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大禹治水驻地禹之子姒罕得姓封地之谜

 温馨Wenxlng 2020-02-25

 2019年5月30日和6月12日两次实地考察禹家寨后发现,位于洪山嘴镇瓦城沟村白楝树沟西北的禹家寨,在丹水之北五十里楚国丹阳四至的偏北中心,位于丹阳之中是余姓聚落也叫余家寨的禹家寨,为论证老河口禹家寨与大禹治水关系、为大禹之子余姓封地、与丹阳和禹氏之间依存关系找到确切的山水地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历史证据


禹家寨位于北距丹江大坝的丹水20里,南距丹水拦马河30西距汉水25里东距二劈山脉20里的丹阳之中偏北处五十里楚国丹阳中心卫星地图


参看:依据明正德《光化县志》老河口疆域图复原绘制五十里楚国丹阳四至和楚国与谷国绞国鄀国阴国邓国临国关系图
    考察走访禹家寨,没有找到一个姓禹的,听说禹家寨也叫余家寨,还是余姓聚落后我非常高兴,为什么禹家寨没有姓禹的我反而还高兴了?这要从大禹的祖传姓氏说起。
    中国的史学专家都知道治水的大禹并不姓禹,大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大禹既然姓姒名禹,那禹姓是怎么来的?
   《元和姓攥》载:禹氏夏禹之后,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禹姓是大禹后裔中一支以祖上谥号为姓氏而称禹氏世代相传。禹氏族人尊奉夏禹为得姓始祖。
    大禹的姒姓后裔中,除了姒姓禹姓外还有余姓。大禹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夏朝第二代姒启也称夏启,姒罕是大禹的小儿子,姓名为姒罕,封姓为余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赐姓为姒,继禹而为天子。次子宰,被封为显。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其后代相传为余氏。
    另据《姓考》记载,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
    可见大禹后裔家族中离姒姓最近的是三子姒罕所封的余氏,从传承顺序上讲余姓应该比禹姓要早,是大禹后裔支脉中最早的一个分支。禹姓有可能是余姓的分支?这就是考察禹家寨没有找到一个禹姓人,听说禹家寨也叫余家寨反而高兴的主要原因。

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禹迹图》拓本 图

记载大禹治水的《禹迹图》确载汉江光化县今老河口图



 关于老河口与余姓渊源和余姓分布问题,2016年8月21日研究发表“大禹治水以老河口黑水河为中心划分天下九州考(1-11)时在8月29日就评发过“禹余本一家话老河口余姓渊源”详述老河口的余姓分布。
    老河口酂阳办事处有涂家井、市区有涂家道子、竹林桥镇涂家冲与涂山氏有关的涂姓分布外,各乡镇有大量的余姓分布,老河口洪山嘴镇三尖山禹家寨西南25里处有余家湾村,张集镇西北10里有余家营、余上营、余老营、余刘村,李楼镇东南五里有余家庄,孟楼镇余沟村、薛集镇余起营村等余姓村落,老河口如此多的余姓村落,疑与大禹所居住的禹家寨有关?
    三年后考察造访禹家寨,听说禹家寨也叫余家寨,认真研究梳理才捋清老河口为什么这么多余姓聚落的原因,与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禹家寨有关,才厘清禹家寨与余家寨姓氏文化传承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记载大禹治水的《禹迹图》确载汉江光化县的今老河口地名证明,大禹一定在光化县老河口治过水无疑。又在老河口的版图上找到一个即是禹家寨又是余家寨的余姓聚落,研究认为,即将消失的老河口洪山嘴镇瓦城沟村的禹家寨遗址为古地名、禹家寨余姓和鱼姓聚落等系列传承证据证明,老河口各乡镇大量的余姓分布与大禹治水有关,禹家寨寨名当为因大禹治水居住地得名,禹家寨地区的余姓,当是被大禹封为余度王的姒罕余氏封地的后裔传人,悠悠四千年世代传承至今。在禹家寨同一地找到禹氏和余姓渊源的证据,终于揭开大禹之子姒罕余得姓封地之谜。
                                                 2019年7月13日 于 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