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菖蒲谈到中国文化

 眼镜老猪猪侠 2020-02-26

图丨网络

一、菖蒲的香气:

王大濛:菖蒲的香气与众不同,带着生拙的味道,醒透深沉,绝非表面的“香”,这符合中国文人对于香气的美学追求——西方的香,呈“面”状,迎面而来,直接“扑”向你;而中国的香是“线”状的,一丝一丝,徐徐袭来,若有似无,有意去闻闻不到,一不小心却进入鼻息。这和品茶的道理一样,上好的茶香不会冲击你的味口,而是深沉的、透明的、甘厚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能“回甘”。

图丨俞君(蒲友)

由此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之不同:西方的文化是爆发性的,给你冲击;而中国文化讲究持久力,所有艺术的标准都是让你去品——品的东西不一定会马上震撼你、冲击你,它就像春天的雨露,慢慢滋润你的心田。

图丨网络

二、如何看待菖蒲的流行:

王大濛: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还是不满足——事物的流行是好事,反过来又不是好事,因为如果弄不好,容易把这件事物给弄浅了。无论是喝茶还是弹琴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不能从文化底蕴出发,仅仅只是跟风与时髦,那就丧失了喝茶与弹琴的本来面目。我希望菖蒲流行,让更多人去了解、去喜爱,但绝对不能将它弄低,所以我要写书,一本本地写下去,以挖掘菖蒲的文化内涵。

图丨陶然情居(蒲友)

三、好的艺术家应有的品格:

王大濛:记得陈师曾品评中国画用了四个标准:人品、学问、才情、功力。这其实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家的标准。首先,人品最重要,什么叫人品,不是说你做错一件事情,你这个人人品就有问题。我觉得做一个真人,才能把人做好。有的人人品非常“好”,好好先生,但是他在艺术上不真,人家说我给你多少钱,你在这个地方帮我画个亭子,那个地方画个美女,他就可以完全照做,你说他人品高吗?有的艺术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在画,他可能忘记还人家钱,人家有些非议,或者说他脾气很冲,别人说他怎么这样,但我很欣赏他,因为他为人很真。再次,学问也很重要。不读书、不思考,你这个人就是白开水,就是贫乏的。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产生丰富的思想,继而掌握复杂的艺术。人生很丰富,知识很丰富,应该多加品尝。就好像是一桌菜,你如果只喜欢吃红烧肉,不喜欢吃青菜,就缺乏了一种元素。再次就轮到了“才情”。这个世界,艺术家是管情的,科学家是管智慧的,有了智慧产生科学家,有了情感产生艺术家。唐伯虎被评为“天下第一风流才子”,跟女人没有关系,那种风流是大自由,是性情的自由。艺术家要有情感,少一点社会经验也无妨——人品、学问、才情都有了,最后才落到功力上。

图丨陶然情居(蒲友)

四、物质和精神哪个重要:

王大濛:我讲一个故事:“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冬心,他很喜欢收藏砚台,是个“砚癖”。但他很穷,有一天,他穷得没酒喝了,就拿头上的葛巾换作了酒钱,还是舍不得卖砚。为此,他做了一首诗:“头上葛巾已漉酒,箱中剩有砚相守。日日狂吟杯在手,杯干作书瘦蛟走,不识字人曾见否?”在文人心中,文化的需求很重要,如果不满足他这种需求,他就觉得生命好像受到了摧残一般。所以人活着对物质的追求是一方面,最重要是对精神的追求。对于我来说,文化追求的完成,就是人生的圆满。

丨图:感谢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