡泊超然的情怀。

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理趣的一个探究。有人评价这首词因自然现象和所经历的事情来表达了思想的感情,阐发了人生哲理,你就此谈谈你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即景生情,缘事谈理”。通过大家讨论,大家每个人回答,或者说大家互相交流之后,形成了这样的语言表述: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等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风雨苦难,不要苦恼,不要被它吓倒,只要坦然相对,一切风雨苦难都将成为过去。

下一个问题我们也来探讨,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的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出你的看法。其实因为之前我们都已经探究过,就是由自然风雨找生活中的风雨,已经替换过了,所以一边是理解,一边是表达,我们形成字面应该怎么表述出来?那么在这里我们是这样表达的:“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也就是说人生中艰难、苦难、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顺境,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艰苦中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这样一种人生境界。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我也做了一个小结,词人用象征手法或者说隐喻的手法,写出了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那么这首词还启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呢?在这个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同学们的答案可多可少,重在体现启发和思考。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后来写上来的,比如有这样一些:阳光总在风雨后。第二句可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句: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第四: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徐行。第六: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第七: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第八:智者人生无晴雨。

那么我又说:请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你感悟到的。同学们有这样的回答,第一个:沉着,就是说再大的穿林打叶的雨声,也无法扰乱一个人既有的脚步,只要你不惧风雨,亦能吟啸徐行。第二:豪迈。竹杖芒鞋又怎样?我独以之抵挡风,趟过雨,自觉轻胜马。第三:随遇而安,顺应自然。料峭春风冷,山头斜阳暖,人生无定,祸福难料,不如顺应自然。第四个词:通达,无风雨,无晴明,等厉害,等盛衰,练就生性的韧度、生命的厚度、内心的深度、灵魂的高度。

那么我对这篇课文,从两个方面做了一个结束,做了一个小结。第一个是从思想的层面,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成长自我,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利家利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没有打败我们的那些风雨,最终都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第二,我从学法的层面去做一个总结。我以叶圣陶老先生的一段话来作结语,用以理解、把握现代人如何合理运用古人吟诵这种读书法。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说到: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好了,让吟诵成为一种习惯!感受声音之美,它像清风明月,目遇之,耳得之,成色成声,浸润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成长。

我这节课就给他们讲这么多,然后下边我布置的一个作业,我布置的作业是:

第1道题,读完这首诗这首词,为苏东坡写一段颁奖词。

第2个题,是回家以后用吟诵的读书法去解读下列诗句,我给的是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云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我想这这首诗和《定风波》这首词是有相同之处的。我希望他们能做到,希望他们读到同时吟诵出来,这是我对他们布置了两个作业。

好了,尊敬的各位老师,我的述课就到这里结束了,下面是我自己吟咏的《定风波》,谢谢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和学习,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批评,谢谢!

定风波·杜晓波 来自吟诵教学 00:00 02:05
定风波下 来自吟诵教学 00:00 30:28

【郑忠青】

感谢杜老师的述课,杜老师刚才的述课,从这一课的整体思路以及背景资料、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学情的分析、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她的教学实施非常得详尽。从述课当中我们感觉到杜老师备课非常得充分,述课非常得用心,杜老师在教学实施这个过程里,我听出了杜老师在吟诵教学的时候,她在积极努力的践行着,积极努力地在运用着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入了文本,走进眼前景,揣摩心中情。

另外在述课当中,我也感受到了杜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吟诵不必追求一致。我们知道吟诵就是一个读书的过程,它在遵守词读法规则的基础上,容许学生有差异,你得讲出道理来。还有杜老师自身一遍一遍地吟诵,而且把她自己的度曲吟诵也发到了我们群里,我们都听得已经陶醉了,可是杜老师自己还是不满意。杜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令我感动,真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下面是我们的点评环节,今天我们邀请到的点评专家是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的语文高级教师,李哲峰老师。李老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是邯郸市高中兼职教研员,全国语文优秀教师,吟诵名师。李老师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去讲学,他的古诗文吟诵课,学生非常喜欢,尤其是文言文,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懂得了读文言文的时候要读出文气,写文章的时候要讲究文气,以至于他的学生在高考当中语文成绩是非常得出色,下面我们有请李老师!

