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ernel编译生成Image zImage uImage的区别

 得思 2020-02-22

转自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35226411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Image,一个zImage,其中Image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Image大约为4M,而zImage不到2M。    

 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0x40之后与zImage没区别。 

 制作uImage文件

1、首先在uboot的/tools目录下寻找mkimage文件,把其copy到系统/usr/local/bin目录下,这样就完成制作工具。

2、然后在内核目录下运行make uImage

3、如果成功,便可以在arch/arm/boot/目录下发现uImage文件,其大小比zImage多64个字节。  也可以在kernel下生成zImage(make zImage手动执行mkimage来生成uImage,不过需要一些参数。

其实就是一个自动跟手动的区别,有了uImage头部的描述,u-boot就知道对应Image的信息,如果没有头部则需要自己手动去搞那些参数。 U-boot的U是“通用”的意思。 

zImage是ARM Linux常用的一种压缩映像文件,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头”,说明这个映像文件的类型、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

换句话说,如果直接从uImage的0x40位置开始执行,zImage和uImage没有任何区别。另外,Linux2.4内核不支持uImage,Linux2.6内核加入了很多对嵌入式系统的支持,但是uImage的生成也需要设置。 

 
几种linux内核文件的区别: 

1、vmlinux  编译出来的最原始的内核elf文件,未压缩。

2、zImage   是vmlinux经过objcopy gzip压缩后的文件, objcopy实现由vmlinux的elf文件拷贝成纯二进制数据文件。

3、bzImage bz表示“big 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采用zImage或bzImage都行,如果比较大应该用bzImage。 

4、uImage   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tag。 

5、vmlinuz  是bzImage/zImage文件的拷贝或指向bzImage/zImage的链接。 

6、initrd   是“initial ramdisk”的简写。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都在生成 vmlinux 后,再对内核进行压缩成为 zImage,压缩的目录是  kernel/arch/arm/boot。

zImage由vmlinux objcopy出来的纯二进制文件以及解压缩程序组成,zImage自带了解压缩程序,大体结构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