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华凡凡事 2020-02-23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气死了!昨天我先吃饭,然后再去喂宝宝,居然被婆婆骂自私!”朋友跟我吐槽道,飞机的安全须知,也是要求先给自己带好氧气面罩,然后才能帮助身边的孩子和老人,不是吗?我做错了吗?

朋友气呼呼地说道:“每次喂孩子吃饭,都要花很多时间,他不是要看电视,就是要玩玩具,吃一顿饭满屋子跑!家里其他人都在吃饭,为什么我就不行?等孩子吃完,我的饭菜早就凉了,每次看到桌上的剩菜,真的很委屈。”

我想,这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困惑,——爱自己就是自私,肯为孩子自我牺牲才是好妈妈,真的吗?

当然不是!

无论是从孩子个人的发展角度、家庭的和谐角度,还是亲子心理健康角度来说,最好的顺序都应该是妈妈先照顾好自己,然后才能去照顾好孩子。

第一,我们不妨先想想看,孩子究竟是如何学习的?

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情,看待生活的角度,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固有信念,是否都源于父母的传递?

那些认为爱自己比爱孩子多是自私的,这观念哪里来的?

认为男人应该赚钱养家否则就是无能,女人就该勤勤恳恳做家务否则就不是贤妻良母,这个观念哪里来的?

……

不就是父母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传递给我们的生存法则吗?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观察在幼儿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也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说到:“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特质的发展,其中一个是家庭氛围,孩子通过与父母亲的关系,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他们会吸收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与生活习惯,进而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家庭氛围的标准。孩子在童年时期的理解和决定,会留下终生印象。”

所以,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言行,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人生信念。而作为父母,我们都很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爱自己。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极其重要而且应当学会的一种能力。

父母如果不懂得爱自己,或者不认为应该先爱自己再爱他人,那孩子究竟要从什么地方学会爱自己,学会照顾好自己呢?

所以,父母爱自己比爱孩子多,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孩子只有看见父母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爱自己,他才能学会如何照顾好自己,如何爱自己。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第二,妈妈对孩子过度的爱,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自主权。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到:“一个虚弱的孩子必须依赖别人来减轻自己的生活负担,依赖别人全身心地照顾他。正是因为别人对他的照顾和保护,才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如果一个妈妈过度爱孩子,什么都替孩子做,那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信念:“我是虚弱的,我是不行,我需要依靠别人才能做好”。

在妈妈过度的爱中,实际上是在反复向自己的孩子传递了一个隐形信息:“孩子,你是不行的,你的事得我帮你才行”,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其实内心会缺乏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

因为孩子会错误地认为,“只有当别人爱我,以我为中心,并为我服务时我才是有价值的”,由此他错过了太多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成长的体验。

很多人说,我们小时候也没这么麻烦。没错,因为我们这一辈,上一辈,还处于马斯洛需求的最底层,并且,因为生存环境不足,反而有很多生活实践的机会提供给我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但,现在经济好了,环境不同了,需求也提升了,孩子们因为被过度爱护,除了学习什么都由家人包办,反而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所以,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孩子需要父母给他更多的机会去贡献,而不是索取,因为父母过度的付出,对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就是对他们自我成长经验的剥夺。

父母的职责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让他们能够自如地应对未来。而最好爱孩子的方法是让他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到犯错后的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去感受自己独立的能力,以及对这个世界所拥有的掌控感,这样的孩子才是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孩子。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第三,只有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其《正面管教》一书中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来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让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对于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想看,在你一身疲惫,满心烦躁的时候,孩子跑过来跟你说:“妈妈妈妈,陪我玩一会儿吧,给我讲个故事吧”,你对待他的态度会是什么样的?

你是会和颜悦色地说:“好啊,宝贝,来,妈妈给你讲故事。”

还是更可能会一脸不耐烦地打发他说:“没空没空,找你爸去”?

换个场景想想看,当你心情愉悦、精力充沛的时候,孩子跑过来跟你说同样的话,提同样的要求时,你又会怎么回应孩子呢?

是否更可能会用充满爱的温柔口气说:“好~,妈妈给宝贝讲故事。”

毋庸置疑,做任何事,只有在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的更好。育儿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父母们只有先爱好自己,才能有余力更好地爱孩子。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第四,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才有“踢猫效应”,孩子无法避免受波及。

没有人喜欢总是委屈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实需求。妈妈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有负面情绪。我们都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

当家里有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整个家庭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跟着低气压,一点就爆。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合理需求都需要得到满足。

女人不是当了母亲,就突然变成圣人,或者突然没有了其它的生活需求。

母亲这个身份一直被国人神圣化了,我们就没有想过,所有的母亲也都是从一个娇俏、可爱、爱撒娇的女孩突然变成了妈妈的。她不是神,她也只是普通平凡的人,也需要学习,成长,需要被疼爱,被关注,也会犯错,也会脆弱,并不会因为生了孩子就进化了。

所以,当母亲敢于爱自己,当母亲敢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她才能真正成长,才能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才更可能是幸福的孩子,不是吗?

一个情绪不好的母亲,会影响整个家庭氛围。那就是“踢猫效应”啊!

那孩子不也殃及池鱼了吗?

孩子是最敏感的人,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他们还没有完全学会用头脑来识别事件,完全靠着天然的身体感觉来感知世界。所以,即便是妈妈压抑着的委屈和愤怒,孩子也依然可以感知到。

而父母的每一次情绪波动,对孩子而言都是整个世界在震动。因为这个时期,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

所以,做一个爱自己胜过爱孩子的妈妈,才会有能力做一个温暖有力量的好妈妈。

“不喂孩子自己先吃饭,你真自私!”妈妈爱自己胜过爱孩子错了吗

最后,强迫爱孩子多过爱自己,这是父母放给孩子的“情感高利贷”。

想想看,你自己有多希望父母能有自己的生活,能够很好地爱自己,照顾自己,舍得为自己花钱而不是只给你,这样你才能安心过自己的生活?

如果父母总是委屈自己,凡事以孩子为重,而内心深处又总觉自己为孩子做了牺牲,那隐隐的委屈和期待,对孩子而言才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那会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难以有勇气去勇敢做自己的“情感枷锁”。当父母爱你超过爱自己了,孩子,你怎么敢不按照父母的期待过一生?

想想看,那些诛心的文章论调,诸如:

“父母尚在家苟且,你怎么敢去追求诗和远方?”

“爸妈在家省吃俭用,你怎么舍得天天星巴克海底捞?”

“父母在,不远游,你却一心要去出国追梦?”

……

有没有人现在还被这样的论调绑架?为什么这种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愧疚?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太爱自己了,为自己付出太多了,必须给他们以回报,对吧?

有没有人因为父母个人的喜好或观念,不得不放弃了梦想,放弃了爱人?

你甘心吗?即便你不甘心,但你的愧疚也会让你失去主宰自己生活的勇气。这就是无形的绑架。

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大大方方让孩子知道:

孩子,大胆去闯吧!因为你不是爸妈的续集,不是爸妈的番外,不是爸妈的全世界,你是你自己。

爸爸妈妈会爱自己,会照顾自己,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和梦想。你只需勇敢做自己,去展翅高飞追逐梦想,去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如此,也不枉我们来人世走一回。

嗨!我是Ally,二胎妈妈,曾从事12年媒体记者,做过宣传片的编剧及导演,更是个喜欢阅读、喜欢滑翔伞的资深吃货。为了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美国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国际认证鼓励咨询师、国际认证婚姻咨询咨询师,在育儿的过程中遇见了真正的自己。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Ally育儿咨询师,我们一起探讨育儿及自我成长的人生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