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日新教授“无虚不作敏”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

 louis6711 2020-02-25





熊  俊1,陈彦奇2,指导:陈日新1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陈日新教授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陈日新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内经》经典理论为指导,博采众家之长,回溯疾病本质,针对过敏性疾病提出“无虚不作敏”的学术观点,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内源性抗过敏新途径。本文从“敏多因虚”(病机)、“虚不远温”(治法)、“温不离灸”(施术)、“灸不离敏、以敏治敏”(择穴)4个方面阐述陈日新教授“无虚不作敏”的学术思想,分述如下。




1  敏多因虚




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发病机制复杂,但从整体上看,过敏性疾病主要是免疫机制诱导的高敏反应。这种免疫反应由过敏原诱发,以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为疾病表现。中医学无“过敏”一说,古代医籍或医家常根据疾病表现命名之,如“浸淫疮、血风疮、四弯风、鼽、嚏、喘鸣、喘喝”等。







陈日新教授认为尽管过敏性疾病有虚有实,但其发病关键主要在于机体正虚。《诸病源候论》曰:“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肌表卫阳不足,风邪深入肌肤导致的皮部过敏反应。又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以瘙痒为代表的过敏反应同样是因正气不足,不能固护肌表,风邪外侵,正邪相搏所致,体虚为本,风邪入里为标。《医宗金鉴》曰:“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积成片。”更为形象地描述出“敏多因虚”的机制。







虽然有外邪侵袭人体或伏邪内引,但是虚者易敏,不虚者不易敏。外感邪气包括风、寒、湿、热和致病过敏原等,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才有外邪的可乘之机。正如《诸病源候论·漆疮候》曰:“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浇煮,竟不为害也。”伏邪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遇因而发的病邪,是引发过敏性疾病的内在基础。《王氏医存》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伏邪或由外来,或由内生,但总因正气不足以驱邪外出,病邪潜伏在膜原、肠腑、经络等多个部位,再遇外因引动而产生过敏诸症。







过敏性疾病类型多种多样,有发于鼻部的变应性鼻炎,肺部的过敏性肺炎,也有出现在肌表的特应性皮炎,发于血分的变应性紫癜等。以变应性鼻炎为例,其主要病机是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又因风寒乘虚而入,肺受寒邪,肺气不得通调,致鼻窍壅塞而出现喷嚏、流清涕。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鼻窍失养,则鼻黏膜苍白,或鼻塞,流清涕,喷嚏等。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若肾虚,则肺无以温养,可致鼽嚏。肾阴上达,濡养鼻窍,鼻窍才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和嗅觉。《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为欠,为嚏。”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耗散于外,肺失温养,风寒之邪得以内侵而致病。可见过敏性疾病的关键病机为“敏多因虚”,多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其所联系的形体官窍失用、失养,外邪侵袭或伏邪引动而作敏。




2  虚不远温




过敏性疾病正虚是内因,需要外因的引发才能致敏。外邪类型虽多,但风为百病之长,易夹它邪侵袭人体,而且风邪与过敏原致病都具有起病急、发病快、传变迅速、反复发作、遇邪即发的共同特征,尤以风寒、风湿多见。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对风邪尤为敏感,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变应性鼻炎易因风寒诱发,有背冷怯寒、鼻头清冷、四肢欠温、能热不能寒等临床表现。外邪反复侵袭人体,耗伤阳气,久者愈来愈虚。另一方面,肺、脾、肾脏受损,导致机体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瘀内生,成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形不足者,温之以气”,陈日新教授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治则,源于经典,基于临床,提出了“虚不远温”的治疗大法,即过敏性疾病常常通过温宣、温散、温通、温补、温化等方法起到宣肺息敏、散寒解表、化痰祛瘀、补虚扶正的作用,减轻过敏症状、缓解病情、减少复发或促使疾病向愈。




