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庐江南古村落概念规划设计

 昵称51072646 2020-02-23

环溪五村

桐庐距杭州65公里,县城呈“三山一水绕”的独特格局,地形之妙,国内少见,被《中国风水史》推崇为全国三大“山水福地“之一。而“环溪五村”就位于桐庐县东部的江南镇,是一片依山傍水的古村落,这里的五村便是临溪而置的荻浦村、环溪村、深澳村、徐畈村和青源村。五村的历史文脉最早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至今仍有大量的清代古建筑,院落四合,雕梁画栋,保存尚好。

本次规划对于环溪五村的整体定位为:“乡村人文居游共同体”。在保护古村落现有的生活态的基础之上,将古村落保护性开发与乡村人文休闲旅游建设的综合协调发展。规划着重对环溪古村发展格局的历史延续和人文地理组织线索的重构与复兴,强调对古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再利用。

追溯到传统的农耕社会,五村聚落同气连枝,可视为血缘共同体;而到了现当代,五村的各自发展不径相同,只能视为地缘上的共同体;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环溪五村的协同发展,成为文化精神共同体。

在规划设计环溪五村的视觉形象上,我们则希望打造江南古村与农作社会景观复原下的活态乡村共同体为目标。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基础上,将现有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梳理,结合现有村落空间结构,重建、复原乡村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性的开发村落农耕式的大地景观,将农作生产与景观艺术相结合,形成四季各异的山水田园风光。总体营造“人文聚落”和“农作地景”相结合的乡村人文景观。

在五村协同发展,一体化营造“居游共同体”的同时,结合深澳、荻浦、环溪、徐畈、青源5个村的特色,制定错位发展建设规划。荻浦村积极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主打民宿牌的环溪村,做强做大市级民宿集聚区;而徐畈村,则以“山水、田园、村落”为载体,积极打造中国美院桐庐艺术村落及学生写生基地,逐步形成体现徐畈风情为特色艺术村落。青源村,则引进浙大投资项目,积极打造集科研、学术为一体的智谷项目。与此同时,激活老空间,体验老生活  对江南古村落的古建筑、桥梁、庙宇、祠堂、水系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心修缮整理,对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传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提升。

徐畈村

徐畈村是本次“环溪五村”中着重规划设计的一个村落。村内至今尚保留了20多个堂和大量明清古建筑遗存。我们将“艺术栖居、慢享生活”作为本村的规划定位。以“山水、田园、村落”为载体,以“中国文化”为本源,以“中国美术学院写生基地”为核心,形成体现徐畈风情为特色的“国际慢村”。

徐畈村历史建筑分析

规划力争打造桐庐慢生活精神体验区,艺术特色旅游体验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古村落有机更新典范。将徐畈村单一传统居住功能,向复合型山村文化休闲功能转变,重点实现五个功能:体验“醉美”桐庐山水;体验“原乡”艺术气息;体验“至慢”乡野生活;体验“淳朴”徐畈风情;体验“沉静”隐居文化。具体则从以下几个要素展开:

1、古村

依照修旧如旧的手法修建古村落,原有的空间格局和院落关系基本在设计中被保留下来,秉持“惜拆慎建”的原则。庭前院后恢复原有的水系系统,局部空间再引入水系。使整个古村的公共空间张弛有度,再现江南古村灵动和委婉之美。同时恢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田园景观,保持乡村静谧的朴素之美。

2、艺术家工作室

在美院的引导和带动之下,在周边同时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工作和休憩的场所,将特色旅游与艺术产业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艺术氛围的文化区域。

3、创意餐厅、酒吧、茶室

引导大众进行零距离互动交融的创意餐厅、酒吧、艺术茶坊,形成一个具有整体艺术氛围的餐饮文化区域。

4、艺术展廊

在当地建立大师工作室并定期举办艺术画廊,吸引周边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将特色旅游与艺术产业相结合,形成艺术交流、切磋的氛围。

5、民宿

尊重原有的建筑形态与原生态景观,避免过多的干预设计,融合户外自然和室内的历史空间,诠释古建筑独有的特点,让住客充分感受民宿的独特品质,分享归隐田园的心灵触动。

徐畈村馀庆堂改造设计

徐畈村香火堂改造设计

徐畈村村巷改造设计 

徐畈村民宿改造设计

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徐畈村现完整保留的宗族文化场所,尝试性地植入体验式经济设计,这是游客参与文化旅游的另一种体验形式,具体通过“一堂一角色”、“一节一手艺”来实现。一堂:开发利用各个堂作为特色民宿,呈现不同的宗族生活体验文化主题。一角色:鼓励村民就业,扮演历史上堂主角色,游客来旅游则是到各个堂里扮演堂主的远亲,以走亲访友的形式穿越历史,体验乡情、宗族生活氛围。一节:考虑到旅游容量的问题,我们使用“空间换时间”的手法,将民俗节日落地。一手艺:在每个堂里,游客同堂主学习一样民间手艺活。游客体验式的旅游生活设计,丰富了人们的旅游生活内容,对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内涵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荻浦村猪栏酒店设计

荻浦村现有的“猪栏茶吧”是村里5间原本又脏又臭用于养猪的石头房子清理改造而成。茶吧保留了老房子泥石垒墙、木梁黑瓦的原貌和木桶、石槽等一些传统用品,置入现代业态和功能,变身成为带有浓厚怀旧色彩的乡村茶吧。我们本次设计的”猪栏酒店“,就位于“猪栏茶吧”的边上。

酒店设计以人文雅居为核心理念,以泥石空寂为美学意向。在原有建筑徽派格调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传统泥石材料的空间演绎,强调传统出新,打造侘寂典雅、质朴淡然的空间居所。酒店由七个传统庭院改造而成,占地面近2000平方米,共31间客房。建筑基本保留原有建筑的梁柱结构,植入现代钢结构为主体结构,配以现代的水、电、暖、气等工程,营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活体验空间。

猪栏酒店设计

猪栏酒店庭院设计

猪栏酒店入口设计

猪栏酒店客房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