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老刘tdrhg 2020-02-27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曾经留下大量与汉服冠裳有关的诗句,读这些诗句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能够看到真实的汉服是这般的绚丽华美、繁复多端。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汉服的诗好象不多见。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 丽人行 》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汉服是何等豪华。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首词是写新婚夫妻的甜蜜生活,从中可见宋时的一些汉服、衣饰风俗。凤髻金泥带:用凤钗及金丝带梳饰的发髻。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汉服的情景。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时世妆》

【唐】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主要描写唐代女子化妆打扮。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缭绫》

【唐】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 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 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白居易在讽谏时却不经意地给我们留下了汉服的珍贵资料,不知道“江南春水色”是多美的颜色?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赠张云容舞》

【唐】杨玉环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书杨贵妃留下唯一的诗篇。张云容是其侍儿,擅跳霓裳羽衣舞。大约是与其惺惺相惜才写诗相赠。以其诗句措辞和意象,不难想象霓裳舞舞姿之美—汉服之华。

《醉垂鞭》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宋】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咏歌女之作.双蝶写汉服服饰纹样,朱粉闲花写梳妆.写美色,写神韵。

唐宋诗词里的那些汉服

【红蔷薇】

【唐】牛峤

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五代诗人,写梅花妆典故。南朝《宋书》中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曾在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殿前梅树上一朵梅花,恰巧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五出花瓣状。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于是纷纷剪梅花贴于额头,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