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服装商业模式,对服装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商机。模式带来的盈利,建立在把握住市场和货品的基础之上。打个比方,即使你的货品款式很好,面料很好,但码数不符当地的消费人群,一切都是白搭。北京的李先生到写字楼摆地摊,货品不对路,职业装少,是营业额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模式本身不是万能的,不是盈利的唯一因素。组合型地摊,是服装创业者希望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地摊模式的组合,达到降低风险,增加盈利,扩大经营规模等目的。常见的组合型地摊有批发店+地摊、零售店+地摊、网店+地摊、批发店+零售店+地摊、批发店+零售店+网店+地摊,等等。主要还是批发店、零售店、网店三种模式单独或自由组合后,与地摊结合。而店铺,有可能是单个的,也有可能是连锁的,有可能是街铺,也有可能是楼中店。而网店,可以是网上批发,也可以是网上零售。组合型地摊甚至还有工厂+地摊的模式,即工厂专门做货,通过地摊连锁直销出去。组合型地摊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但实际操作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包括个人的时间与精力、资金,以及团队的组建等。还有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也会让这种模式无法运作下去。2010年,山东临沂的郑先生,从零售转型做批发。批发和零售的操作不是一回事:零售以款多量少为主,批发以款少量大为主,批发既不能以款多来搏爆款,也不能单款囤大量现货来冲爆款。 刚开始,郑先生还不能掌握好批发的基本规律,多款多量。具体表现在:第一,以为这个版这个人要,那个版那个人要,意欲多点开花,广种薄收。第二,盲目选择供应商,缺乏谈判经验,看到供应商有“好货”,很快就答应供应商的最低拿货量要求。在没有强大的分销渠道之前,这样做压货在所难免。因此,郑先生的生意非常不好,为了处理压货,他安排营业员晚上到街上去摆地摊。批发的货摆地摊,会碰到一系列问题:货搬来搬去,容易受损;地摊还要展示一部分货品,拆开来卖不掉还要重装包装;浅色衣服容易弄脏,等等。以上都不算是十分严重的问题。郑先生的地摊才做一个晚上,而且仅仅是卖掉两件衣服。然而,第二天他就收到零售店客户投诉其摆地摊低价卖衣服的问题。自这件事后,郑先生再也不敢动摆地摊的念头。郑先生的批发+地摊模式就这样夭折,他只有踏踏实实地摸索单一的批发之道。当然,批发+地摊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像四川宜宾的衫衫缘批发店,就是通过这种模式把生意做起来的。店主刚入行做二级批发商,上货太杂乱,压货多,最后被迫摆地摊清货。还好,郑先生碰到的问题他没有碰到。因为有地摊解决压货问题,店主在进货时放得开,备货充足,款式丰富,因此积累的零售店客户越来越多。网店(淘宝店)+地摊的案例,我见过不少。小淘宝店或淘宝店初始阶段,可以做到不压货,少压货。但淘宝店要成长,做大,对大部分人来说,得备现货,也就是压货。不好卖的款压着就成了库存,好卖的款难免会断色断码。这些货,该怎么处理? 深圳的董小姐,采购衣服如同购买个人穿着,看到自己满意的货就上。而且通过不断上新来增加营业额。一年时间不到,压货5万元。看着成堆的衣服,董小姐一狠心,到超市的门口摆摊清货。十多天的时间,货全清完,货的成本钱要回来了,只是贴上人工。她这么做也划算,至少淘宝店进账的钱都是赚来的。董小姐的淘宝小店都压了5万元的货。淘宝中大卖家,大都会压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货。其中相当一部分货用于周转,但总免不了有卖不掉的尾货和死款。他们各有各的处理方法,比如说: 关于组合型地摊,除了上面提到的地摊和其他经营模式的组合之外,还可以理解为某种地摊组合模式同时包含了几种地摊类别。这样纯地摊的组合,称之为综合性地摊更为贴切一些。像广州的章先生,深圳的王先生等,既是阶段性地摊,也是移动式地摊;北京的李先生,既是临时性地摊,也是移动式地摊。“迁徙式地摊年赚百万”的案例,为大家所熟知。深圳的某位老板娘,聘请三十多位小妹,夏季先南方城市后北方城市各摆两个月的地摊,冬季先北方城市后南方城市各摆两个月的地摊。这种模式,包含了移动式地摊、连锁地摊和阶段性地摊等三种类别。她的移动式地摊超越了乡镇、城市间的区域,是全国范围内的移动,而且像候鸟迁徙一样,故又称之为迁徙式地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