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四气理论

 寒江读舟 2020-02-25

       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故实际上可分两档。凉者寒之渐,温者热之微,总之性质一样只有程度上差异而已。古人从日常生活和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食物与药物食进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感觉与反应,将它们分成为寒热两大类。先拿食物的例子来说吧:在冬天严寒的季节,如果冲一碗热胡椒面吃下去,顿时就会感到周身温暖;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如果吃点瓜果或冰制品,也会立即遍体生凉起来。根据“医食同源”的观点,这种感觉(或反应)也就是中草药“四气”的范例。

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本草经·序录》中虽称“寒热温凉四气”,但各药所论的药性则有大热、温、微温、平、寒、微寒等六种。近代一般均分温、热、平、寒、凉五种。药之寒、热系针对病之热、寒而设,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之意。平性药虽有偏温、偏凉之分,但其主要作用与寒热无关。历代医家如明·李时珍等人都认为:“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因此,如果是合而称之,还是总的叫它“四气”;如果是分别论述,应该称寒性、热性……。如果与味并提,则或称为“四气五味”,或称为“性味”。

                                 中医的四气五味

  寒性、凉性药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的功用,多兼抗菌、消炎、镇静而具抑制性质;热性、温性药有祛风、散寒、温中、助阳的功用,多兼刺激、鼓动、强壮而具兴奋性质。温热与寒凉是相对的两个方面,自然不能用错;除非病情十分复杂,一向也很少同用。1968年,日本·矢数道明报道了寒热对附子浸出物药效的影响。发现在温暖季节(5~9月)将一定剂量给予动物,可引起心传导障碍;若在寒冷季节(11~3月)给药,则有不同结果。为了对照,还在同一时期用人工改变室温的方法,证明:当室温为9~12℃时,附子浸出物呈强心作用,当室温为18~20℃时,则可引起心传导障碍。这一实验可以说明附子的药性属于温热,只可用于阴、寒证,不可用于阳、热证。

       既以寒凉平温热为药性,则宣通补泄等当为药之功用,两者不可温淆以误视听。清·徐灵胎:“药性有专长,必试验而后知之”,此处药性实指药之功用,故下文接称:“但显于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日本·丹波元坚氏对药性与应用的关系,颇有精当的观点:“凡药寒热温凉,性也;补泻汗吐,用也。攻补同用而治虚实相错,寒温并行而治

 冷热不调,即为性用兼取矣。有病但冷但热而寒温并行者,是一取其性一取其用,性用适和自成一种方剂矣。大青龙汤则麻桂得石膏之寒,专存外发之用,石膏得麻桂之发以达肌腠。故相借凉散表热,是麻桂取用而石膏取性也。大黄附子汤则大黄得附子、细辛但存荡涤之用,相借以逐寒实,是附子、细辛取性而大黄取用。如桂枝加大黄汤,其揆一也。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流感、暑热、急性肾炎、瘾疹、小儿夏季外感高热。

 

干姜和生姜

寒热温凉是反映中草药功能的一种属性,有人测定生姜和干姜的挥发性含量变化来说明生姜微温、干姜大热。由此可见,中草药的四气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儿茶酚胺

寒凉药用治热症。现代研究证明:热证患者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升高,儿茶酚胺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增多。经寒凉药治疗以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迅速下降。儿茶酚胺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温热药用治寒证的情况,大体与之相反。温热药可以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