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黄箓斋》,两个悲情故事

 为什么73 2020-02-26

       道教《全真青玄祭炼铁罐施食》中有一首经韵叫做《黄箓斋》,又名《黄箓斋筵》,以叙事诗的形式,通过两个悲情的典故告诫生人,行善积德,规矩自身。

(黄箓斋)

黄籙斋筵临妙宫

青城山下说原因

张氏丽华曾造罪

三官拷较甚分明

丈人观里求忏悔

哀告黄冠李若冲

经卷未完离地府

速登云路早超升

一片贪慎痴

到底返成苦海

大慈方成教

念宵得遇慈航

南辰光芒北斗明

犹闻窗下读书声

孤魂万里复归去

空负落阳花满城

太上大道君

位列无何乡

宝光真童子

下屡九幽房

悲哉孤魂众

拔度痛哀伤

二十四门户

咸令闻宝香

明灯照长夜

永消黑簿殃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无上无上慈尊

        这首黄箓斋讲述了两个个故事

(青城山丈人观)

张氏丽华曾造罪

       五代时的后蜀国主孟昶,非常宠爱一个叫张丽华的妃子,有一次孟昶带着张丽华去青城山进香访道,因为青城山景色太美,两人流连忘返,就住在青城山上的丈人观,适逢上元佳节,紫微大帝降临大殿考校世人功过,结果当晚张丽华在泉水中沐浴之后,祼身由殿前经过,冲撞了神仙;天官大怒,责令有司降下天雷,将张丽华击杀。

       张丽华死后十余年,有青城道士李若冲外出,因恰适上元日,遂连夜归山,路过一片竹林听到有女人哭声,女子见路过之人是位道士,吟诗一首后消失不见。诗云:一别銮舆今几年,白杨风起不成眠。常思往日椒房宠,泪滴衣襟损翠钿。李若冲径自回观;结果看见大殿上有诸天神仙校对善恶,护法善神看押着许多罪魂,有一女子被捆在铁柱上拷打,惨叫声声,居然是刚才在竹林遇到的女子。

       第二天,李若冲跟师父唐洞卿仙师说了昨晚看到的情形,唐仙师说女子就是十多年前丈人观前被雷击死的张丽华,既然你们有缘,你应该帮助她脱离苦海。于是李若冲依唐师所传法于中元节为张丽华建黄箓斋筵一堂;第二天,人们见张丽华墓前有沙字四句:符吏匆匆叩夜扃,便随金简出幽冥。蒙师荐拔恩非浅,领得生神九卷经。后人把这段故事写成偈子,名为黄箓斋,每逢斋醮度亡,都要吟诵,一为幽魂说法,度其超拔人天;二为告诫生人,要积善行德,修身养性,不可恣情乱为。

(资料图)

空负落阳花满城

       第二个说的一位古人崔湜,初先荣显,后遭败亡的事。

       崔湜(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人。崔湜出自博陵崔氏定著四房之一博陵安平房,与弟崔液、崔涤皆有文才,每有家宴,自比王谢家。早年即擢进士,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有美姿,曾把自己的妻妾和两个女儿都送给李隆基,“私侍太平公主”,还曾经和安乐公主通奸,也曾是上官婉儿的情人 , 依附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

       《翰林盛事》载:崔湜,弱冠进士登科,不十年,掌贡举,迁兵部。父揖,亦尝为礼部,至是父子累日同省为侍郎。后三登宰辅,年始三十六。崔之初执政也,方二十七,容止端雅,文词清丽。尝暮出端门,下天津桥,马上自吟:“春游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羡慕不已,说:“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与太平公主同谋叛变。玄宗时,窦怀贞、安乐公主等伏诛后,崔湜跟右丞卢藏用被检举跟太平公主私通,判处流刑,崔湜流窜窦州(广东省信宜县),卢藏用流窜泷州(广东省罗定市南)。当时新兴王李晋亦因罪被诛,临刑叹说:“本谋此事,出自崔湜,今我就死而湜得生,何冤滥也!”玄宗先天二年崔湜走到荆州(湖北省江陵县)途中于驿站自杀。

       这首经韵主要是教化世人,莫以贪慎痴之诸妄而障迷自性,同时也赞颂了太上慈悲宏愿,救拔地狱苦魂脱离地狱,永消黑簿的慈悲情怀。黄籙斋韵曲凄婉哀慟,听之令人潸然泪下,使人仿佛亲眼看到当年青城山下,张氏丽华因造罪而蒙道士李若冲救拔的真实情景。油然使人灭除心中一切恶念,断绝孽缘情债,怀着清澈明净的心,回心向道,真诚忏悔。



happy new yea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