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人类遭受病毒入侵引发疫情,蝙蝠总是头号嫌疑犯,事后也证明它大多数时候没有被冤枉,很多病毒的源头确实是它。而且蝙蝠身上还不只已经在人类世界造成伤亡的这些病毒而已,还有60~100种其它的病毒,但蝙蝠自己却完全不会因为这些病毒而生病,它为什么这么神奇? 最危险的病毒都来自蝙蝠 蝙蝠是世界上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类哺乳动物,其分布于除两极以外的地方,同时也是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我国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接壤,战略意义突出。该地区是多种疾病的疫源地,研究发现该地区蝙蝠携带有多种人兽共患病毒,如尼帕病毒(Nipah virus)、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狂犬病毒(Rabiesvirus)、圆环病毒(Circovirus)等。 为了有效地监控云南省及周边地区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防止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疫病,跨种和跨境传播给其它动物甚至是人类,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彻底调查该地区蝙蝠病毒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蝙蝠这物种极其特殊,它身上携带的、对人类致命的病毒种类和数量,超过绝大多数的动物,一个主要原因是蝙蝠喜欢群居,不同种类的蝙蝠,会大量聚集在拥挤闭塞的空间里,使得病毒在蝙蝠之间相互传播。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受感染的蝙蝠不会死亡,还到处飞行传播病毒呢? 飞行增强修复力让蝙蝠百毒不侵 飞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蝙蝠的新陈代谢速率远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而能量输出又需要靠细胞和遗传物质DNA配合,这种超负荷的输出容易损伤细胞和DNA。 长时间的演化使蝙蝠拥有强大的细胞和DNA修复能力。于是蝙蝠的细胞防御力就比一般哺乳动物强大,病毒更加难以入侵细胞。而强大的DNA修复能力又可以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复制,从而抑制病毒繁殖。 病毒又是怎么样在蝙蝠体内生存的呢? 很多病毒尽管恶名昭彰,其实它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挑剔,它们需要体内温度有着精密控制的陆地动物。 的确,蝙蝠在飞行时代谢水平很高,受此影响,其体温在飞行时也会急剧升高。长期的进化使蝙蝠耐受的体温变化范围很大。体温的升高抑制了病毒的活性,甚至能杀死病毒。 飞行伴随消耗大量能量,期间会有线粒体中的DNA作为副产物释放到细胞质中。研究发现,蝙蝠的STING基因序列存在突变,使得其促进干扰素生成的作用被大幅降低。无论是线粒体受损还是病毒入侵,蝙蝠都不会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 此外,蝙蝠的免疫系统快速响应病原体入侵的同时,会释放抑炎因子,这能有效控制过激炎症反应。实验表明,人、小鼠、和蝙蝠同样受到甲型流感病毒、MERS病毒的感染时,蝙蝠的炎症明显更为轻微。有研究者称:“蝙蝠最擅长解决它们不断发炎的问题。' 那么,是否可以说蝙蝠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是否应当像'除四害'一样大量消灭蝙蝠以确保人类的安全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的生活是几乎不会被蝙蝠打扰的,只有当人类的活动侵入蝙蝠栖息地,也就消除了人类与蝙蝠的生存界线;除非人类限缩活动范围,否则人与蝙蝠身上病毒的战争,永无休止。 参考文献 [1]何彪. 蝙蝠病毒组学及其新病毒的发现与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 [2]张海林.我国蝙蝠携带新发现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03):223-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