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个人,谁的武侠小说成就更高?

 小小头像 2020-02-22

网上看到这个说法很好:

金庸是承上启下的武侠宗师,在继承与推广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作品对几代华人的影响极大。有称“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作品也有被翻译为外文。可见他之大影响。我认为,金庸先生的地位,除了白羽先生,无人可比。 可以说,金庸是新发展中的执牛耳者,古龙是大高峰上的桂冠诗人。

古龙是武侠史中,目前最后一位出场的“大侠”。倪匡有评,古龙本身,就是他手下众多侠客的集合。古龙比较随意,但并非廉价浪子。古龙,幼年坎坷,经历广阔。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恐怕金庸先生不会有这样的江湖生活)。他的武侠主义独树一帜,是又一新武侠的代表思想。在外国文学影响下,完善武侠,发掘人性中。古龙是无双的,永远第一。

梁羽生先生是新派武侠之开山人。他介于新旧之间的(这点有些像但丁),可能会有些转型不完全。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方面,感觉金庸做的更加出色:

1,心理描写

在金庸的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有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生动的刻画了人物形象。虽然他们本领高强,但也是活生生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觉得故事很真实,更容易接受这样的人物。

2,美食描写

在作品中出现过几次,比如射雕中对黄蓉手艺的描写,神雕中洪七公对油炸蜈蚣的介绍,都让人感到色香味俱全,很想尝试一番。

3,笔法细腻

对人物的样貌、动作和语言,都有很细腻的描写,仿佛在看一副白描画,人物栩栩如生,符合人物的身份,活灵活现,好像就在面前。

4,丰富的文化

金庸作品中,涉及了大量诗词,历史,名胜、书法、围棋等等,佛教、道教也有涉猎,像风土民情的文化长卷。虽然有人评论其中存在一些错误,但作为了解性的介绍,却非常不错,让人在欣赏武侠作品的同时,对这些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兴趣。

5,武侠世界的形成

就像电影《少林寺》上映时,无数少年为此着迷,更有很多人千里赶往嵩山去学武。金庸作品流行起来后,少林、武当都成为江湖中著名门派,华山派、峨嵋派也变得出名;一提起武林高手,便想起“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有名的江湖活动“华山论剑”,大侠郭靖等等。其中也有古龙的贡献,提起毒药,马上会想到唐门。这些代表性的门派、人物和活动,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武侠世界,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有来自于金庸的作品。

结论

虽然同样喜欢古龙、梁羽生的作品,但是觉得金庸的作品在上述几个方面做得更为出色,作品更有韵味,因此认为他的武侠小说成就更高。


先按照梁、金、古三人写武侠小说时间先后顺序单独介绍一下。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于1954年1月20日在《新晚报》以署名“梁羽生”发表《龙虎斗京华》,同年8月1日毕刊。8月11日,《新晚报》发表《草莽龙蛇传》。9月,(香港)文宗出版社出版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第一个版本。

金庸,原名查良镛,在1955年2月在《新晚报》发表《书剑恩仇录》。

关于梁金的武侠小说创作之前发生了一桩社会事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有可能就不会出现梁大侠和金大侠了。事件发生在1954年,当时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了争执,先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一决雌雄。太极派掌门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陈克夫各自为了门派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大打出手。这个事件经当地报纸媒体报道,轰动香港。

对于这一事件,有一个人灵机一动,遂在比武第二天,先在报上预告了讲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这个人就是梁和金共同的伯乐 ——罗孚(原名罗承勋)。随后罗孚先找了梁羽生写,于是就诞生了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梁的武侠小说深受读者欢迎。1955年2月,梁羽生的《草莽英雄传》连载结束,由于他本人事务繁忙,无暇再写稿。眼看版面要开天窗,此时,罗孚又想到了另一位——查良镛。此前查良镛没写过武侠小说,不知道写什么东西,忽然就想起他家乡海宁的一段流传故事,说是乾隆本是陈阁老之子的故事,这个流传的故事给了查良镛的创作灵感。于是,《书剑恩仇录》就诞生了,署名金庸。但《书剑恩仇录》并没有完全摆脱旧派武侠小说的窠臼,只是有了点新派武侠小说的样子。

古龙,原名熊耀华,在1960年出版处女作《苍穹神剑》。古龙的作品可分两个时期,前期的尝试比较多,作品多是中规中矩,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像早期作品《孤星传》、《护花铃》《情人箭》、《大旗英雄传》等,里面的写作技法不乏模仿梁金的痕迹;到了1964年出版的《浣花洗剑录》,成为古龙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天屠龙记》中提出的“无招胜有招”,并且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侠蹊径,由此开始了古龙独特的武打描写方式,出现了古龙巅峰期的诸多经典作品,项《陆小凤传奇》、《天涯明月刀》、《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等。

随后引用文章上的旧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各自侧重点以做区别。

在近代武侠小说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是以1954年梁羽生於《新晚报》刊载的「龙虎斗京华」为分水岭,将武侠小说分为新、旧派武侠。在梁羽生之前的通称为旧派武侠,其中以南派的赵焕亭、平江不肖生以及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卢、郑证因、朱贞木)为代表;而五○年代之後的新派武侠,则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作家最负盛名。
此外,新派武侠在内容、观念和写作技巧上,也与旧派武侠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您要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从下列几个特点来做判断:
-旧派武侠-
武侠小说在清末民初的年代曾经盛极一时,而这段时期问世的武侠小说则被归类为旧派武侠,其对後代的武侠小说发展影响至深、有开拓奠基之功。
旧派武侠大概有下列几项特点:
1 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报恩复仇、除暴安良、剿匪平盗和民族斗争。
2 在武功描写上,或为神奇剑术、或为平实技击。
3 在小说技巧方面,基本采用章回体的小说格式和史传描写方法。
4 在观念上,主要是写善恶之争,通过平民与豪强、侠客与恶霸、清官与贪官污吏等之间矛盾斗争,来显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新派武侠-
在五○年代之後,新派武侠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格局,让逐渐式微的武侠风气又攀上另一个巅峰。其实新派与旧派之间并不能完全分割,在初期时,新派武侠也承袭了大量的旧派武侠元素,不过新派武侠突破了旧藩篱,使之更具现代感、多样化,且在剧情铺陈或写法上也与旧派迥异:
1 联系历史而不拘泥於历史,充分敞开想像。
2 刻划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
3 新派武侠小说也写江湖门派之争、正邪之斗、报恩复仇、除暴安良、民族斗争等仍是主要内容,但同时更注意了描写寻宝探险、情变、艰难的学艺过程和破案解谜等。
4 文体上吸收了大量现代文艺笔法和技巧,语言追求简洁、流畅、口语化,情节结构复杂,擅用多角度展示,心理描写和推理技巧等。
5 武功描写突破了传统的门户之见及「过招」窠臼,而重视内功、点穴、暗器、毒药和心智的较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而以「气势」与一个「快」字决胜,并发掘「武学」内在的生活哲理内容。

从成就方面来讲,三人孰高孰低确实难以判别。引用梁羽生的话,“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话中虽无古龙,但是他的成就同样不可低估。这里打个比方,梁羽生种下了新派武侠生根发芽的种子,金庸使之长成参天大树,而古龙使大树开枝散叶,吸引更多来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