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敦煌石窟,大部分人印象里就是莫高窟,但实际上敦煌石窟是一个群,包括了现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这五个石窟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很相似,在古代均属于敦煌文化圈,可见其系统性。 首先看一下他们的分布: 1、莫高窟 莫高窟所在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一条宕泉河将其一分为二,东面是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三危山,呈暗红色,山体是裸露的岩石,寸草不生。西面是鸣沙山,沙丘高大,成山体状,沙质细腻,也是蜿蜒盘旋,连绵不断。 莫高窟地理: 三危山上东望: 三危山上西望莫高窟: 莫高窟就凿建在宕泉河冲刷鸣沙山的砂砾岩质断崖上。下图来自《中华遗产》2009年10月,摄影:孙志军,这是加固后的状态。另外,宕泉河是尤其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可以说,没有它,也就没有莫高窟,靠近水源永远都是第一原则,例如云冈石窟建在武州川的U形河湾内,龙门石窟建在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等等。 宕泉河发源于祁连山西端的野马南山,出山后,水流潜入地下,经过大约40公里扇形戈壁滩,到大泉、大拉牌等地露出来,在三危山中盘旋15公里。宕泉河谷口北岸,是一片冲积扇似的芦苇地,再往上,是二级台地,有俗称“城城湾”的佛教遗址。 据莫高窟第148窟《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记载,莫高窟是“前流长河,波映重阁”,可见当时宕泉河的水量及莫高窟的辉煌。现在通过莫高窟南区和北区的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一千多年来宕泉河流量逐渐减少,河床逐渐淤高。但从1908年初伯希和拍摄的宕泉河图片中还能看到河床上覆盖着一层厚冰,由此可推测此时的宕泉河流量仍不小。 但很可惜,现在的宕泉河已经衰败成了小溪。后来敦煌研究院在山口处建设了大坝,截流宕泉河绿化窟区,为生物治沙工程提供灌溉水,主河道便常年断流。只有在夏季山洪暴发,冲荡河床之时,我们才能依稀看到曾经宕泉河的模样。 关于莫高窟的初建年代,最早的记载是写于晚唐698年5月14日的《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了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个法号叫乐僔的游方僧人,对佛法信奉十分虔诚,他严格遵守戒律,四处云游弘扬佛法。有一天,他来到了三危山,看见对岸山崖上忽然呈现万丈金光,光芒中似乎有千万尊佛像闪闪发光。他觉得这是佛祖给他的启示,于是就在这片崖壁上架梯凿岩,开凿了第一个佛窟,进行供养及禅定。后来又有一个法号为法良的僧人来到这里,看到乐僔的窟室,也效仿他,在旁边又开凿了一个窟室,莫高建窟乃滥觞于此。 不管乐僔看到的万丈金光是海市蜃楼也好,是他内心禅观的显现也罢,到唐朝时,莫高窟的窟龛已合计一千多,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他们内心的安宁,找到了寄托愿望的所在…… 到今天,莫高窟仍保存洞窟七百多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有492个,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所有洞窟几乎都有壁画彩塑,北区除个别窟,大多是僧人居住的生活窟,修行的禅窟,以及死后埋葬的瘗窟。 莫高窟的窟形、壁画、彩塑,再现了源自印度的佛教经中亚传至中国的过程、变化,以及佛教逐渐中国化的整体进程。从北凉时期,经过北魏、西魏、北周几个朝代,外来的艺术风格逐渐减弱,中原风格逐步加强。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长期的共存发展中,不断地互相交流吸收,直至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同时也使中国文化因此而更为广博。 2、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地处古敦煌城以西,党河北岸的断崖上,故而得此名,它与莫高窟隔着鸣沙山相望。据现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与莫高窟是同一时期。 此处的党河一边是戈壁滩,一边是沙山,西千佛洞就建在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断崖上。 从下面这张西千佛洞导览图上可以看出其所处地理: 西千佛洞现存洞窟16个,除两窟时代不明外,其余从北魏至元,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 3、榆林窟 榆林窟也称万佛峡,开凿在瓜州南部榆林河(也叫踏实河)东西两岸的峭壁上。河岸榆树成荫,宁静幽深的峡谷中隐藏着的就是榆林窟。 榆林窟始建年代无文字可考,有推断说可能开凿于北魏时期,但现存石窟还没有看到唐以前的遗迹,28窟、17窟的壁画、彩塑残迹为初唐风格,因此保守看来开创于唐初是没有问题的。 榆林窟现存洞窟42个,东崖两层,上层20窟,下层11窟,西崖一层,共11窟,包括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朝代。尽管榆林窟的营建与莫高窟一脉相承,但其似乎有意要显得与莫高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在榆林窟看到一些独特的营建方式。榆林窟现存彩塑极少,但壁画非常丰富,有不少是同时期的杰作。 4、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东南90多公里处,因与西千佛洞东西相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又因为其中第7窟绘有接引佛,因此又称"接引寺"。东千佛洞开凿在峡谷河床两岸的断崖上,河水由南向北流淌,可惜早就干涸。东千佛洞现存洞窟最早为西夏时期,元、清、民国皆有营建或重修,现有洞窟23个,有壁画、彩塑的有8窟,东三西五,多为单室窟,现存的壁画则多为佛教密宗内容。 5、肃北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西北约20公里处,建在党河西岸由南向北长约300米的悬崖峭壁上,现存的洞窟共有19个,大部分都已经坍塌或被积沙掩埋,只有中间5窟可以登临,因此被人们称为“五个庙”,但其中1个已在早年被毁。从五个庙上溯约5公里处,还存有1个石窟,俗称为“一个庙”。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看,五个庙石窟既与敦煌石窟一个体系,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专家根据现存四个洞窟的窟形和壁画判断,其中一个开凿于北魏,在西夏或元代曾重修,另三个开凿于曹氏归义军时期, 壁画经历代绘制,多层重叠。底层为北魏时期作品,表层壁画多为五代、北宋、沙州回纥、西夏、元等各个时期绘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