3  温不离灸




温法可以通过中药内治之法实现,也可以通过针灸外治之理达成。陈日新教授多年从事艾灸效应研究,发现采用温法治疗过敏性疾病以艾灸为最胜。灸法可借助艾绒等灸材的温热性刺激,激发机体内源性调节、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刺激于外,调节于内”是艾灸的治疗特点,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特定的腧穴或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作用是艾灸治外调内的关键。《圣济总 录·灸刺统论》言:“用灸之理,凡以温之而已。”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火有拔山之力,灸能起死回生,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足见若要温之,灸法最宜。《灵枢·刺节真邪》有“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的     论述。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亦载: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灸法的温热效应不仅是灸热自身引起的,也是机体自身出现温热感传的结果。







早在《内经》就有灸法可用于卫虚汗出、气虚脉陷、阴阳皆虚等多种正气不足状态的记载。灸法可以温经散寒,益气补阳,一方面扶正,另一方面透伏邪,达到扶正息敏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血管周围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或消除炎性反应。




4  灸不离敏、以敏治敏




灸法能否起到扶正息敏的最终效果,受到机体状态、施灸穴位、施灸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关键还需发挥穴位自身潜力。陈日新教授20世纪80年代发现,机体发生疾病时体表穴位会随之发生敏化,穴位敏化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功能改变的敏化类型(热敏、痛敏、光敏、电敏等),也有形态改变的敏化类型(穴位局部出现皮肤色泽改变、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皮下硬结等)。敏化态穴位伴随疾病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病情的好转而减轻或消失,具有“开/关”(敏化态/静息态)特性,穴位处在“开”状态时受到外界刺激会呈现“应”的特殊反应,从而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治疗效果。因此,敏化穴位的产生与人体的病理状态关系密切。过敏性疾病患者出现的穴位敏化,实质上是机体内在需求反应于体表的一种表征,是艾灸扶正息敏的刺激点和治疗点。







艾灸敏化穴位会出现热敏现象,常常表现为以下6 种特殊感觉:①透热,即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②扩热,即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③传热,即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④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即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处感觉甚热;⑤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即施灸部位的皮肤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⑥产生其他非热感觉,即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这些特殊感觉称为热敏灸感。







随着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化,穴位敏化形成了有关于穴位功能状态的学说。陈日新教授认为“穴位具有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功能状态,敏化态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最佳部位,即穴位是与疾病过程相关的体表特定的敏感部位”,并由此创立了热敏灸疗法,即通过对热敏穴位刺激产生热敏灸感,激发经气感传,施以消敏灸量的艾灸新疗法。







热敏灸疗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就是寻找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给予消敏灸量达到“以敏治敏”的效果,即以敏化的穴位与消敏的灸量治疗过敏性疾病。在热敏穴位施灸顺应疾病状态下穴位自身的治疗需求,是顺应机体本能的需求。热敏灸感的本质是悬灸穴位得气的表现,与针刺产生的“得气”“气至”等经气活动相同,热敏灸感也是人体经气激发与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







临床上陈日新教授根据二步定位法探寻敏化穴位,施以艾条悬灸治疗过敏性疾病。二步定位法源于《内经》,《灵枢·背腧》言:“胸中大俞在杼骨之 端……肾俞在十四椎之傍,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傍”“所”皆为大约之意,说明肺俞、肾俞等背俞穴大约在椎旁1.5寸,并非椎旁1.5寸的精确位点。故临床上各背俞穴的具体定位方法分为两步,此法同样用于热敏穴位的探查:第一步以“杼骨”“十四椎”等解剖标志为参照确定其大致部位,即敏化穴位的粗定位;第二步再通过“按其处而应”的探查法以及痛解的敏化特殊反应精准找到穴位的具体位置,即探感的细定位。探查中,只要出现热敏灸感中1种或1种以上即可认为该部位为热敏穴位。在此基础上优选穴位,即在所有出现热敏灸感的穴位中选择最佳的治疗穴位。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热敏灸感携带着不同的艾灸信息,但有首选与候选、主选与次选之分,需要进一步分析、辨别。如以灸感强度划分,出现较强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如以灸感循行路径划分,出现热敏灸感经过或直达病变部位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穴位;如以灸感性质划分,出现非热感觉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穴位,而非热灸感中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另一方面,在施灸时,不同个体热敏灸感产生至热敏灸感消失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如果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作为个体化施灸时间,灸疗疗效明显提高,这是热敏穴位的最佳个体化饱和施灸剂量,称之为“消敏灸量”。







