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值得所有人深思)

 恰恰365 2020-02-23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但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因为爱所以有了家,因为爱所以有了爱的结晶——可爱的孩子。

01  单独的生命

当母亲分娩在剪断脐带的那一刹那,孩子就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生命体,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孩子还没有真正从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刚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爱。

02  尝试的离开

当孩子刚学会爬时,就会尝试挣脱父母的怀抱,爬几步又回到父母怀抱,然后又挣脱再爬,如此反复尝试,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

03  独立的自我

两岁左右,孩子学会了说“不”,这是孩子需要“独立自主”的信号,他会在一次次的“不”中强化“自我”的意识。

04  探索中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一切的事物都是新鲜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会在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中逐步形成“安全”与“危险”的概念。

孩子在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可能三言两语能讲得清楚,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担心,而是要更多的关心。信任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担心=爱+不信任

关心=爱+信任

大家去野生动物园,一般都会看到类似“禁止投食”的牌子。因为动物很有可能依赖游客投放的食物,而逐步丧失捕食能力甚至死亡、灭绝。表面上看上爱,而最终却是害。

母鹰为了让幼鹰能翱翔蓝天,会把它们推下悬崖,甚至有的幼鹰会被摔得粉身碎骨,可是当幼鹰从谷底升起直至自由傲视苍穹时,我们还会质疑吗?此时此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折服吧。

作为生命的延续,孩子得到到父母的百般呵护,被父母牢牢地握在手心,生怕孩子“挣脱”,不愿与孩子“分离”,想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到孩子。试想,孩子可能一辈子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吗?父母用无微不至的“服务”,能换来孩子幸福的一生吗?

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担心)这个部分是足够的,但是在“放手”(信任)这个层面往往是缺失的。如果父母不能放手,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机会。

是鹰就要搏击长空,是虎就要咆哮山林,是鱼就要畅游四海……

父母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对他的爱就越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