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知青:那年的饺子盛宴

 闲云野鹤b8ooo1 2020-02-24

1974年10月27日,我收到场党委通知,接替洪平到黎母山林场子弟学校分校任代课老师。

当老师曾是我儿时的梦想,想不到竟成现实。我怀着喜悦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学校报到,走马上任,当上代课老师。

分校坐落在二分区和四分区之间一个稍为平坦的小山坡上,一排葵叶顶,茅草、泥土垒成墙的简陋房屋,被隔成六间教室。分校教师六名,五个年级五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少的十几名,多的则有二三十不等。我负责教授五年级的算术、四年级的语文,外加各班的唱歌、画画、体育等课程,大伙戏称我们为“万金油”老师。别看学校小、学生少,却十分正规,所有教学大纲、课程安排都严格按照琼中县教育局的要求统一部署,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孩子们上学较晚,五年级的学生个头有些都比我高,刚去上课时,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看我文弱,好欺负,故意给我找碴,上课讲话,甚至不交作业,我在黑板上写字,他们在下面搞小动作,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气得我直想哭。但我不放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正面加以引导。平时我认真备课,上课时耐心讲解,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并针对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量身设定辅导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那些日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早操、学唱歌、学画画,玩跳绳、老鹰抓小鸡、过家家、丢手绢的游戏。

“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孩子们那稚嫩的读书声、歌声、笑声不绝于耳,飘飘然然回荡上空,为这幽静的深山老林增添了不少生气。经过相处,我发觉山里孩子既纯朴又可爱,并渐渐喜欢上他们,孩子们也慢慢接受了我,亲切地叫我小麦老师,我隐约感到和孩子们的距离慢慢在拉近。

小学生“学农”的趣事

那个年代,学生除了学习,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学工学军没有条件,学农那是必须的。当时蔡老师(分校校长)和伍老师经过考察,认为分校前面一块低洼地有水源,可以深挖、加固、蓄水修建成鱼塘养鱼,既可学农又可改善生活,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马上得到大家的拥护。

当时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挖鱼塘的劳动,外加我们六位老师。大家又砍草,又挖土,又锯木,干得不亦乐乎。真难为这帮孩子了,小小年纪挑重担,看着让人心疼。别看他们年纪小,干活却不赖,不偷懒且点子多,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大概用了半学期时间,鱼塘竟挖成了,伍老师又从外地买进鱼苗。正当大家翘首以待,希望好事成真时,不料一场大暴雨冲垮了鱼塘,鸡飞蛋打,前功尽弃,吃鱼梦也随之破灭。看着被大雨冲垮的鱼塘,一些女生哭了,大家心里难受极了。

唉,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都是因盲目想当然而造成的后果啊。

1975年暑假,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到屯昌各中小学校参观,学习他们既学工又学农的好经验,并号召大家大种甘蔗。善良、天真的孩子们又一呼百应,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马路对面的小坡地上种甘蔗,他们天天除草、浇水、施肥、勤管理。终于,甘蔗一天天长大了,虽然产量不算高,但每人都分得一小捆,不容易啊,这毕竟是我们的劳动果实,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用行动赢得孩子们的爱

这些孩子都是林区职工子弟,从小生活在林区,天不亮就要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赶路上学,一天四趟从不间断。冬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裤,冻得嘴唇发紫,手脚冰凉。为了避寒取暖,便提着“小火笼”(用竹子编织里面放木炭的取暖工具)上学。

在四分区孩子们上学的路上有一河床,碰上雨季发洪水,河深湍急石头滑,蹬水过河十分危险,每当这时,我和吴琼、舒茵老师就要站在河里,手牵手把他们护送过河才放心。那时没有手机电话,联络方式原始,为了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就上门做家访,给因病不能上学的孩子上门补课,平时则注意个别辅导。每当看到孩子们学习有了进步和提高,心里就格外高兴,比吃了蜜还甜。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把我当成了大姐姐,也愿意和我讲悄悄话。我和他们的关系融洽了,情感加深了。下课了,孩子们便把“小火笼”往你身边送,拉着你的手取暖,有时还拿出舍不得吃的地瓜、芋头请老师吃。有时还悄悄给你送把菜、送个瓜,甚至一捆柴,一些老工人家里杀猪,节假日加菜,也会热情相约。那情那景,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那是人间真情,那满满的情和爱,让人终生难忘。

42年过去了,孩子们的音容笑貌我仍记忆犹新,当年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这样改善伙食