【李哲峰】

老师们晚上好!刚才听了杜老师这节课,让我感到非常得激动,同时又非常得欣慰。杜老师这节课娓娓道来,为什么我说特别的欣慰呢?我就从刚才杜老师最后引用的叶老的那句名言开始讲起,因为这句话对我来讲,也是非常有感触的,经常引用。

叶老说,我们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他要求我们在讲课文的过程中,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我觉得杜老师今天这节课很好地落实了叶老的说法,把理智的了解和亲切的体会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咱们现在针对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过度的解读,一味的分析,而不懂得去体会吟诵这个现象。所以我们开展吟诵教学,实际上我们就是要很好地去践行叶老所说的,要将讨究和吟诵结合在一起。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语文老师上的语文课,分析很多,但是唯独少了琅琅的读书声。

叶老曾经说,语文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他说语文课就是一门读的学科,正因如此,读,亲切的体会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然而,恕我直言,今天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发现前面听很多老师的课,他们都试图借助吟诵去弥补过多的理性分析,而出现了亲切的体会缺席这个问题,所以又矫枉过正了,一味地去吟诵、去体会,而放弃了理性的分析。

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的体会气盛言宜,再通过声之高下、气之长短的吟诵,去体现我们自己分析的结果,呈现我们的结果,如此交织往复,诗词就自然的融入到了学生的思想里边。应该这么讲,讨究和吟诵,二者是相得益彰、不可或缺的。

而在杜老师这节课里边,我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那么有的老师也分析了,分析的是什么?现在在我们吟诵老师的课堂里边,我经常会发现大家把分析就局限在了语音分析上了,这一点的确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分析语音,这个做法我觉得也是不太可取的。就像我们过去的语文课,单一的只是从意象角度去分析,无疑这也是不对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原来单一的依靠意象分析诗词,到现在的又单一的从语音方面去分析诗词,这都是不好的。

其实在徐老师这里大家不难发现,徐老师不光有语音方面的分析,还有意象方面的分析、文体方面的分析等等。换句话说,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的体会或者是讨究,不光是强调语音分析,声音的分析不是理性分析的全部,理性分析也绝不能够等同于只有声音的分析。比如说刚才杜老师的这节课里边,我们会发现她就有很多文意的分析,在她的语音分析之后,有四个环节,分别是就形象,还有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蕴探究,这个句子理解,用杜老师的话来讲,这是写法的分析。还有即景生情这个特点,手法的分析。另外还有对于炼字、炼句这方面的品析。如果熟悉高考的老师都会发现,刚才杜老师又增加了这四项分析,是在语义或文意方面的分析,它涉及我们高考考点里边的诗歌的形象、技巧、语言,当然也直接指向思想情感,而这四点正是我们高考需要落实的,于是她就把吟诵和高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此我说这是一节非常接地气的语文课,这也是一种分析,当然文意的分析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其实它不只是文意的分析,如果我们细究起来,其实还可以包括意象的分析、文体的分析、逻辑的分析等等。

我们今天要吟诵,但是不能够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不要讨究了。我们今天要讨究,但是不一定非是在语音方面的讨究,还包括其他方面的讨究。比如说我刚才说的这几点,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这样的选择?如逻辑方面的分析,有人说诗歌还有逻辑吗?诗歌也有诗歌的逻辑,甚至诗歌里面还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然而您会发现,越是那些与逻辑相悖谬的地方,越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也越是诗歌所特有的东西。

这首诗歌里面就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说小序中明明说到“雨具先去”,但是词中却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底他穿着蓑还是没穿蓑呢?再比如说刚才杜老师所提到的,这“竹杖芒鞋”怎么反而比马还轻快了呢?再比如说,为什么明明先是雨过天晴,天气变化无常,诗人最后却来了一句话说“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呢?这些地方看上去又是不合情理的地方,是逻辑破绽的地方,也是学生困惑的地方。然而正是学生困惑的地方,这才是我们课堂最好的升华力量。我们就可以以它为抓手,直接带领着学生直抵苏轼的内心深处。

大家想这里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实际上这里边的隐语是有象征意义的,它是一种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外化。诗歌不是写实的,诗歌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一对比,我们就可以了解诗的特征了,其实是高于生活的。再比如说“竹杖芒鞋”为什么比马还快?刚才杜老师分析得就非常好,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同时也有它的文化内涵。“竹杖芒鞋”和“马”都是身份,或者是说他们的一种外化,前者是平民,后者是官员,“竹杖芒鞋轻胜马”,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无官一身轻。再比如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更是要这样理解了,这句话看上去是完全被扭的。然而这里边最难理解的这句话,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一种佛教的思想。《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无所往,而生其心”,在佛教的世界里边,一切都是幻相,所以我们不能有执念。