“以敏治敏”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高质量循证研究的证实。一项最新的热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系统评价研究显示,热敏灸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常规治疗组;进一步的亚组分析表明热敏灸组的有效率分别高于西药组、针刺组、普通艾灸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比较热敏灸与西药(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结果显示热敏灸组在治疗后与随访3个月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




5  病案举隅




5.1  变应性鼻炎案







患者,男,41岁,因“鼻塞、流涕反复发作6年,加重1年”于2018年8月21日就诊。现病史:6年前出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打喷嚏,于某西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予抗组胺药、激素等治疗,虽有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后经脱敏治疗,效果亦不甚理想,近1年来症状加重。刻下症:神志清,精神差,双侧鼻塞,流清鼻涕,晨起鼻痒、喷嚏二三次,无发热等外感症状,寐欠安,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查体:鼻黏膜苍白,有黏液分泌物,无脓液,无鼻中隔弯曲。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患者入院后,采用热敏灸治疗。首先热敏探查发现右侧肺俞穴和印堂穴出现透热和扩热现象,予右侧肺俞穴、印堂穴单点温和灸,以扶正息敏。右侧肺俞穴施单点温和灸,温热感逐渐扩散,几分钟后感整个背部温热舒适,约    5 min后热流继续向内渗透,徐徐注入胸腔内,该灸感持续约40 min后,热感范围变小,并感表面皮肤有灼热痛感,遂停灸。换灸印堂穴,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前额,并觉前额紧压感,非常舒适,灸感持续约20 min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完成1次热敏灸治疗。继续按上述方案探敏治疗10次,症状消失。




5.2  荨麻疹案




患者,女,19岁,因“双上肢风团状红色皮疹伴瘙痒反复发作2年,加重1 d”,于2017年9月6日就诊。现病史:2年前在野外游玩后出现双上肢风团状红色皮疹,瘙痒难耐,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症状缓解。此后每当换季或者情绪不稳定、压力大时即出现红色皮疹,片状分布,瘙痒,自行服用氯雷他定片,时好时发。9月5日出差返回后皮疹加重,难以忍受。刻下症:神志清,精神差,双上肢风团状红色皮疹伴瘙痒,无发热、外感,寐欠安,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有齿痕,脉弱。查体:双侧手臂内侧鲜红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血常规、抗核抗体、冷球蛋白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患者入院后,采用热敏灸治疗。首先热敏探查发现神阙穴、双侧肺俞穴出现透热和传热现象。予神阙穴、双侧肺俞穴温和灸,以扶正息敏。神阙穴施单点温和灸时,患者立感热流向下腹部扩散,感下腹部温暖舒适,灸感持续约30 min后,热流渐回缩至神阙穴,并感局部皮肤灼热,乃停灸神阙穴。换灸双侧肺俞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皮肤深部灌注,感胸腔深部温热,并沿后背正中向上呈片状扩散,约5 min后整个肩背部感到温热,灸感持续约40 min后热流渐回缩至双侧肺俞穴,并感皮肤灼热后停灸,完成1次热敏灸治疗。继续按上述治疗方案探敏治疗12次,同时嘱患者每晚睡前自灸神阙穴30 min,上述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6  小结




陈日新教授“无虚不作敏”学术思想内涵丰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热敏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显著。源于经典,基于临床,提出过敏性疾病的关键病机是“敏多因虚”,多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外邪侵袭或伏邪引动而作敏。治法是“虚不远温”,具体而言是“温不离灸”,首选灸法以温之。施术部位则“灸不离敏”。根据二步定位法探寻敏化穴位,施以艾条悬灸最佳。热敏灸感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以敏治敏”是采用热敏灸治疗过敏性疾病。因此,热敏灸是以外治内、切中病机以达到扶正息敏的内源性抗过敏新途径。

(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20年第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