我作为一名海口知青,在1973年的冬天来到黎母山林场。初到林区,寒风凛冽,阴雨绵绵,山里那个冷呀,简直叫人受不了。头一个星期,场部食堂伙食还好,一天“三炸”,即早上炸油条,中午炸肉,晚上炸鱼,大家似乎感到还满意。那个年代,场里每人每月供半斤猪肉(7块多钱一斤)而我们刚到林场,稀里糊涂的,以为食堂伙食好,用不着自己动手烧菜,更不想自买锅具,挺麻烦的,便不约而同地放弃购买,把“肉”的指标让给了老工人。

可好景不长。天越来越冷,伙食是越来越差,没肉没鱼,菜没油水,吃起来又硬,又涩,又酸,难以下咽,并且总是冬瓜、南瓜,想吃绿叶菜可真叫难。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三炸”是不可能的——那是场里为了照顾新到的知青而特意安排的“高档”伙食。这种阴雨天,能吃上瓜就很不错了。

当时的劳动体力消耗大,我们又都是十七八岁还在长身体的阶段,所以,天冷加上劳动辛苦,再加上伙食无油水,饿得大家两眼直冒金星。男知青有的一顿吃八两、一斤甚至更多米饭,仍感不饱;有个女知青饿得实在忍不住,拿出一瓶家里带来的白花花的猪油,一勺一勺往嘴里填;还有的女知青捧着从家里带来的白糖一勺一勺地吞。都是因为实在太饥饿了。

我也从家里准备了些米饼、面饼之类的食物,平日舍不得吃,实在太饿了,才偷偷咬一口充饥。但山区太潮,饼很快都发霉了。发霉了我也舍不得扔掉它。有天,男知青张松和应春从我的门前经过,可能饿极了,张口讨吃的。看着他俩疲惫无神的眼睛,我说,“有饼,但饼有点变白,不知能吃否?”“没事,能吃的。”于是,我从箱里拿出来给他俩。他们三口两口就吃完饼,那个狼吞虎咽的吃相,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真担心他们闹肚子,心里直打鼓,观察一天,还好,没见异常,心才放回肚子里。

后来,场里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经常派人到屯昌、营根等农贸市场去采购些鱼、肉、蛋、菜供应给大家。这时大家有经验了,再也不敢偷懒,不管拉货的车什么时候到,即使是半夜三更,也要排队购买,再不敢耽搁。锅具从一个发展到几个,且越买越大,因为当时没有冰箱,而机会难得,多买些备着吃。大家开始懂得,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所以,有荤菜供应的时候赶紧买,买了就马上煮熟,然后启动节约消耗模式,珍惜地小心享用,多吃一餐也是好的。

一辈子难忘的“饺子盛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知青们在慢慢适应山区生活,变着法子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办法改善生活。将食堂的菜进行二次加工,加入些油或者是虾皮、蛋什么的,便是一碗有滋有味的好汤;将酱油、豆瓣酱起锅,加入油、糖、蒜、姜、辣椒、味精便是最好的下饭小菜。在林场,我们属产业工人,粮食定量较高,一般都吃不完,后来,我们就用粮票和老工人换地瓜、芋头、木薯等当夜宵、早餐。

有一天,正是周末放假,我和同宿舍的周丹睡懒觉赖床不肯起,突然听到一声“买肉啦,快来买肉呀”,我俩不约而同一咕嚕翻身下床,相视而笑:“买肉包饺子

吃。”“我去买肉。”“我去食堂称粉,再去老工人家讨点韭菜。”简单分工完毕,分头行动。

下面是我俩的对答:

“一斤面粉放多少馅?”

“随意放。”

“不行吧?”

“那就三分肉,七分菜?”

“肉太少,菜太多不好吃吧?”

“要不就五分菜,五分肉?”

“干脆七分肉三分菜吧?肉多好吃些。”

“好的。”

达成一致,立即行动。接着是你揉面我擀皮,你洗菜我剁馅,忙得不亦乐乎。水开了,下饺子,一个个胖乎乎、水嫩嫩、油灿灿的饺子出锅了,真诱人。我俩边包、边下锅、边吃,也不计数,到最后,撑得慌,实在吃不下了才住手。一看,一斤面粉,三斤肉,一捆韭菜所剩无几,战绩累累呀。现想想,当时是怎么吃的呀,真吓人。

几十年后,我吃过很多宾馆、酒店名厨包的饺子,都觉得不怎样,总觉得不如那次在山里自包的饺子好吃。大家笑我痴,说那是你饿极了,吃什么都香。我笑而不语,是呵,这个中之味外人怎能体会得到呢?况且其中之味,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啊!


来源:网络

作者:麦绮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