这首词上片说的是风雨,下片说的是晴天。风雨,是“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之后,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儒家的,是无欲则刚,是道家的,是安时处顺;而晴天之后,诗人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佛家的,是看破红尘,是没有执念了,是一切都是虚妄的。可见这首诗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就通过“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前边一句话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是步步深入的,也可以看到诗词背后诗人的痛苦和诗人的纠结。

我们还可以从意象方面进行分析,这一点杜老师刚才也穿插进去了,也做得很好。还以刚才那三句话为例,我觉得这里边有几个意象也值得我们分析。

第一个意象就是“蓑衣”,“蓑衣”是渔翁、渔父、耕种、放牧之人的一个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到了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等等,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这里边同时还涉及了“渔父”意象,也是一个文化意象,这个意象从《庄子》中走来,到《史记·屈原列传》中随遇而安,这两个意象都是非常固定的。那么这些意象的解读分析也非常重要,“蓑衣”“渔父”,要么是崇尚自然,追求闲适,要么是仕途失意,隐身江湖。

那么通过这些意象的分析,也利于我们去探究这首诗歌它的主题,而且这两个意象已经成为了咱们中国特殊的文化符号而存在。苏轼写《定风波》的同一年就曾经写过《渔父四首》,有《渔夫醒》《渔父饮》《渔父醉》《渔父笑》,同时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调笑令· 渔父》。这些诗歌意象用的都一样,都可以拿来作为参考,很好地去理解《定风波》。

此外,再比如说这里边,在第二句我提到的“马”的意象,古代的时候一做官叫什么?叫“走马上任”,马似乎和官就有着不解之缘,起码就是为官。我们高中诗词里边还有一首陆游的“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前面徐老师也曾经分析过这首诗,大家肯定印象很深,那么这就是做官的一个标志,甚至马还分肥马和瘦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官阶的高低,或者是官员是否清廉。

第三,再比如说这里边第三句我所说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或者说重要的文化符号。“归去”,表面上看,是说归去的路上,或者说回到住处,实际上也可以指归隐江湖。苏轼现存的诗词一共有三百六十多首,然而这个“归”字在他的诗词里边一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不到四首诗就要出现一个“归”字。从这个角度来讲,“归”字也是深刻完美的,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心乡子》“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就是一个例子。

再比如说,还有文体的分析。文体的分析也非常关键,而在这一点上杜老师也做到了。杜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就特别地解释了文体的特点,把这个词的词牌给大家很好地介绍了一下。我们一定要抓住文体的特征,从文体的角度去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文体是作品艺术个性的一个外化,其实也是一种思维的外化,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千万不要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说它本身也是一个内容。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离开了文体,语文就成了空壳,换句话说,语文本身就是在探求这一篇独特的审美特征,这就是本体的价值。没有了文体的教学就没有了语文,阅读是一种思维,用王明生先生的话来讲,阅读意味着他对某一种特定文体进行解码和解释的一种行为。我觉得我们中学老师要牢牢地把握住,我们特别要抓住他为什么用的是词?

比如说这首词,我在讲这首词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文体特征,就做了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怎么来对比。我就问同学们:这个时候苏轼用的是这首词的形式来写的,我们能不能把它改成古风?把文字中的“谁怕”“微冷”“归去”这六个字删掉了,删掉了以后可以不可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删减,我们发现也不错,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你看多好啊。可是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这样之后发现加上“谁怕”“微冷”“归去”,跟不加是不一样的,不加少了什么?就是少了那种快意人生的洒脱。同时我再让学生进行一次修改,我说能不能再改一次?我说这首诗太胖了,给它减肥,刚才把它剪成了七言古诗,我现在把它改成五古,可以不可以?学生很快就改出来了:

莫听大叶声,何妨且徐行。芒鞋轻胜马,烟雨任平生。

春风吹酒醒,斜照却相迎,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晴。

这个也可以嘛,然而经过吟诵对比,一是平仄不谐了,再加上第二点,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去成五古以后,诗歌显得非常呆板,而且不能够体现作者内心的复杂与纠结了,声高反而显得明快了。您看,这就是对文体的一个分析,让孩子们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现文体它到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非要用词?为什么非要用《定风波》而不是别的词牌呢?

