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导学案附课后练习

 滕训超 2020-02-22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掌握辩论这种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值得让我们佩服,那就是他雄辩的口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和学习辩论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来也能练就一番好口才。

二、概念解读

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三、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一)辩论的原则

1.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辩论没有胜负之分,因为辩论的话题本身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决定辩论胜负的不是双方谁掌握了或者坚持了真理,而是看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展示高超的辩论技巧,风趣幽默的语言,令人尊重的个人魅力。

2.尊重辩论对手。辩论的过程决不能演变成双方的谩骂和攻击,要想使自己得到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对手。

3.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双方辩论是基于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往往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也不愿意认输。在辩论中进行某种诡辩是很正常的。但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当对方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时,不能不理睬对方的观点,反而继续把自己所理解的观点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对对手进行无目的的攻击。

(二)辩论的技巧

1.击中要害。要抓住对方观点中的要害问题,一攻到底,从理论上彻底击败对方,即打蛇要打在七寸上。也可使用“避实就虚”的方法,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出对方的弱点攻过去。

2.利用矛盾,扩大矛盾。一旦对方不同辩手之间出现观点矛盾,或者同一个辩手自相矛盾,就应当马上抓住其矛盾点,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

3.引蛇出洞。如果正面进攻效果较差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从表面看来并不从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乱说或者乱答,找到缺口猛烈进攻。

4.李代桃僵。如果自己的观点或论据不够有力,可以模糊概念与对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说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的观点隐蔽起来,使之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三)辩论的注意事项

1.必须讲究辩论的逻辑性,分析对方的逻辑关系,表述自己的逻辑关系。

2.尽量做到辩论语言风趣和生动形象,要用具体的、有据可查的事实取代死板、空洞的说教。

3.适当运用恰当而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增强辩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辩论准备

1.组织队伍。

正规辩论时,双方辩手各四名,分别是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四名辩手分工各有不同,一辩提出观点,二辩、三辩补充一辩,并对对方一辩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方在自由辩论的时候二辩、三辩一般也要发挥主力作用,四辩总结陈词。

2.设计辩论提纲。

辩论的两大基本元素是“论”与“辩”,“辩”就是“立”,正面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辩”就是辩驳对方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拿到辩题后,小组成员首先要分析并明确己方观点,想好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用哪些材料支持论点,将思考和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同时还要考虑对方可能使用的论据与论述思路,推测对方可能出现的漏洞,构想己方批驳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辩论提纲

3.进行对辩练习。

准备好提纲后,可以再组织进行随机对辩练习,甚至可以直接和老师进行辩论。每次对辩结束后,老师给出建议,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努力提高辩论能力。

五、口语实践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最少8人,分成正反两方,从下面提供的辩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辩论实战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

辩题:

1.正方:逆境有利于成长

反方:逆境不利于成长

2.正方: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反方:现代社会更需要通

3.正方: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

反方: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课后练习

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2.南京白局,妙趣横生。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你想随探访小组去了解白局,妈妈却不同意,你将如何应对?
你:妈妈,我今天要跟大家去白局社听听白局。
妈妈:白局白局,白忙一局。我看你还是在家刷刷题吧。
你:                                                                                                                   。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在某地铁站附近十字路口,市民过马路闯红灯,交警按规定处罚,责其现场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当地交警还对处罚方式进行了创新:违规者如果赶时间,可以选择发微信朋友圈,说明自己因闯红灯受处罚,只要集齐20就可被放行。
   
这种放行的做法,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赞成方:赞成。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不仅惩戒了本人,而                ,让大家以后都不闯红灯,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
   
反对方:反对                                                             
1)在处补齐赞成方的理由,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2)在处从不同角度为反对方补写理由。要求:语言简明,理由充分,言之成理。
4.最近,一款网络游戏编入了某市小学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走进了部分小学课堂。网络游戏该不该进教材,报刊和网络论坛上对此辩论十分激烈。假如你是反对者,请根据正方(教材编写者)提供的辩词信息,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
正方:网络游戏可以进教材。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游戏进课堂是网络时代的教育进步;网络游戏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寓学于乐,在老师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游戏进课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再学会上网的基本方法。




5.综合性学习。

                                      
古人喜欢赋予花草某些象征意义。如周敦颐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李白的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有人对这种在诗中常见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花儿本身并无高贵卑微之别、孤傲谦逊之分,一切都是文人墨客的一厢情愿。
   
对这样的质疑,你持何种看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要求:观点明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逻辑性强;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
1.B 
2.你:(示例)妈妈,白局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白局白局,明白的是传统,打开的是格局。我也是去学习啊!
3.朋友圈的好友都受到了教育和提醒
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让个人的隐私公布于好友之间,会伤害当事人的自尊,会影响当事人的人格品质,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伤害
4.示例)网络游戏不该进教材。社会虽已进入网络时代,但网络游戏进课堂与教育进步无必然联系;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结果会与学习目的背道而驰;学习上网基本方法,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都有许多更好的途径。
5.(示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其中一厢情愿应理解为花草本无情,只是因为看花草之人的心情不同,而赋予了花草不同的象征意义。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比如看到梅花,就想到意志的坚定;看到莲花,就想到品性的高洁;看到菊花,就想到内心的隐逸;看到松柏,就想到寿命的长久。这些都只是古人赋予花草的象征意义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