总之,我们再回到刚才所说的那句话上,叶老告诉我们,一定要亲切地体会,同时还要加上理性地分析,理智地分析,了解和亲切的体会都不可少,既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讨究又不简单的,或者不仅仅是语音方面的讨究,其他方面的讨究也不可偏废。我想只有这样这首诗词才能够被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而今天杜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当然在这里边我也斗胆对杜老师的这节课提两个自己的想法,不成熟的想法,希望杜老师能够理解,不当之处还请杜老师和在手机那边的其他老师指证。

第一点,我觉得杜老师的这节课在吟诵穿插教学上还有不足,只是在语音方面穿插了吟诵,在其它之后的四个环节里边没有吟诵。我想最好的吟诵课应该是把吟诵贯穿在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独立的在讨究之外,即讨究之后就用声音来展示,来呈现我们讨教的成果,同时也用声音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说杜老师可以在后边分析形象、语言、技巧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穿插上吟诵,而不仅仅限于只是在声音分析的时候吟诵。

第二,我还没有查,但是刚刚才杜老师在说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杜老师说,《定风波》这个词牌里面的“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听”定义为一声,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查一查。因为“听”字在古代的时候,既可以读作“tīng”,也可以读作“ting(四声)”。在我的印象中,《定风波》有两个词牌,您刚才说对了,它是平仄韵,错叶歌。但是你比如说我想到的,你看“莫听穿林打叶声”,它不可能是仄平平平仄仄平。比如说我想到了欧阳炯的那一首“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你看“暖日”,我想《定风波》,在这个词牌里边应该是仄韵比较合适,应该是“莫听(四声)林打叶声”,而不是“莫听tīng穿林打叶声”。但是我们因为现在涉及到一个矛盾的问题,我们跟学生读的时候应该是读成“莫听tīng”了,我也读成“莫听tīng”,但是在吟诵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按词牌来更好一些。

《定风波》还有一个牌,你比如说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第一句子出来倒是仄平平,然而它的断句方式和这个不一样,和这个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三、四断句的。当然这是我刚才想到的这两首词,因为时间关系,刚才在听您讲,我没有时间去看韵书,也没找到韵书,老师们还可以找。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然而白璧微瑕,小眚不掩大德,从整体来讲,这节课还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好的,我就评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杜老师,谢谢郑老师!

【郑忠青】

谢谢李老师的点评!李老师用了两个词语,一个是激动,一个是欣喜,肯定了杜老师的这堂很接地气的课。李老师也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在课中过度地去解读,而不去体会吟诵,同时也提醒大家也不要去一味地追求吟诵,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这也是叶老的意思。

在我们现阶段的语文课堂呈现的是什么状态?我们老师讲的多,老师解读过度,吟诵是很不够的,甚至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吟诵。我们群里的高中老师不妨也和杜老师、李老师一样,先让吟诵回到我们的高中课堂,他们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别着急,先用吟诵替换课堂当中的朗读,我们再慢慢地往前走。

第二个李老师还肯定了杜老师的课堂,把吟诵和高考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三,把看似不合逻辑的三个地方作为教学的生发点来教学。

当然李老师也提出了今后提升的地方,把吟诵贯穿在我们整个的古诗文课堂当中去,李老师,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高?我知道李老师的课堂是这样的,因为您做吟诵很多年了,所以您有这方面的经验。当然这个目标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要朝着目标去努力,但是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是吧?因为两位老师在全国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高中老师,他们经常出去做讲座,他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另外,李老师提到了“听ting(四声)”,我刚才其实也在这儿也听出来了,在这儿我也赞成“莫听(四声)穿林打叶声”,这儿读“听(四声)”。因为这首词它是有格律的,“林”是平声,“叶”是仄声,那这儿就应该是“听ting(四声)”,你看,仄平仄,而下面“何妨吟啸且徐行”,“妨”是平,“啸”是仄,“徐”是平,那么对的正是平仄平,所以这儿读“ting(四声)”比较合适。

好了,再次感谢杜老师和李老师,你们辛苦了!老师们,让吟诵成为一种习惯,感受声音之美,它像清风明月目遇之、耳得之,成色成声,浸润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成长。谢谢大家!

时间也快两小时了,下面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高中老师,可以提出来,一起和我们的杜老师、李老师,还有群里头的老师们共同交流探讨,我们也可以在群里去吟诵这首词,再次感谢大家!今天晚上我们的活动,先到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